把善知识当作菩萨
佛陀当年要进入涅槃的时候,弟子们很痛苦,怕佛陀走后没有人指引他们,弟子恭敬地问世尊:“世尊,如果你圆寂了,未来众生由谁来救度,又由谁来指引他们?”佛陀就说了:“未来,我将化作善知识,你们将善知识当作我来尊重依止,则可以脱离生死轮回的苦痛。”大家知道什么叫善知识吗?师父就是你们的善知识,师父讲的都是善的知识,师父讲的是佛法、哲学,把菩萨的智慧告诉你们。 把善知识当作菩萨,当你在跟人家讲善知识的时候,菩萨在你身上,你就是如来菩萨,你就是释迦牟尼佛,你就是观世音菩萨,大家听得懂吗?你们在帮助人家、救度人家的时候,你们在讲佛法的时候,菩萨在你们的身上,难道你们不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再世吗?你们要好好学,差得太远了,身体这么脏,脑子又这么脏,菩萨怎么能到你们身上来啊?脑子是怎么脏的?因为天天想脏的东西,比如女人、钱财、名利、嫉妒、瞋恨,这些东西在你的心里,你怎么能够干净呢?再说外表,你们不洗澡,手洗不干净,脸擦不干净,鼻孔里有这么多脏东西,想想看,你们外面、里面都脏,你叫菩萨怎么到你们身上来啊? 【摘自白话佛法8-21 “佛法”大精进者得之】
出离心是什么?
要常拜佛,要拜出出离心,要常存出离心啊。出离心是什么?就是要离开这个人间,不是叫你们的生命离开这个人间,而是叫你们的思维要离开这个人间。不开心了,思维上“啪”地一下子离开人间:我没有不开心啊,因为我是菩萨。对不对?举个简单例子,你跟儿子下象棋,因为你已经在这个棋盘里面,如果你输了,你会产生不开心,出不来啊。那么出离心是什么呢?你突然之间想到:他是我的儿子啊,我输给自己的儿子,说明我儿子聪明、有智慧。这样你一下子就脱离了狭隘的思维,你不就是有出离心了吗?我们在人间所有的想不通,用出离心突然之间想通了:我是以后要成佛的人啊,我在学菩萨,我为什么还要在人间斤斤计较呢?我为什么还要跟他过不去?我不是傻瓜吗?我是未来佛啊,我为什么要想不通?他想不通,他还要轮回,我为什么要对他不好呢?这样一想,你就想通了,出离了,离开了。再举个例子,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买东西,经常会被人家赚便宜,你会为多付的钱很难过,想不通,一直难过,突然之间你想通了:我上一次做什么事情,人家多给我找零钱了,那次我占了便宜,我今天被他赚便宜也算是拉平了,我还是没有亏啊。你这样一想,心中一调节,你想通了,出离了,离开了你想不通的事情,对不对?人间是短暂居住的地方,千万要离开它,不要让人间一点点琐碎的事情卡住自己的心,让自己锁在里面,走不出来。 【摘自白话佛法8-19 用出离心来修世间法】
学佛根本的根本是什么?
学佛根本的根本是什么?是真悟、真精进、真涅槃。真悟,就是真正地开悟,真正地明白道理,而不是渐悟、顿悟,也不是小开悟。学佛要真悟,我真的明白了,人生是怎么回事,我真的要好好地努力;要真精进,我真的不能再浪费时间了,我真的想明白了,这个人间是空的,我要脱离这个境界,我要在人间就成为菩萨;要真涅槃,我要真的看穿自己,我要真的放下执著,这就是学佛根本当中的根本。师父再三跟你们讲,学佛学了半天,假的是没有用的,就算你跪在菩萨面前,如果你的心是假的,那是一点用都没有的。 【摘自白话佛法8-12 安定的心才能真精进】
一念心性
什么叫“一念心性”呢?一个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是到了心的时候,就开始散乱了,这是由何而起的呢?这些散乱是由人间的贪嗔痴引起的。当一个人贪得多、恨得多,愚痴地做事情的时候,他的本性已经不存在了。为什么有些人会犯法、会杀人、会偷窃?因为不好的理念已经遮住了他最善良的本性。犹如一块钻石被泥土、黄沙覆盖污染了,表面上看就像一块石头,根本不像一块钻石。我们修心修行,就是要把自己的本性擦亮,因为人的心会散乱,会想出各种各样好的和不好的东西。 【摘自广播讲座1-19 心性合一,非色非空】
缘分是什么?离开了缘分,你怎么能学佛呢?
人在前世就有缘分,所以这个缘分才会延续到今世,缘分实际上就是你在一些事情上种下的因。善缘是善因,恶缘是恶因,珍惜因缘就要珍惜自己每天所种下的因,也就是每天要检点自己究竟在做什么。想一想,拿今天来说,你们今天做了些什么?你们度人了吗?你们念经了吗?你们跟菩萨接上气场了吗?你们心中有没有将佛常住在心呢?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检验你心中有佛还是无佛的标准。所以要懂得像菩萨一样,要爱众生,爱众生就是爱你的善缘,所有你周围的人都是你的善缘,这个世界无缘不来。我们今天有这么一个善缘,能够成就今天这个佛缘。珍惜身体,珍惜生命,都是缘分;和众位佛友、和法师和睦相处,也是缘分;要记住,和家里的所有人也是缘分;和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有缘分。只是这是恶缘还是善缘。当一般人碰到恶缘,他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只能随波逐流;而我们拥有佛菩萨智慧的人,我们可以将恶缘转换为善缘,将善缘转换为佛缘!缘分就是一个让你在人间学佛修心最好的工具,离开了这个工具,你怎么能学佛呢?就是要广度有缘。这个缘在哪里?就是有这个缘分你才能去度他们,所以说菩萨离不开众生,没有众生这个缘分,你成不了菩萨和佛的。 中国·香港佛友见面会开示20150623
智慧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智慧”两个字是两种含义,是分开的:智是进,慧是退。智是一种能力、一种力量,有能力;慧是一种境界。智者,有智的人拿得起,有智慧的人放得下。所以,一个人有智慧,不是整天去解决问题、拿得起,而且要放得下。精进生智,定静生慧。一个人要有智,就要努力,这个人就会得到很多人间的东西;定下来,人安静下来,就会生出很多慧来。修行中最重要的是智觉之心,是精进修行的魂。一个人要天天努力去修,当一个人不想从别人身上学习的时候,他已经开始退化了。很多老年人看见电脑,“我不想学,我也学不会”,他就慢慢地退化了。所以学佛,要学无止境,般若智慧是本心和众生佛性和合而成的。 中国台湾·台北佛友见面会开示2015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