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佛法 036【中观中道,三解脱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umdBaen_oQ&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36菩萨叫我们学会三不可得,就是让我们要懂得,在人间一切皆属虚妄,菩萨为什么让我们,要去除自己内心的意识,就是靠这个三解脱门,菩萨告诉我们了,人到要走的时候,你知道这个世界是空了吧,你所做的一切是不是空的,你们想一想,你们现在小的时候,幼儿园 小学老师,小学的同学 中学的同学,你们碰不到的结束的那一切,是不是空的,是的,空的之后你是不是没有记忆了,无相了,你不会再去思维在这里边了,对不对,你想不起来的东西是不是无所作,是不是像没作为一样,你这么一想 你就脑子里干净了,你就无意识了,菩萨最怕我们有意识,因为脑子里有意识,会残存在你的八识田中,你的阿赖耶识会储存很多,过去的痛苦的和悲伤的事情,和你自己曾经做过的,很多不如理不如法的事情,它会永远地待在你的意识当中,让你在六道当中轮回不止,所以三解脱门就是空 无相 无作,所以菩萨的经典非常有哲理,就是让我们要解脱,解脱的门在哪里,叫你们要想到空 无相 无作,所以空 无相 无作,这个无作在佛经里边,曾经还被翻成了无愿,很多人心想,我们学佛人不是整天要许愿吗,很多大菩萨大佛不是都有愿力吗,无愿 这奇怪了,学佛不是都要发愿的吗,无愿其实就是无作,为什么,你许过的愿也是只是一个愿,你没有去做,无作 你还没有做,你是真正地有如没做一样,当你这个愿力实践了 你做了,但是最高的境界,你今天实践了你的愿力,你也像没有做过一样,所以作而不作 做了像没做一样,这就是佛法的最高的境界。 我们要抓住这三个解脱门,把什么事情都看成,我们说空 无相 无作,师父来举个简单例子给你们听听,今天你在单位里,马上要搞一个很大的一个庆典,对不对,然后你忙啊忙啊 忙啊 忙了半天,最后这个庆典过了,你当时在台上非常地荣耀,非常地怎么样,是不是,到最后这个事情过了 空了,对不对,你比方说,曾经我们这个传媒集团,有一个十周年的台庆,忙啊忙啊 在悉尼歌剧院,非常好,结果呢 忙啊忙啊 忙完了之后,在开车回来的路上,我们有一个主持人就说,啊 忙了这么长时间,就这么结束了,这就是空 结束了 没了,忙完了 空了,空了之后 你忘记了,你们现在再想起来,几年前的这个活动,现在就是没有感觉了,没有脑子里有印象了,很少有去怀念它 想念它,无相了,你如果脑子里没这个印象,是不是无作,你只有偶然地,你在我们的网站上看到了有些演出,你还想起来这件事情,所以菩萨就是让我们,这个三个解脱门,让我们懂得什么叫空,什么叫无相 什么叫无作,那么你慢慢地就会掌握,抓住这个三个解脱门,一切佛法道理你全明白了。…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36【中观中道,三解脱门】

白话佛法 035【不入名相 若见性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37x029g2EM&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35好 今天继续给大家说《白话佛法》,我们学佛人,学佛念经首先要用心,心是最重要的,无心念经很难感应,你看很多人念经,嘴巴一闭,这么念,他没有用心 那感应力就不够,你每念一遍心,你要得到菩萨的感应的,所以念经就是念心,我们平时做人就是这样,你说你念经,就犹如放一本经书在你边上,你说你有一本经书在边上,你很难感应,因为经书没有用,因为你没有去念它,你念它的时候你要用心,你就会有感应,所以持经人的用心,就是在你意念起来的时候,我要念经了,你的意念起来了,这个时候你的心就开始动了,动的是佛心佛念,动的是什么心呢,是无相无名,因为在念经的时候人是不著相的,心中没有任何需求,心非常地安静,所以念经就是念心,如果一边在眼睛到处乱看,一边嘴巴里在念经,你说这个一遍经文出来,效果就是差很远很远。 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懂得,名相 不执著名相,然而名相当你不执著的时候,它是非常地清净的,你说我们不为名 不为利,我们不执著于名相,我们人是不是非常地高尚,很干净,犹如一朵莲花,它在成长的当中,实际它长势非常好,它像一朵莲花,就长起来了,但是杂念进入了我们的心中之后,你念经为什么有相地去念,有目的地去念,那么就犹如你的莲花边上,生出了很多的花枝,而且这些花枝如果无人剪割,没有人去割 把它剪掉,你一定会影响到莲花的繁茂成长,所以真正地念经要无相无名,我们现在很多人做什么事情,都是要有名 著相,因为我有所求,我求这个 我求那个,他都是心中有一个目的去做的,所以人在这个社会当中,自生自灭也好 自取生灭也好,实际上为了一些利益,为了一些虚幻的看不见的利益,慢慢地人的正智就被埋没了,正智就是正确的智慧,就会被埋没了,那这个时候你没有正确的智慧,你就很难辨别哪些是烦恼,哪些是欲望,哪一些是应该防止的,那么你慢慢地就离开了般若,很多人为什么整天被烦恼所困,他早就远离了般若智慧,所以 不见性者不信佛陀的。 一个人如果看不见本性,看不见一件事情的真正的根基,就是根底,就是说我们像做一件事情一样,你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说我做义工,我只是为做义工而做义工,我因为家里有一个亲人正在医院里,我想让他身体好 所以我来做义工,这个不是你看到了根本,而是应该你懂得看到了根本是什么,根本就是你见性,因为我今天为了救度众生,因为我把自己的家里的亲人,哪怕在医院里的亲人,也看作是一个众生,我今天学佛在救度众生,我相信佛陀,相信观世音菩萨,我学着观世音菩萨在救度众生,那么你就是见性者,若见性者视之为佛,如果你这个人见到了本性 你就是佛,你做一件事情,你想到这件事情是为了众生的,是为了救更多的众生离苦得乐,那你就是菩萨 就是佛,所以 识佛之人才能信入,如果你一个人仅仅为了我们说拜佛,为了家里经济好一点,为了自己所求,那你还没有信入,还没有完全信佛,只是为一些福德而求。 所以佛不远人 而人远佛,就是说佛永远在我们身边,你只要想到佛 佛就来了,而我们人很多的毛病就是想不到佛,你看我们现在有很多佛友,白天念经 念佛,到了晚上做噩梦的时候,他也很自然地叫 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马上醒过来了 远离噩梦,但是我们有很多人,根本脑子里平时没有想到菩萨,所以等到他碰到困难的时候,他也想不起来第一时间要求菩萨,等到他做噩梦的时候,他也想不到,我第一时间,我必须先要求得观世音菩萨,所以即心即佛,你的心就是佛,你今天能够有这个心 你就是这个佛,你今天能够解脱,就是因为你没有离开佛,所以佛不远人,就是告诉我们,因为我们人迷失了自心和自性,而我们不知道,我们离开了菩萨 我们不知道,所以人就远离了佛法,就相当于一个人,明明应该懂这件事情的,但是他为什么做不到 他不懂,因为他迷失了方向,你今天喝酒开车,你明明知道这条路是对的,但是你开开开开 你开错了,别人拦住你的时候,你说 哎 我本来应该这么开的,我怎么会开到那里去了,是你离开了你原本的道路,而不是这个道路离开了你开车的意念,所以佛是心作,就是我们心,很多人问师父说,师父 佛在哪里,佛就在 远在天边…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35【不入名相 若见性者】

白话佛法 034【自性不迷 众善奉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7yy6XXk2Xs&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34观世音菩萨每天给我们做的榜样,希望我们明白,我们拥有大慈悲的心,我们不但要现在在这个世界,要普发大悲心,大愿心,而且我们还要超度宿世的冤结,,不管什么事情,不想超度,你也要学会超度,你也要学会感恩,因为他们让我们知道了,一个人的业不是今世就能消掉的,他能够让我们知道,我们今生不能再去造业,因为我们前世宿业还没还清,所以任何的事情,都要学会一种感恩的心。 人还有一种病,那就是内伤,你看我们的感情很容易受到伤害,因为别人的不理解,因为自己对别人的不理解,都会伤害自己的,所以你看很多的疾病,忌妒,瞋恨,贪爱,愚痴,都会造成我们内伤,你看看长期忌妒的人,你的心就变得越来越痛苦,你经常瞋恨别人,你的眼睛就会变得越来越干燥,你的肝和肠就会寸断,所以这一切跟你的身都有关系,菩萨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去除自己身体上的内伤,最好就是诸恶莫作,师父告诉大家,不但诸恶莫作,还诸恶莫想,不要去想,然后要众善奉行,如果身体上有一些病,可以吃些药,但是你的内伤的病,你就是要学会诸恶莫想,众善奉行,我们人还有一种病,那是外感,外感是什么呢,受到外面的风寒,湿患,暑,就是说热,冷,冷病,热病,还有风,寒冷,这些病,就是我们说的外面对你的影响,其实这些病你都可以对付的,因为为什么呢,冷了,多穿点衣服,热了,少穿一点,注意自己保温,保持一定的温度,但是最难的就是因为外面的感悟,外面所说的话,外面给你带来的那些伤心的事情,让你产生了免疫力降低,因为你的瞋怒,因为你接受了那些不好的,那些色情的,那些,我们说,吃喝嫖赌,让你学得邪念了,你的免疫力就开始下降,你的思维就开始不正,你的眼睛就不敢看人,你好好的一个孩子就会变得颓废,这就是外感。 像这些病应该怎么样来对治,首先管好自己的六根,控制好自己对应的六尘,慢慢地学会吃素,念经,许愿,放生,所以有大病的人,《黄帝内经》讲,我们如果任何一个人生病了,要杜绝邪淫之事,如果这个人要生大病了,或者已经生病了,绝对不能去碰这种邪淫之事,和戒杀生,一定要守戒,因为你不碰,你就是在种善根,所以很多人不懂,以为我守戒了,我没吃荤的了,我也没有什么得,也没什么失,其实你失去的是什么,失去了跟别人结恶缘的机会,你得到了什么,得到了你结善缘的这个功德,所以你在自己的八识田中,你种下了善根,所以我们要懂得,念佛去作恶就会造大业,如果你今天已经念佛了,你还去作恶,你就造了大业,所以要避开灾祸,消除业障,这是最重要的,我们人有时候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总是想跟别人聊一聊,学佛的人,念念经,跟佛友之间聊一聊,或者想看一些喜剧来调节自己内心,或者利用自己的情绪来转换一下,还有的人,就希望跟一些正能量的人多多沟通,调节自己的情绪,去除自己内心那些悲伤的传染。 在心理学上面也讲,人在内心当中根植了一些法喜,比方说想到一些未来的帮助别人的事,想到了曾经别人帮助你的事情,你的面部肌肉,你笑一笑,而神经就会向你的大脑传递那种脑电波,那些信息,快乐的信息,让你的心情会有特别好的感觉,所以我们学佛人就是这样,你帮助别人的时候,你会忘记自己的烦恼,你会从别人身上得到法喜的,别人对你的尊敬,会造成你大脑神经的兴奋,当你能够帮助别人,别人感恩你的时候,你非常容易受到他感恩的传染和影响,变得让自己非常地幸福,所以能够经常去帮助别人的人,他的内心非常幸福,我们说,弥勒佛他帮助了别人,他让别人法喜充满,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我们伟大佛陀的佛法的传承,戒律,我们把它融合在一起,就成为了,你内心的一种深层次的正能量,所以师父希望你们好好地学佛修心,来改变自我,改变自己内心的那些愚痴,希望大家好好努力,我们学佛要用心,要远离颠倒梦想,实实在在地活在当下,放下自己过多的贪瞋痴慢疑,这样你才能像花朵一样,在自己内心生出莲花般的正能量,去除内心的负能量,我们才能走出低谷,迎来美好的明天,,好。 下面跟大家讲一个故事,佛陀有一次,回故乡迦毗罗卫城游化的时候,就是度化众生,暂时住在城南的尼拘律树园中,佛陀住在那里,佛陀的堂弟摩诃男居士,他就在这一天来礼见佛陀,礼见佛陀就是看见佛陀行礼,然后见佛陀,他对佛陀说,世尊,现在我们迦毗罗卫城这个地方,物产丰富,人口众多而繁华,我每天在这里进进出出,身旁常有狂奔的象,马,还有横冲直撞的人,那些车从你身边擦身而过,我常在想,不知哪一天,就会被这些狂奔的动物或者车撞死,而死前又仓惶地忘失了念佛陀,念正法,念僧伽,所以我担心,像这样的死法,我不知道下一辈子会沦落到哪一道,会出生到什么地方,佛陀就跟他讲了,摩诃男,你不必害怕,你死后会出生到好的地方,你不会沦落到三恶道去,也不会有不好的报应,这就像一棵大树,从幼苗的时候它如果就倾向东方生长,继续长大的时候,还是一直朝着东方倾斜地生长,那么如果是有人一斧子砍断了这棵树,那么这棵树,你觉得它会朝哪个方向倒下呢,世尊,那当然是朝东方倒下喽,摩诃男,你也一样,就像有人将装满酥油的瓶子,丢进深水池里,瓶子当然会沉入水底,但那瓶中的酥油终究会浮出水面一样,摩诃男,你长久以来,念佛陀,念正法,念僧伽,死后你即使身体被火化了,或者你的身体被弃之于坟场,任由乌鸦,鹰鹫,野狗,土狼的啃食,风吹日晒雨淋,久而久之你的身体可能就化为灰尘了,但心灵因为你是经过长期的熏陶,所建立起坚固的信仰,和你的戒行,闻思,布施,智慧,它就会引领你的心识升华,向于安乐美好之处飞去,对于结果我们不要去执著,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到佛法的真谛。 佛陀就是告诉我们,要懂得现象,那就是一个现象,我们要明白宇宙它是一个整体,这个宇宙它是非常地丰富的,它蕴含着无量的生机,我们人今天肉身终究会坏,但是我们心灵的境界不会坏,我们从小做好人做好事,我们最后一定到好的地方去,就像一棵树一样,你从小往东面长,即使倒下了它也是往东面倒,我们修行就是要严格地,把自己的菩提心给修出来,就是要把自己,阿摩罗识的第九意识的佛性给找到,契合于我们八识田中的各个心念,这样你才能和佛合一,这样的话你才能拥有菩萨的智慧,永远不离开菩萨的佛道,希望大家从这个故事当中就应该明白,我们人只要用心,只要好好地努力,一定会有超出的一天,佛不远人,而人远佛,佛没有离开我们,只是我们人去离开了佛,佛菩萨天天让我们即心即佛,你的心像佛,佛就在你心上,你做的行为像佛,佛就在你的身上,你的语言像佛,佛就在你的口中,因为我们人迷失了自性,迷失了方向,而自己不知道,而人就是远佛了,所以很多人就找不到佛,学佛要见性,你不见性者,你不会相信佛陀,若见性者,视之为佛,所以当我们理解佛法,我们认识了佛法之后,我们才能信入,我们才能走出人间的红尘,进入佛陀的无上正等正觉之道,,好,今天跟大家《白话佛法》就说到这里,我们下次节目再见,谢谢大家。 卢军宏台长 白话佛法开示 2020年4月4日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34【自性不迷 众善奉行】

白话佛法 033【行善若水 行愿若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xXJridt-U4&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33想一想,我们从小到现在,我们放弃过多少东西,放弃了,我们轻松了,不要了,我们心里安定了,我们还想着,我们就放不下,所以能够适时地放下,用这种智慧让你更加清醒地,会审视自身内在的潜力,你放下之后你内心会有力量的,你能够对待外界的因素,举个简单例子,大家都在争这个职位,你说,我没关系,我不争,当你不争的时候,你有一种力量,因为你不跟别人争了,你不会难过,你不会恐惧,你不会感觉到,别人在给你制造更多的障碍,或者别人在忌妒你,你这样你就放下了,你放下之后你随缘了,心无罣碍,那你对待外面的外环境的因素,你也能够非常自然地得到心里的平安,所以有的时候会让你疲惫的身心,成为一个快乐明智的人,所以很多人离开了烦恼,他就变成明智了,有些人在烦恼当中出不来,他永远就是不明智的,所以我们有的时候,盲目地坚持这些不理智的放弃,明明应该放弃的东西,我们不理智,“我们不能放弃它”,天天苦恼,难受,我们苦苦地挽留昔日的人和事情,你是一个傻人,过去的人走了就没了,过去曾经是你拥有的物品,过了,不是你的了,一切都会过去的,就像你今天如果有一辆汽车,你作为二手车你把它卖了,当你在马路上,看见别人开着这辆车的时候,你还会去留恋它吗,哎,这是我的车啊,卖了就卖了,没了就没了。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如果久久地伤感,自己过去曾经拥有的美好时光,和自己曾经拥有的人和事物,那是一个蠢人,所以愚痴就是这么来的,整天在你们面前还说,我过去怎么好,我过去怎么好,他还放不下的人,他讲了之后还要掉眼泪,讲了之后他还不舍得,那么这些人实际上叫做,舍不得放弃的人,舍不得放弃的人,给他增加的只有伤感,往往他会失去更多的珍贵的现在,所以随缘就是给自己最好的一个机会,我今天无所谓,我随缘了,你就有机会了,所以学会放弃,那是一种智慧,学会放弃的人才可以获得更多的成功,,我们做人,很多人急功近利,追求人间的名闻利养,哎呀,这个名我要,哎呀,这个利益我要,你慢慢地就会被社会,把你变成非常地浮躁,变成非常地贪婪,会让你变得更加地自私,你会慢慢地变得自己都不认识自己,我怎么会这么贪的,所以上善若水,我们善良就是高尚的,那些无限的慈悲,它会产生出无限的能量,善良就是会让你产生无限的能量,所以去帮助别人的人,他对整个社会,对自己的良心,对别人,都会产生一种希望。 上善若水,最大的善能,就会在自己的内心启发出来,所以大自然里,是最顽强最智慧存在的,那是什么,就是水,所以你们看看,人家说,快刀斩水水照流,我以温柔的清水,能够擦洗你忧伤的心灵,我以纯洁的甘露,能够浇灌你痛苦的悲伤,看看观世音菩萨手中的净水瓶,给你们一洒,消除我们千愁万苦,让我们解脱烦恼,让我们学会离苦得乐,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应该像水一样随缘,你看水,你把它放在哪里,它就放在哪里,随缘,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这个社会很多东西很难改变,但是我们人可以改变自己,去适应这个社会,但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正能量,又不会被社会磨平,我们对人间这些五欲六尘的态度,因为我们心中有一杆秤,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能用包容去理解别人,并不是纵容别人去做坏事,我们不强求谁都要理解我们自己,因为我们自己最清楚我们在做什么,我们有理智,我们因为有菩萨的智慧,所以我们喜怒哀乐,就不会困于在我们自己的心中,所以在人间的社会里,大起大落,波澜不惊,师父告诉你们,智慧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佛法来自于众生,源于众生,又高于众生,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地学佛,能够懂得,在这个社会上,种如是因,得如是果,你种什么因,你一定会得到什么果的,很多人问师父,人间很多的名利是种了什么因,师父简单地跟你们讲,你种了财布施的因,你得了财富的果,对不对,你举个简单例子,你对别人好,对不对,你对别人好,人家是不是会帮助你,曾经在别人很艰苦的情况下,你财布施,去帮助了他,等到他好了,他第一个就想到你,这些在社会当中,很多故事里边屡见不鲜的,你如果种法布施的因,你去帮助别人,去救度众生,你得聪明智慧的果,很多人,你为什么会这么聪明,你为什么会这么有智慧,因为你法布施,你们想想看,当你去帮助别人,法布施的时候,你的智慧的果是不是就生出来了,你想想看,一个(人)能够帮助别人的时候,这个人,他会不会没有智慧,没有智慧,他怎么帮助别人,那么他的智慧怎么来的,他就是不停地去帮助这个,帮助那个,然后在帮助别人当中,得到更多的体会,让自己受益,产生出很多的智慧,去帮助更多的人,种无畏布施的因,得健康长寿的果,你看我们有很多的义工,整天喜欢帮助别人,做饭,买东西,洗菜,帮人家跑来跑去,你看看他这种因种下去,他长寿,他做什么事情,他开心,他健康。 师父跟你们说,念佛是因,你们种下了念佛的因,对不对,念经,念佛,那么成佛就是你们的果,所以想成佛,那么就种佛因,这样一弄,大家不就懂了吗,这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就是真谛,学佛人的真谛,所以我们学佛做人,要用平常心去生活,都无所谓的,这个都是很正常的,这个人不开心,没关系,我们对他好一点,这个人有什么想法,没关系,我们能够随缘,用惭愧心去待人,哎呀,我很惭愧,没有帮到他,我很惭愧,我做得还很不够,他对我这么好,我没有什么回报他,对别人好,别人一定很喜欢你,用惭愧心去做人,用菩提心来处世,你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别人喜欢你,因为你有菩提心,只想到别人,很少想到自己,只想到我要帮助别人,怎么样让别人解脱苦难,很少想到自己,这种人就是菩提心,所以他在世界上处世为人,人家怎么会不爱你呢,你如果每天看到众生的过失,是非和缺点,有些人就是盯住别人的缺点,说这个人,哎哟,很讨厌,说那个,哎哟,很小气,说那个人,哎哟,根本没修好,你每一天想到的别人就是过失和是非,你必须马上就要忏悔,因为你已经走偏了,因为你的修行不够,为什么呢,当你的心里,拥有着别人的烦恼和过失,是非,和拥有着别人的忌妒的时候,实际上你已经在帮别人背了,实际上在你的内心深处,已经拥有了这些忌妒,是非,及肮脏的理念,所以,不把别人往不好的地方看,就是说明你干净。 如果你今天活着,只想到别人的优点,只想到去帮助别人,你怎么可能再去讨厌和怀疑别人呢,这就是一念魔,一念佛,,所以我们人的,其实身体上的毛病有三种,其实佛菩萨就是大医王,菩萨就是帮助我们,解决我们心灵的烦恼的,他救治我们的心病的,所以心病,身体的病,很多都是心病,你看我们很多的重要的病,生死大病,都是由心而起的,你心里想得开的人就不容易得癌症,你心里放得下的人,就不容易让你内伤,所以有的时候宿业的病很难治,因为前世的关系,比方说,你前世曾经害过别人,你这辈子就会不停地碰到,车祸,灾难,传染病,还有很多从小就带有的那些遗传病,这些病实际上就是宿业所为,所以为什么叫你们,赶紧念礼佛大忏悔文,天天念,天天忏悔,时时刻刻念,时时刻刻地在忏悔,就会让你大业变小,小业变无,所以我们的灾难就会慢慢地消除,还有一点很重要,一个人想去除自己的宿业的病,不让现在就得到报应的话,你必须要普发大慈悲心。 卢军宏台长 白话佛法开示 2020年4月4日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33【行善若水 行愿若山】

白话佛法 032【观念,净念,无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kDNr3UIRaQ&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32好,今天继续跟大家讲《白话佛法》,我们学佛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放下,很多时候我们表面上看起来,我们身体放下了,但是我们的心灵还是没有放下,罣碍很多,因为心灵它没有离开,那种人世间的红尘,和没有离开五欲六尘,所以要变得心中无染,要变得寂静,那么就要光明心,所以明白了这一点,你就明白了有为而无不为,这样你就进入了空寂和妙察智,这样的话,你就等于让人间的一些警觉,感觉,专注,体会,放松,让自己的生活当中的行住坐卧,都融入了这觉性的光明之中,让自己的一生都会融入这觉性的光明,你就离苦得乐。 在这里师父跟大家稍微做个解释,有为而无不为,就是告诉我们,我们自己不管做什么事情,做了好事,我们学佛了,不要去纠结在,我学佛了我做好事了上面,做了就像没有做过一样,那么慢慢地,你就会心中对自己所做的东西,慢慢放下了。 举个简单例子,我对你好过了,我没有必要把它记在心中,因为人家都会感恩你的,你没有必要,把你曾经对别人的好处记在心中,那你就会等着别人的回报,如果等不到回报,你的心就会非常痛苦,所以不要去专注它,很多时候要放松,我们每天做什么事情,都要融入觉性的光明,就是我们应该做的,这个事情我们应该做的,本觉就是觉悟的光明心,比方说有觉悟的人,我们给别人做点好事,那是应该的,我们帮助别人说明我们还有能力,这就是觉心,不是说我帮了你,我要等到你的回报,所以你整天地等着回报,你就不能离苦得乐,所以要经常关照自己的念,就是观念,所以经常我们人间讲,你这个人观念好不好,观念对不对,这就是你关注自己的念头,然后产生的一个正念,就是你为人处世的一个正确的观念。 修行人和一般凡夫不同之处,就是我们心念不一样,你看我们心念,学佛人总是想着为别人,总是想着怎么样来救度众生,怎么样做好事不留名,怎么样慈悲众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而不是整天,做了点好事生怕别人不知道,喜欢自吹,实际上这就是你的明觉和明察,自己做点好事马上就觉悟,我应该的,心里很明白,做一点好事马上就察觉到,我不能有骄傲心,我本来就应该为人家做的,叫明觉明察,所以正念现前,经常有明察明觉的人,正念现前,就努力地,就会观照自己。 观照自己就是经常地看着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内在与外在的观念,内在的观念是什么,就是你心里想的,别人不知道的,内在的观,看到的东西,产生的念头,比方说心里想的,我凭什么对他好,有观吗,对啊,观,产生的念头,我没必要嘛,那就叫内在的观念,外在的观念呢,我看到这个人很可怜,我很想帮助他,外在的观念和内在的观念,你都要修正,都要正确,凡夫是不管自己的心,和管不住自己的心的,外面,一看,这个人应该帮助的,但是心里一想,我自己还没帮助好自己呢,那么好了,意念由内在的观念,取代了他外在的观念,那么这个好事就没去做了。 一个人要懂得,我们不能随着世俗的这种红尘当中的,这种观念而随波逐澜,就像海面上的浪花一样沉和浮,实际上都是在你的内心,所以佛菩萨让我们的心念要注意,有几个关键的重点,菩萨让我们要记住,你要怎么样修正自己的心,第一要常问自己,你有否贪心,你做错了多少,你今天做了多少不该做的事情,你今天恨过了多少不该恨的人,你的心散乱吗,你今天有没有宽大的胸怀,你今天的心是不是精进了,你今天有多少次,因为你杂念影响着你的正思维,而你用自己内心的观念来解决它,解脱了自己的不正的观念。 菩萨让我们常观自己的内心,一个修行人,一有念头就要观照这个念头,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念头随时出来的,心中出现了贪瞋痴,散乱狭小的心念,然后不安稳了,不解脱了,你的分辨意识也开始糊涂,分辨不出什么叫善什么叫恶,所以你看一个人如果良心平时还可以,但是问题你一有分辨意识的自私,狭隘,散乱,或者贪瞋痴,你马上就分辨不出,这件事情是善的还是恶的,明明你应该做好事,众善奉行,你说,我现在修自己,我自己还没修好,我怎么帮助别人,你马上就消除了自己的善念,你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恶念,慢慢时间长了,你就恶念随身,所以我们要把不干净的念头去除,转成净念,就是干净的念头,我们要制止任何不善的心识,心里的意识。 你看我们在马路上,看见一个年纪很大的人在那里要饭,或者要一点点coin(硬币),要一点点分币,钢镚儿,你如果是一个善良的人,哎呀,真可怜,你不就是做一件善事了吗,但是有的人,他的意念控制不住,他不善的心里的意识产生了,就说这个人肯定是好好工作不工作,肯定要么喝酒要么吸毒,所以才造成他今天这个样子,我给他干吗,我给他,他说不定要来这点钱,他又去做坏事了,你的心识产生了变化,所以你的善良的行为随之而灭,所以师父叫你们,平时的一止一观就是修行,你一个行为,你一个观念,你看到一件事情,你就是在修行,你往好的地方想,你就是善人,你往不好的地方想,你就是恶人,所以要净化心灵,就是净化自己内心的灵魂,心灵就是内心的灵魂,自己的思维,心识。 我们人有时候在一念意识一瞬间,脑子里千变万化,刚刚想去做一件好事,不要,不要,不要,哎呀,多一件事情不如少一件事情,哎呀,万一人家诬蔑我怎么办,你这种意念,在瞬间可以产生千千万万的杂念,杂念横飞,千变万化,你就失去了,正常的对事物的态度,观念,所以叫失去常态,所以你去看一个人在吵架的时候,他平时是不吵的,为什么到时候发脾气,他就会骂人,就会吵架,因为他失去了常态,什么叫常态,正常的心态,所以很多人没有正常的心态,他就拥有了杂念横飞,那么你的起心动念,在三千大千世界当中,起起灭灭,起起灭灭,一会儿一个好的念头,一会儿又灭掉了,一会儿一个杂念,一会儿又灭掉了,就不停地在生灭当中,所以佛法为什么说我们人的意念,一念善就是佛,一念恶就是魔,它就是不停地在生灭当中。 起心动念无止无境的,你说,一个人说,我什么都没想,如果你跟一个朋友交朋友,他在发呆,你说,哎,你在想什么,只要对方跟你说,我没想什么,他就在撒谎,因为人的念头在无数的生灭当中,变幻非凡,佛陀早就告诉我们,人的意念生灭变幻非凡,所以我们要以心制动,就是说你的意念,杂念,从你的内心生出,那么也是要用你的心,来制止它,这个念头,举个简单例子,你刚刚想吵架,在家里,但是你一想,不能吵,现在不能吵,现在吵架,我不像个学佛人了,过去可以吵,因为我没学佛,我的境界不高,现在学佛了,不能吵架了,我要尊重别人,你一个恶念,吵架,是不是你心生出来的,那么你不能吵架的心,是不是也是内心生出来的,用你的内心的正能量,来压制着你内心的所生出的,那些负能量,那你是不是以心来制你的动,所以任何事情要心静,它会制染,心静制染就是心要静下来,心要干净,你的染著就会少,你去看很多人,不贪的人,他的心很安静,很干净,他哪来染著,人家说外面好得不得了,我没关系,他说,哎呀,这个东西好,哎呀,大家都去买,没关系,我够了,我就这样了,这种人叫无染,所以入污泥而不染就是这个道理,入污泥而不染,很多人不停地在人间贪,瞋,痴。 中国传统文化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有些人他虽然没学佛,但是他知道,我今天有了,该我的一定是我的,不该我的,我去强求得来的,最后也会失去,所以不要去强求那些,不属于你自己的东西,不属于你自己的东西就不是你的东西,所以要学会适时地放弃,很多东西要学会放弃,放弃是一种智慧,不贪就是一种智慧,所以有的时候当我们殚精竭虑时,你有时候会得到,曾经想要得到而又没有得到的东西,动足脑筋,我一定要得到它,我一定喜欢,我就喜欢这幢房子,这个汽车,或者人间的任何一个物质或者人,你没得到东西你想得到,你放弃了,不要了,倒反而会得到了,你拼命地想去得到它,你最后失去了,这就是,这个世界该你的就是你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放弃,那是一种智慧。  卢军宏台长 白话佛法开示 2020年4月4日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32【观念,净念,无念】

白话佛法 031【提起正念,远离欺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vJ01uiTlXs&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31因为你过分执著你所拥有的,你所做成的,一旦失去了 你会变得非常地脆弱,因为你过分执著我所做错的事情,我怎么毛病到今天还没改好,一旦你没有改好,你会增加自己的负能量,让自己的内心变得非常地脆弱。 所以师父跟大家讲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够不管顺境逆境,都要消业障,都要增福慧,都要学佛,你是光明之人,你的天就是在你的心中,不管社会上的 不管人间的,家庭的烦恼,就犹如火烧天空,别人对你的诽谤,别人对你的不好 忌妒,都犹如火烧天空一样,很快就烧掉了,所以想在人间有缘分,有福分 有贵人,你就要广结善缘,你想要修心修道 修出六道,你就要提起正念,什么叫正念,正念就是你的菩提心和你的慈悲心,所以要遵照我们佛陀教义,尊重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在人间积福积德,在人间广结善缘,在人间救度众生,你才能一世修成,永断轮回,,所以一个人在人间善根是最重要的,福德是你修心的根本,因缘跟福德是连在一起的,你有福德 你才会有善因缘,你有恶念 恶意 上辈子的,那你就是恶因缘,我们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要修出六道,《阿弥陀经》里边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我们要有善根,你才会有福德因缘,你在人间,你先要变成一个有福气的人,你看看我们这么多的弟子,现在闻到了佛法,每个人都在修心念经,你们是有福之人,有福之人就会少病痛 少烦恼,加上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护佑,所以你才能修成人成即佛成的,大家记住了,这个福缘怎么来的,佛缘怎么来的,都是缘分,愿力越强 你的善缘自然具足。人能守戒 身心安定,无有恐怖,那是因为因戒得定 因定开慧,你才能心包太虚。 跟大家说一个故事,佛法的故事,可以从中得到很多,人成即佛成的佛法对我们的启示。从前在伽尸国的波罗奈城,有一位弗卢醯婆罗门,婆罗门就是贵族,他的门下有五百名弟子,是位人人敬重的国师,有一天,弗卢醯他家中有位佣人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迦罗呵,这个迦罗呵从小天资聪颖,记忆力特别好,凡是听过的话他全部记得住,他在国师家中就担任孩子们的,那些贵族孩子们的仆人,年复一年 日复一日,直到有一次 这个小孩,跟家里的其他的贵族的小孩起了冲突,一时 他负气 生气了,他就逃离了波罗奈 远走他国,到了邻国的迦罗呵,他一想,怎么办 自己是什么身份呢,他就谎称自己是耶若达多,是弗卢醯婆罗门的儿子,他说我是一个弗卢醯婆罗门,就是个贵族某某某一个儿子,就是刚才我说的,就是他门下有五百名弟子,尊重的一个国师的儿子,谎称离乡背井,特地来向你们国家的国师,来学习婆罗门法,这个国家的国师,邻国的国师深受感动。 他一想,哎呀 这么高贵的一个太子,来跟我来学,当场就答应他的要求,没想到 聪明伶俐的迦罗呵,他在波罗奈时曾经听过婆罗门法,他听过的,现在又接受国师的教导,他当然了 他都懂,表现非常地优异,成绩好 孩子又懂事情,非常地聪明,国师十分欢喜,不但指派他教授自己的五百名弟子,还把唯一的女儿许配给他。从此以后,耶若达多的生活,渐渐地丰衣足食 丰足安乐,,但是身在福中的耶若达多,不但不知足,他还常常嫌弃妻子做的饭菜,不合他的口味,心地善良的妻子一点也没有抱怨,甚至愿意学习波罗奈的,就是他原来国家的饮食,以讨得丈夫的欢心。 后来弗卢醯得知,他的仆人叫迦罗呵的下落,他就准备出国把他捉回来,这一天,恰巧迦罗呵与门徒外游,他远远地看见了弗卢醯一行人,迎面走来,哎呀 这了得,慌忙不已,急着打发随行的门徒,哎 你们大家赶快离开…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31【提起正念,远离欺骗】

白话佛法 030【空观与九识合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5pCIx5IwY&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30希望大家要懂得学会佛法的空性,空性里还包含着慈悲,因为慈悲的人才会有智慧。不肯慈悲别人的人,不能原谅别人的人,每一天活在自我当中的人,他哪来的智慧?智慧怎么来的?慈悲不是“空”:我们做一件事情,去慈悲别人,我们心里感恩别人,觉得这个人很可怜,觉得这个人我应该帮助他,觉得这个人我应该慈悲他,你心中是“有”的。你拥有了慈悲,但是这些慈悲是你本性中的,又可以视为空性,因为在你第九意识阿摩罗识中,本来就具有那种慈悲的佛性。有了慈悲,怎么会没有智慧呢?你已经运用了菩萨的大慈大悲,你的大智大慧就会开始。很多人想:我不是在心中拥“有”慈悲吗,没有空性嘛。对了,因为慈悲可以跟你内心的第九意识阿摩罗识的佛性融合在一起,让你找不到慈悲。其实在你的空性中,已经有慈悲的成分在里面了,你不需要再去想“我要慈悲”,放在第八意识中。对佛家来讲,“空”和“有”为什么是一样的,就是这个道理。你是一个好人,你从小就是个好人,你本来就是个好人,那你做出来的事情,一定是好人做好事,好事一定是好人做的,对不对?你说“我已经做好事,每一件事情做出来我没有感觉,我都是在做好事”,你说是不是空?因为你是好人,所以你做出来好事,这是空。但是你有做好事吗?有。那“有”和“无”不是一样的吗?所以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佛法经常说空无,明明有的,为什么说没有,就是这个道理。 开悟和不开悟也是个空无。你可以说这个人开悟了、这个人没开悟,师父视你们所有的众生都为开悟的众生,都是有缘的众生,因为佛陀讲过“众生皆具佛性”。你有佛性,所以你终有一天会开悟的,只是你现在还没有开悟;你现在没开悟,你能说你不开悟吗?一个小孩子,他是人吗?他也是个人,他长大了就是个大人。今天每个众生都有悟性,都有佛的慈悲心。所以开悟也是空无的,开悟了,当你明白了,你什么都懂了,你就觉得跟自己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就是佛和我们人,天和人,天地人全部合在一起了,这样你就慢慢地什么都真懂了。真懂就是看空了,空和有都是空的。很多人为什么学佛学到后来,会掉进一个“无所谓”中?“我空了,我无所谓了,我学得好是无所谓的,学得不好也是无所谓的,反正最后是空的,什么悟到后来都是空的。”空吗?不空啊!那个基础,让你空的基础都在,空的基础本身就是你的佛性所在。 怎样能够让自己变得空性呢?师父今天要跟你们讲信根,信根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一切功德来自于信。天天要做功德,你不相信你会有功德吗?一切功德来自于信,你要相信;如果你今天没有相信,就算你布施了,大不了就是善。布施多了,大善;布施少了,小善。每个人都可以行善,众善奉行,但是问题是你开悟了没有,你要相信菩萨。你今天只有善,转世就把这些福报全部给报掉了。你今生非常非常努力地行善,来世全部给你报掉福报,你可以成为一个很有钱的人,或者很有地位的人,那是因为你上辈子成功地行善。那么我们今天不一样,我们相信,我们有这个信的根,根就是我们的佛性。因为我们相信佛陀,相信菩萨,相信观世音菩萨,所以我们相信菩萨所做的一切,可以瞬间转化成观世音菩萨的学佛田。大家记住,心中有块“田”,八识田、九识田都是块“田”。你在“田”里到底种什么,你种上善就得善,你种上恶就得恶。所以你一定要相信这些,以后才能修菩萨,成菩萨,你才能修佛,才能成佛。所以信根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相信到底。很多人一辈子就是没有相信到底,跟师父学了几年了,“哎呀,差不多了,就念念经,修修心”——不行,要相信,要彻底地相信,要完全地相信。因为这个信,佛就可以成全你;因为这个信,你会产生一种精进力,产生了精进力之后就会产生佛力。 很多人经常问师父什么叫佛力。佛力就是法力。我问你们,佛法有力量吗?法力无边吧?比方说很多人在开玩笑,突然之间来了一位法师,他什么话都不讲,他在你边上一站,你还敢继续讲那些不好听的笑话吗?法力来了,他话都不要讲,在法师面前你敢讲那些不好的笑话吗?这就是法,庄严就是法。能够有精进力,会产生法力、佛力。 我们对人间的事物,要学会中观地思维。中观,就是不要把世界上的事情都弄得都是空的。我曾经听过一个笑话,说两个年轻人,男的很节约,小气得不得了,他学过一点佛法,女朋友跟他说:“结婚,我要买这个、买那个。”他说:“佛家讲一切都是空的,买什么啊?基本上家用的东西就可以了,其他都不要买了。”他用这个作为空性的理由,完全是走偏了。“无所谓,人想通了,都是空的”,那你生出来干吗?你说“生出来总归要死的”,那你生出来干吗?这个就是叫偏于空。中观就是说不要偏于空,也不能偏于有,在有和空当中,那就是不偏不倚。所以师父经常跟你们说,一个钟再好,它天天不准,一会儿慢、一会儿快,你能说它是一个好钟吗?一个学佛人心中经常有偏,一会儿空、一会儿有,全部都会给他造成偏向。 少欲知足,不要有欲望,但是并不代表完全空。很多学佛人经常说:“我求观世音菩萨保佑家里,这是不是算贪?”保佑家里,也是为了让家里更好,活得更好,跟你有关系吗?因为你本身是学佛人,观世音菩萨到人间就是来救度众生的,你求观世音菩萨保佑你家里好,保佑你家里的亲戚好,这就是一种进步。因为你知道求菩萨了,因为你知道怎样用自己的慈悲心来帮助别人了,这难道不叫精进吗?偏的人他就会说,连求这个自己的事情都是属于有欲望的。实际上菩萨就是来救我们的,只是说让我们把求过的心要放掉,求过之后不能再挂在心中。要把念头放空,把自己的内心要好好地看一看,来检查自己的内心,观察自己。观察自己就是“观自”,你心中佛性到底在不在。到了最后你的身心要放空,先有,到后来全部都是空的,那就是印证了真谛——苦空无常。 师父叫你们碰到任何事情,完全不要去想。不去想,你的身体才会没有感觉;你想了,你的身体就会有感觉,你的意念就会产生杂念。人间的很多事情都是因为你的心在起变化,所以你才会执著;如果心不起变化,你哪来的执著?人没有感觉,才会没有不好的思维,那就是空了。如果你对世界上所有的一切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来感受这件事情对了、那件事情错了,这件事情应该这么做、那件事情应该那么做,那你的心怎么空得了?你只有把这些所有听到的、看到的都认为是一种虚空、虚幻,是不实在的、让你感觉、感受的一种虚幻的物质,它很快就没了。小时候,很多小朋友吹肥皂泡,吹一个,在灯光、太阳下面五彩缤纷,一个个球真好看,这么大,飘啊飘,眼睛一直跟着它看,到最后一下没了,“哇……我要这个彩球”,你就是在虚幻中想寻找真谛——没有的。告诉你,真谛,那是无常的。要懂得空,你就是无欲之人;无欲之人,你的心才能如水。所以空性对人非常非常重要。 有时候,我们在自己内心脆弱的时候,心中受到压抑的时候,会有一种孤独和焦虑的感染。因为忧郁、孤独、焦虑都是兄弟,这是难兄难弟。所以你只要有忧郁了,孤独就会伴随你而来,焦虑、烦恼、强迫症全部会到你身上来。你失去工作了,接下来就不肯见人,觉得难为情;你没有钱了,就会觉得“我不要去相信外面那些人”;你被别人骗了,觉得没面子;你感情上被别人甩了,你觉得见不得人了。这一切都是随之而来的人生的负能量的境界。菩萨让我们懂得怎样拒绝接收自己的负能量,就是要看到这个世界永远是在往前走的。你失去了今天的快乐,你会拥有明天的快乐;你失去了今天的快乐,你明天不一定还是在苦难中。这就是智慧。为什么有些人永远笑嘻嘻,永远开心?因为他看得到未来。 师父希望你们不单要克服自己内心的负能量,更要防止接收别人的负能量。因为很多人看到你就哭,看到你就难受,看到你就想不通,你的内心就会越来越缩小。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一点,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海纳百川一点,你就可以抵御情绪对自己的感染。刚刚发现自己要不开心了,马上想一些正能量的事情;刚刚跟别人讲话被别人感染上,心情不好了,马上用自己内心的强大力量——“我们有菩萨保佑,我是学佛人”等等,抵御对自己的不良影响。包括你的生活、家庭、婚姻碰到问题,那些临时的自尊,那些临时的忌妒,那些暂时的瞋恨,都会因为你心情的舒缓、压力的减少而化为乌有。这就是我们应该怎样来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伟大的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讲的佛法,就已经是解脱末法时期人内心的烦恼和忧愁的一剂良药。放下、解脱是良药;过去不可得,现在不可得,未来不可得,那就是我们最好的一剂良药。有时候对自己所做错的事情不能过于执著,对自己所拥有、做得好的事情也不能过分去执著,你会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坚强。  卢军宏台长 白话佛法开示 2020年4月1日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30【空观与九识合一】

白话佛法 029【空观是五蕴皆空的基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mA3VV4wKQ&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29今天继续跟大家讲《白话佛法》。 实际上人的一生应该解脱,而不应该执著,因为执著会让你一生走错很多路,最主要它会漏掉你本来的善终和善缘。一个人非常执著,很快就把他的缘分破坏掉了。别人本来跟他很好的,他就坚持“我一定要这样”,他很执著,时间长了,慧命也被他自己害掉了。 真正有智慧的人,什么事情都要想到“我心中有六贼,而六贼是伤害我最重要、基本的基础,因为这些六贼会让我的佛性失去”。每一个人自己心中都不要摄入太多的贪心和物质,因为你的心中摄入了太多的贪心和物质,那么你业障的来源就开始了。很多人说,为什么你有业障,他没有?实际上业障就是因为你摄入了太多外尘的东西——感情上放不下、恨别人、忌妒心……其实业障基本上都是从这六个管道中来的。 怎样来管好自己心中的这六个门?意念不要去恋物。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很好,“我喜欢这个房子、车子……”不要摄入太多的恋物,叫“意不恋物”。鼻子不要去妄吸,也就是说鼻子不要去随随便便闻那些不该闻的东西。一闻到香的,有时候闻到那种他认为的肉香、烤野味,马上就忘乎所以,所以“鼻不能妄吸”。口不能贪食,嘴巴不能贪食物。因为很多时候吃一点点没关系,吃得太多了,你贪食物贪得多了,那慢慢地就会什么都要,什么都不肯舍,什么都要吃,越吃越多,人管不住自己。所以“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就是一个口。 六贼皆空。基本上懂得这些事情之后,你要把自己心中的六个贼——眼、耳、鼻、舌、身、意,好好地管好,就慢慢地六贼皆空,五蕴自明。《心经》中说“照见五蕴皆空”,怎么样把五蕴照空呢?实际上五蕴要自己能够明白,“我自己明白,我完全看穿了、看破了”,你这个人就是“照见五蕴皆空”了。 受想行识(那些感受、思维思想、行为、意识),要如镜见形:感觉到这些东西都像镜子里,照过的时候有,离开镜子就找不到了。所以过去有人经常拿镜子来说心要“明如镜”。实际上你的心照见了好的,那你心中就存在好的;照见了恶的,你心中就有恶的。你现在“如镜见形,五蕴自明”,什么意思?你的心要像镜子一样,照过了之后它就没了;等你再去看镜子的时候,又换了一个人,不是你了。你的思维、受想行识全部都如梦幻泡影。 五蕴自明,讲的是要懂得怎样明白自己的蕴:精气神要上下流通,一个人的精神要好。气就是人一生很重要的能量场,一个人有气——正能量的浩然正气,这个人什么都敢做。身体好的时候,心情好的时候,看得到前途的时候,你特别开心,因为这一股浩然正气在你身体上上下都在窜,这样你就可以长养定慧。菩萨让我们长养定慧是什么意思?就是让我们经常要好好地保养,好好地有修养,好好地养着自己的定和慧。因为任何人只有有定了,慢慢才会有慧,当一个人心定得下来,他一定会有智慧产生。很多人定不下来,天天心不定,他哪来的智慧? 心静如水,定当解脱。佛法界说“你定当解脱”:你这个人一定能解脱的,因为你心静如水。师父经常跟大家讲,为什么水特别好?水清澈无比、干净,又安静又干净。希望大家学佛,心中要如水般地清净。干净的人,他自己的本性中就会慢慢地空,在性空中。在性空中活着的人,他就无杂念,很干净。学佛人经常讲,为什么叫性空?本性要空,不要有杂念,不要想得太多。你想得太多的话,自己给自己带来很多烦恼,什么都想不通,本性不会空的。在性空当中你慢慢地定下来,最后连境界都没有了,你哪来的名相?你哪来人间这么多的杂念和名相?名相都不住了,到最后连寂灭都没有了,灭度都不要,心中完全解脱了,你内心的境界也变成“亦非境界”——它已经不是境界。你本身有这个境界,还需要去跟别人解释“我有这个境界”吗?举个简单例子,别人在争吵,你在旁边不跟别人争吵,你还要去跟别人解释“你看,我没跟你们吵,你们在吵架,我没参与”?已经完全进入了这个境界中,所以寂灭都没有了,名相都不住了,不住相了。你说“我今天在弘法”——“我”在弘法,“我”还住相;如果我今天已经不住相弘法了——我说了我在弘法,没感觉我在弘法,而我已经在弘法了。 所以,要空观出人间无常。空观是什么意思?看出来人间是无常的。有什么面子?人生一切都“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是很简单的人间的东西,你要看到,用空性来空观出人间无常。这个世界哪一样东西是有常的?我们小时候的面子,现在没有了;我们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当时脸红了,觉得很难过的事情,过一会儿就忘了,就没了。空观之后,人间一切无常,你才能体悟出“人生如梦幻泡影”的真谛。为什么《金刚经》说“如梦幻泡影”?一个泡泡,灯光照出来像影子一样,如梦幻泡影,什么都没有了。真正能够悟出佛性的人,在人间就像济公活佛一样,逍遥地走走走,把人间一切看得都是空的,他有什么烦恼?我们人多可怜,看见就是烦恼,看这个脸相就是一个苦相。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学会放下。想一想,人就是因为时刻想不通、烦恼,自己的这个面子,如梦幻泡影般的人生,他还钻在里面出不来,他哪能找到真谛啊!佛法说人间的真谛就是苦空无常,一切都会变的,为什么在没有变的时候你去执著地以为它不变呢?它一定会变化。 师父告诉大家,修行人的出离心非常重要,一定要坚固。今天修出离心,不在乎人间的一切,什么都放得下,不要说几句话了,就算被别人再诽谤、被别人再怎样忌妒,一切如如不动,自然坚固的道心,就拥有修行人的出离心。“我不想在人间长久地跟别人纠缠,我在人间只是短短的一生,想寻求一个真理,来找到回天之路,来找到一个怎样做菩萨救度众生的方法”,你用这种心才能心胸宽广,什么都不在意,什么都放得下,心胸自然宽广。很多人不懂,经常说:“我心胸为什么这么狭小?”因为你没有懂得什么叫真谛,这个真谛一定要理解,眼光要远大,要看到未来。眼前那点利益,眼前那一点名利,眼前的一个面子,能够给你造成多大的伤害,那就说明你的心有多大。没有给你造成伤害,说明你的心像大海般地宽广;如果一点点事、一句话、一个动作就给你造成了伤害,说明你的心还不够宽广。 所以人生观要改变。人生,到底要怎么来看它,“观”,就是看。我们怎样来“看人生”,就是“人生观”。人生观,要改变它,要看破,一切都是无常的。为什么不看破它?不要被茫茫的红尘所困、所累。人的一生,为了一个面子,为了一个名利,为了一个著相,“我一定要”“这句话我面子没有了,我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失去了很大的面子”“我是一个老学佛人”……没有,这一切如梦幻泡影。记住,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是无常的。一个小时之后,可能你早就想通了;如果你一个月都想不通,说明你非常执著。所以不要被滚滚红尘里的五浊恶世所累及、所困。一切名利得失,一定要把它淡然、消掉,什么名,什么利,什么得到了,什么失去了……我们得到了多少,我们最后都失去了。有很多很多的事情,我们得到了,我们又失去了。名和利都会走的:利,比方说有钱、有房子、有汽车,都会慢慢地没有;名,你今天做会长、做董事长或者做老板,一改选,你就没了。所以一切要把它看得淡然一点。就像我们吃饭一样,淡一点,你可以吃饭;太咸了,你吃不下去。人间的纷争烦恼就是过眼云烟。人间哪有纷争烦恼?我们小时候有很多同学吵架,有很多小朋友见了就喜欢吵架,现在想想我们多么可笑。学佛之后我们才知道,这一切简直根本就不应该记在心中,当时不应该去争吵,那种无稽之谈,现在讲起来都觉得非常惭愧。当然不能说人一生出来就能有觉悟,还是有个过程的。 修行的品质很重要,一个人修行是有品质的。这个人修行了,质量好不好,品行端正不端正?如果这个人品行好,念经很认真,那么叫“精进”,这个人修行的品质就好;如果这个人马马虎虎念经,随便念念经,有口无心地这么去念,他这个品质会好吗?在家里念经,在家里烧香,然后跑到外面照样我行我素,照样自己做自己的,家里是家里修心的一套,到单位里、到外面,还是他自己的一套,那这种人修心的品质就低下,所以没有办法接近菩提。你怎么能接近菩提呢?  卢军宏台长 白话佛法开示 2020年4月1日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29【空观是五蕴皆空的基础】

白话佛法 028【报应如影随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UaUhtZyyfs&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28《贤愚经》第三卷第十六品中讲道,我阿难亲自见闻了这么一件事。当时佛陀是在舍卫国祗陀精舍。舍卫国的波斯匿王驾崩之后,太子琉璃继位为王,暴虐无道,下令攻进迦毗罗卫国,就是佛陀的家族释迦族,屠杀释族种姓的人。凡是姓释的,他都屠杀。因为释种人民非常多,兵将们就用刀剑亲自屠杀,杀了很多很多人民。他们还想出一个恶毒的方法,把释迦族人的脚埋在地里,让他们不能动弹,然后驱赶那些醉象(就是像喝醉一样不受管制的象),他们就在旁边观看着醉象来屠杀他们,以这样暴虐的手段残杀了无以数计的释族百姓。 当时在迦毗罗卫国的贵族种姓妇女很多,她们见到这样残忍的屠杀场面,心中无比地摧折伤痛,再也不愿意耽恋在世俗的家庭里,所以她们一起出家,成为了比丘尼。迦毗罗卫国的人民看到了这些女人,或是释种、或是王种(就是高贵的种姓),每一位都是尊贵端正,国中第一,她们居然可以舍弃各种世俗的欲望出家去修道,一共有五百人之多。国家所有的人民莫不发出感叹和赞美,竞相要供养这五百位比丘尼。 这些比丘尼相互告诉对方:“我们虽然现在名义上是出家了,但是我们没有深入领受经法,没有服食法药,贪淫、瞋怒、愚痴的种种习惯都还没有消除,我们应当一起去偷罗难陀比丘尼(一个很有名的比丘尼)修行处拜望她,请教领受经法,希望能够克制、消除自己身上种种不好的毛病。”即便前往,她们到了偷罗难陀比丘尼那里,顶礼问讯,各自陈述:“我们虽然是出家修行,可是还没有获得法宝和甘露,无法消除身上的毛病。惟愿开示指导,让我们能够明悟契入。” 偷罗难陀比丘尼见了她们,心里想到:“这些都是贵族种姓的妇女,正须她们来供养护持我们。我还是教导她们违反戒律,让我独自拥有衣钵,这才是安心快意的事啊!”主意已定,就对那些比丘尼说:“你们都是来自尊贵大姓的人家,家里的田宅七宝(每个人家里都很有钱,都有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为七宝),还有象、马、奴婢,各种需求都不虞匮乏,你们何苦舍弃,却想要遵循持守佛陀的禁戒做比丘尼呢?你们辛苦地求道修行,不如还是各自回到家里,夫妻男女,共享爱乐,随着自己的意愿,想布施的时候就布施,累积福德,至少也可以享受这一世的荣华富贵。”诸比丘尼听了这样的话,和她们心中想象的大相径庭,本来是来求佛法的,没想到她讲这些话,心里都非常地难受,本来一片渴求之心都没了,枉费了心力,她们难过地哭了起来,五百多人站起来一起离开。 她们又来到另外一个比丘尼——微妙比丘尼修行的地方,向前顶礼,如法问讯。后来才说明:“我们才出家不久,在家时间习惯了种种的俗务,迷失已久。现在虽然是出家了,但是我们还是感到心意荡漾,有时情欲炽盛,不能自解。惟愿尊者怜愍,为我们说法,开释这罪业遮障的根源。”这时微妙比丘尼就问她们:“你们对于三世因果,想要启问的是哪一世?”诸比丘尼说:“过去世和未来世都不是我们现在看得到的,暂且我们不谈,就说现在吧。愿您能说法解除我们心中的疑惑。”微妙比丘尼就开示说:“淫欲这件事,就好像大火烧着山林一样,会蔓延得很快,其伤害更是深广。人如果沉溺在淫欲里,互相贪求爱著,只是彼此在凌迟、污染对方罢了。随着岁月的日日滋长,男女之间的情欲深重,难以割舍,到了临命终时,难逃下堕三途苦的果报(就是火途苦,地狱猛火所烧;血途苦,畜生趣,相互残食;刀途苦,饿鬼趣,以刀剑逼迫之处),生生世世没有出离的时候。那些贪恋家庭的人,因为贪著夫妻的感受,以及夫妻间的恩恩爱爱,一起来经营家业,共享荣华富贵,追求世间至乐的寄望等等因缘的牵绊。他们耗掉了宝贵的青春岁月,等到生离别、老离别、病离别、死离别,或是得罪官府招来牢狱之灾时,面对生离死别,夫妻恩情眷恋转盛,恋恋不舍地抱头痛哭,肝肠寸断,痛彻心扉,而过度伤心闷绝躃地,晕死过去,又再苏醒,就这样反复地折磨,痛苦万分。你们看看,这种对于家庭深不可拔的爱恋,皆是由于妄心作意的缠绕束缚所致,这种痴情的迷恋,实在比关在牢狱里还要痛苦,无法解脱,更不自在。” 这位比丘尼跟这么多的比丘尼讲法:“我本来是生长在一个外道修行人的家庭,我的父亲地位尊贵,国中第一。那时候有一位修行人的儿子,聪明有智慧,听说我品貌端正,就找人来说媒,送了聘礼,我便与他成亲,组成了家庭,并且生了儿子。没过几年,夫家父母亲寿尽命终,那时候我怀了第二个孩子,就对丈夫说:‘现在我有孕在身,眼看着产期就要到了,生产时会有种种的污秽不干净,也可能会有危险,应当利用这段时间先回娘家探望我的父母。’我的丈夫也觉得这样很好,于是我们全家一起踏上路途。没想到,走到半路,我的肚子竟然就痛了起来,我只好在一棵大树下休息,我的丈夫躺在别的角落睡着了。我肚里的小孩在半夜里出生了,恶露也随着排了出来。毒蛇闻到血腥味,循臭而来,竟把我的丈夫咬死了。我夜里生产,喊了他好多声,他都没有回应,我心里在纳闷,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等到天亮,我勉强地起来,去牵他的手,才知道他已经被毒蛇咬死了,身体肿胀发烂,被咬得肢体都散掉了。我看见我丈夫这可怖的惨状,立刻吓得昏死过去。我的大儿子见到父亲惨死,放声哭叫起来。我听到儿子的哭叫声,又苏醒过来,只好抱起大儿子骑在自己的脖子上,以安抚他害怕恐惧的心。怀里抱着刚出生的小儿子,两臂顺势夹着大儿子的脚,就这样一路哭着一路往前走。” “道路空旷危险,一路上都没有看到行人,半路上有一条大河,非常地深广,我只好把大儿子留下来,要他乖乖地在河边等着。我先担着小儿子,小心翼翼地走到对岸,我把小儿子放在了岸边,再回过头来去接大儿子。没想到,儿子远远看见我过来,忘了我的叮嘱,就跑到水里来迎接我。小小的身体哪里能够挡住这强劲的水流,大儿子就被水流漂走了。我哭喊着追赶过去,却因为体力虚弱没有能力救他,眼睁睁地看着他在水里一会儿浮、一会儿沉地离我而去。我那时才想起对面的小儿子,我就立刻赶过去,没想到小儿子已经被狼吃掉了,只看见他的鲜血洒在了岸边。我又伤心地昏厥过去,过了很久才慢慢地醒过来。” “我满腹愁苦,只是茫然地沿着路途前进着。后来遇到一位修行人,他是我父亲的好朋友,问我说:‘你从哪里来的?怎么会困顿憔悴到这个地步!’我一五一十地把凄惨的经历告诉了他,这位修行人听了我的告白,怜愍我成了孤苦伶仃的一个人,不禁与我相对哭泣。我问这位修行人:‘我的父母亲、邻里还好吗?他们还平安吗?’这位修行人告诉我说:‘你们家最近失火了,你的父母亲和其他亲人大小一时间都被烧死了。’我听了他这么说,又再昏死过去,过了很久才苏醒过来。那位修行人可怜我的遭遇,就把我带回了家,当成他的孩子一样看待,供给我生活日用。” “那时候有另外一个修行人,看我长得端正,请求我当他的妻子。我不耐寂寞,也希望能有一个依靠,就答应嫁给了他。和他完婚没多久,我又怀孕了。妊娠期满,即将生产,那一天,丈夫外出到朋友家去饮酒,日暮时分,他带着酒意回来,我正好要临盆了,自己待在房间里。我的丈夫拍打着门,大声地呼唤:‘开门!开门!’我因为还在生产当中,无法前往开门。我的丈夫看无人前往开门,愤怒至极,硬把门撞开冲进来,就对我拳打脚踢。我告诉他:‘因为我在生产,在紧急关头,我没办法给你开门。’他更加地生气,索性把初生婴儿给杀了,而且用酥油煎熬,逼我去吃。唉!真是禽兽不如!我怎么吃得下去?!我不吃,他又狠狠地一顿拳脚。当我含着眼泪,勉强地把孩子吃下去的时候,心里酸苦无奈到了极点。我自己在想,难道是我的福根和福报都已经用尽了吗?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人,我还与他结为夫妇?趁着他酒后酣睡,我逃离了这个家,从此开始了四处流浪。” “我到了波罗奈国,这一天,在城外的树下休息。有一位长者子才刚刚丧偶,埋葬在城外的墓园当中,因为对亡妻的眷恋,每天流连在妻子的坟墓上哭泣。这一天,他出城遇见了我,就问:‘你是什么人?一个女人家怎么独自坐在路边呢?’我就把自己的遭遇说了。他又问我:‘我想邀请你一起进墓园看看,你愿意吗?’我答应了,后来又与他成为了夫妻。谁想到,结婚没几天,这位长者子竟然得病,无法救治,一下子又死了。那个国家的法律是家里的主人命终了,在下葬的时候,要把那个人生前最爱、最重要的人物一起陪葬,所以我就成了陪葬人,一起被埋在了坟墓当中。” “也许是命不该绝,我并没有立刻死亡,正巧有一群盗贼来开坟墓,把我领了出来。盗贼的首领见我长得端正,于是我成了压寨夫人。经过数十日又出去盗墓时,被主人发觉了,当下砍了他的头。他手下的徒众就拿了他的尸首回来给我,还是依照这个国家的法律,把我和他一起埋了。我孤伶伶地陪着尸体待在墓里,经过三天,并没有死去,正好有一群野狼来刨开坟墓,想要吃死人。坟墓被刨开,我又出来了,深重地克责自己:‘我往昔究竟是造了什么罪孽,不过数十日之间,遇上这么多惨绝人寰的罪苦,死也死不了,又再从坟墓里复生!哪里才是我的皈依处?谁能让我的性命苟延残喘呢?’” “随即想到,我曾听说过,释迦族的长子离开家庭学道,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号称为‘佛’,能通达过去未来的因果宿命,我何不前往拜见,祈望他的指导,能让我身心得到皈依。主意已定,再不犹豫,立刻前往。我一心一意只想赶到佛陀所在的祇洹精舍。到了祇洹精舍,远远看见如来(就是佛陀)那尊贵的气质,就像荣茂的树中花那样显眼,更像众星中的明月。那时候,世尊以无漏三达(天眼、宿命、漏尽通。天眼就是知道未来之生死因果,宿命就是知道过去的生死因果,漏尽就是知道现在烦恼)察知应是我得度的时机,就率领众僧来迎接我。当时我衣不遮体,自惭形秽,只好弓着身体坐在地上,以双手掩着双乳,羞愧得连头都不敢抬起来。佛陀对阿难尊者说:‘阿难,你拿了衣服,去给这位女人遮覆身体吧。’我得了衣服遮覆了身体,这才敢起身向世尊行最恭敬的头面接足礼,并且一一叙说我所受到的罪厄,惟愿世尊悲愍,听受我出家学道。” “佛即对阿难说:‘阿难,带着这个女人交付给憍昙弥(大爱道比丘尼,即佛的姨母,是最早出家的一位比丘尼)。’憍昙弥比丘尼就教授我戒法,然后我拜在了这位比丘尼的脚下,成为了比丘尼。这位比丘尼为我解说‘苦集灭道’四圣谛的要旨,以及演示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我从来没有听闻这么精妙的法义,收摄心神,制心一处,终于证道。我能通达了知过去和未来的事情,这才知道我这一世所经历的让人难以置信的痛苦煎熬,都是我上一辈子造业的恶果,因果昭然,丝毫不爽啊!” 那些比丘尼听得悚然心惊,五百个比丘尼再次启问:“师父,您过去世犯了什么过错,才会招致这一世这么大的痛苦?惟愿您能为我们叙说一下。”微妙比丘尼回答:“这里面的因果很深,你们要专心地听。在过去世,有一位长者,财富无数,可惜一直没有子息(没有孩子),再娶了一位小妾,虽然是小户人家的女儿,也是长得端正无双。那位长者很爱恋这位小妾,不久就有了好消息,十月已满,生下一个男孩。夫妻相互敬重,对这个孩子也是疼爱有加,越看越欢喜,毫无厌倦。那位大老婆看了这个情况,心里想着:‘我虽然出身贵族,只恨肚子不争气,没有生下一儿半女继承家产。等这个孩子长大了,理所当然一定会成为家里主人的时候,家里所有的田产、一应贵重物品都会变成在他的名下。我这一辈子辛辛苦苦积聚财产,到后来竟都不是我的,也不能自在地去使用。’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心里思量:‘不如早早地把这个小孩杀了,以除后患!’心意已定,便取了铁针,直接刺入小儿头顶的卤门(初生婴儿的头顶前部内)。钢针没入里面,没有被发现。只是小孩子天天哭闹,身体天天不适,日渐消瘦,没有人看出问题在哪里。没有几天时间,这个小孩就死了。那位小妾懊恼极了,伤痛得晕了过去,又再悠悠醒转,怀疑是大老婆因为忌妒杀了她的孩子,就质问大老婆:‘你这个恶毒的女人,竟然怀怨杀了我的爱儿!’大老婆那时就赌咒发誓:‘如果是我杀了你的儿子,就让我以后生生世世所嫁的丈夫被毒蛇咬死,儿子不是被水漂走就是被狼吃掉,我自己会被活埋,吃自己孩子的肉,父母亲人大小都被火烧死。你这个贱女人,凭什么诽谤我!凭什么要诬陷我!’在那个时候,谁发的誓越多,越会惹别人相信,因为谁都相信因果报应。但是她随便发誓,不相信这些因果报应真的会在自己的身上。结果前世所发的毒誓,这一世全部应验了,通通报应在她自己的身上,没有谁可以代替她受罪。你们知道吗?那时候的大老婆就是这一世的我啊。”  卢军宏台长 白话佛法开示 2020年3月28日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28【报应如影随形】

白话佛法 027【无所住而生其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ZYQROA_T60&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27为什么法师以身示表?他给别人带来的是庄严,他到哪里,别人就会讲话轻一点,就会显示出自己的庄严相,就不会在法师面前乱讲笑话,这就是一种感染力。情绪的感染力有时候会增强。怎么增强的?很多高僧大德的演说,他们也是用真实的感情才能感染别人。很多高僧大德的演说为什么能够说得好?并不是靠一种技巧,而是靠内心那种实在的情感——他着急,他希望大家都学佛,他知道佛法好,念经能够让别人改变,这种真能量和正能量都能够感染别人。当我们真正遇到难过的事情的时候,怕身边的人担心或是出于其他的顾虑,那时我们不会用真诚的心,“哎呀,我家里的事情不要给他知道,知道很难为情的”,会假装很开心,“没有啊,很好啊”。你这种虚假的情绪就不会传染给别人,因为别人知道,别人不会因为你说几句话就相信你,你就不能把正能量传达给他。 师父让你们度人的时候,跟别人说真话,用自己内心真实的体会去感染别人,传达自己对佛真心的感恩。有的人虚情假意,并不会让对方感到真正的愉悦和开心,不可能的。你跟他讲假话,“哎呀,你真好,我一看你,越活越年轻,你怎么这么年轻”,他知道“我不年轻了,不是说我年轻我就年轻的”,因为你说的是假话,不能感染他;只有真话,有些人讲话,“你看看我们都老了,你也老了,我也老了,但是我们的精神很好,我们学佛啊”,你看,感染力来了吧?除非你自己发自内心真正地开心和欢喜,否则对于激活他人的情绪毫无意义。你看很多演说家在演说的时候讲了半天,别人打瞌睡,为什么?他讲的都是自己要讲的,而不是别人要听的。 一个好的度人的人,大慈大悲、能够弘扬佛法的人,他讲的不是自己,他讲的是别人的心声,因为他心中装满了众生,而不是充满着自私心,“我要把这件事情推销出去,我要把这件事情说明白”,而是想到别人会有什么想法,众生希望得到什么,他才说什么,这样才能激活别人的情绪。所以从心理学上讲,如果你确实遇到了烦恼的事情,还不如直接将负面的感情说清楚,就直接跟别人讲“我今天碰到烦恼了,我很不开心”,别人还能帮助你;如果你强颜欢笑,表面笑嘻嘻的,其实心中很苦,还要跟别人、跟自己的亲戚和朋友说“我真的很好,虽然这件事情发生了,其实我也很想得开,我……”,你所说的话,让人临时感受的那种虚假的欢乐,不会给别人带来任何一点快乐。 师父告诉你们,学佛人有时候要学会用自己的心去体验和体会别人,你会获得无上的智慧。多行善,你一定会有智慧的。师父叫大家多行善,福报自然增加。你的福怎么来的?福气怎么会在你身上的?因为你多行善。你帮助别人,你能吃什么亏?你多做一点事情,你会损失什么?你得到的是福报。行善再加上修戒定慧,就拥有了福的种子。很多人的福气怎么来的?一个是行善,一个是能够守戒,而且能够定得下来,碰到事情有智慧,你福的种子就种了下去。记住了,种下去福的种子,很快就会增长出来。 大家知道什么叫定业?算命给你算出来的就叫定业——定数。我们的定业很难灭掉,我们在人间很多都是劫数、定业。虽然我们有时候定业很大,但是菩萨告诉我们,就算有定业,该你死、该你生病、该你倒霉,你照样可以转换,因为学佛的人有了善念,有了善根,我们种下了无量福的种子,我们会转恶为善,转识成智。多修十善业,多忏悔,可以转换定业。一个人就算有业,你也可以转换,不要害怕。就像一个人,就算生病了,好好地配合治疗,也会好的。行善事,自己经常要想“我要生起善心”。你想转运吗?请你生起你的善心,请你生起你的慈悲心,不要去想得太多,众善奉行,多帮助别人,菩萨都看得见的。人间杂念不要去想得太多,有些人帮别人的时候经常想自己“会不会他的业障到我的身上?会不会我帮他背?”你要救人,你就好好地付出,菩萨会帮助你。你发菩提心,菩萨会更慈悲地加持你。行善也是要用智慧的,很多人一辈子行善,最后成为一个大善人,他并不能成为菩萨,并没有功德,因为他没有加上他的智慧。 我们做人也好,学佛也好,第一,要行善,第二,要有念经行愿的愿力,否则会伤及自己。救人要能够让自己生出慈悲心,生出慈悲心之后,菩提心也会自然生出。很多人问师父,菩提心和慈悲心有什么区别?你们告诉师父,有区别吗?一定有。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础,一个人要有菩提心,必须要有慈悲心。你不慈悲,哪能发起菩提心呢?有慈悲心,要度众生,只有成佛才能有能力去度众生,所以当下你要发起成佛成道的决心,就要先拥有菩提心。所以大乘佛法把菩提心作为动力,才会修戒定慧,六度万行,最终修成圆满的佛果。在你修成佛的这条路上充满着菩提心,因为没有菩提心的愿力,没有大慈大悲心的基础,没有悲愍一切众生的愿力,你是修不出菩提心的。我们经常说广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它有两大要素:一个是悲,还有一个是智慧。菩提心是大慈大悲大乘佛法的根本。 师父跟大家简单地讲一讲,慈悲和智慧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才能拥有菩提心。为利益众生而成佛,这句话就包含了慈悲。如果一个人不能利益众生,他就没有慈悲心和智慧两层含义。所以我们成佛的目的一定要清楚,我们是为了利益众生,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成佛,我们也不是为了自己的安乐,为别人想就叫慈悲。如果我们离开了众生,我们就丢舍了悲心,我们就等于舍去了佛果,就是没有智慧。利益众生就是要想到,我拥有慈悲和智慧去救度一切众生,让众生离苦得乐。拥有菩提心和慈悲心,我才能得到佛果,才能学会布施、持戒、安忍。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修心要学会修实修,实修就是道场。 证悟空性就是我们非常珍贵的无上菩提心。为什么学佛人经常说要证得无上菩提心?其实《金刚经》说“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境界就是菩提心。你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利益,都没有想法,不为什么而去做,就是一种慈悲心——无缘大慈的慈悲心。无所住与慈悲结合的境界,那就是菩提心。《金刚经》中讲到这一点,就是让我们懂得,要学无上正等正觉,就是要学菩提心。如果我们只能无所住而没有慈悲心,那你可能就是学的小乘的独觉士;如果你只有慈悲心而不能无所住,那你就是世俗的有为法。所以学佛人要懂得,有目的地去求,有目的地去做,就会跟慈悲离得比较远。要无所住心,要无缘大慈,要为了众生而能献出自己宝贵的时间,包括自己的一切,这样才有真正的慈悲心,才能成就心中的菩提心。 师父希望大家一定要懂得,我们学佛做人多行善,福报自然就增加得快,所以做善事也是最重要的,要欢喜地去做。很多人做善事,一般都是“哎呀,我要做点功德了”,要非常欢喜——我今天拖地板拖得非常开心;我今天念经念得非常法喜;我今天听课,觉得无上的菩提心在心中,因为我学了更多,我可以救度更多的有缘众生。只要你把这个思维——大乘佛法这种慈悲心的思维展开了,展开得多高多远,那你就是无量无边,就拥有了无量无边的功德。 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功德,一个善事可以成为一个功德,同样,一个人做了一件很大的善事,它也会变成福德。这就是你的境界用有所住心去做还是无所住心去做,这就是我们人心一个最根本的基础。希望大家的菩提心自然地生出,不为功德去做,懂得放下,做了就放下,不去斤斤计较人间的烦恼,体悟人生无我的境界,这就是你学佛的基础。 卢军宏台长 白话佛法开示 2020年3月28日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27【无所住而生其心】

白话佛法 026【调控情绪的传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DCAsXsYzNc&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26很多人的痛苦就是从记忆开始的。所以菩萨让我们学会少听、少看、少想,身体不要去沾染那些不干净的东西。我们人有时候听了不好的东西,会记在心里,闻到一个不好的地方,就不愿意去了,“这个地方臭得……”你的眼睛看见那些肮脏的东西、色情的东西,直接进入你的意识田中,躲都躲不掉,挖都挖不出来,你一磕头,它就在你的八识田中显现出来。因为当一个人要进步的时候,肮脏的东西就来扰乱你,这就是魔性。这个魔性怎么来的?就是你自己培养的,就是你自己放进去的,你看了那些不好的东西。举个例子,你如果曾经踩到狗屎,你一想起来就会恶心,就是这样。所以意念不能太执著过去,不要整天想着过去的事情。所以菩萨叫我们要放下,要忘记过去。 淡淡显香,一个人一生平淡,才显示出他的香味。西方人很多人喜欢擦香水,如果擦得太浓,别人闻了反而头晕;淡淡清雅的香水,让别人记忆犹新。淡淡的感受让别人永远铭记在心;那种轰轰烈烈的、暂时拥有的、生死离别的感受,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师父要你们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恰到好处,就像做饭一样,不要太咸。 人生活在世界上,不听不烦,越听越烦。身心大定,“入定”实际上就是身心入定。你们想想看,身心是不是入定?身定下来,坐在那里不动,你的心还没定下来,所以身体定下来了,你的心也要跟着定下来,那你这个人叫身心大定,这种人接下来产生的就是智慧。“不要动不要动,不要急不要急,让我想一想应该怎么做”,你的智慧就生出来了。智慧生,解脱亦易——解脱就非常容易。 不该看的不要去看,不该听的不要去听,不该接触的不要去接触。“哎哟,去看看”“哎呀,没看见过”,你看了,可能在你的意识中就永远也擦不掉了。嘴巴不能贪吃。乱说话,把你心中的正能量全部都会说完,把你心中那些负能量全部会慢慢说出来。多说话,从身体上来讲,是漏气,如果从学佛上来讲,就是漏话。漏话实际上就是把你心中一些内在的思维全部讲出来,有些思维不正的话,它会影响到别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让别人痛苦。有时候你讲出来后,给自己留下无限的后患,都不知道得罪了谁。 师父告诉你们,我们做人要赶跑自己对自己的诱惑、人间对自己的诱惑,我们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也就是说,今天很香的东西,闻过了,结束了;今天哪怕很臭的东西,闻过了,也忘记了;今天手碰过,很柔软的一个枕头,也就过了;吃过很好的东西,舌尖上吃过,你也就忘记了。你把这些“贼”慢慢地从思维中赶跑,你不住在那些香味中而开心、觉得味道好,也不会看见这个,“哎呀,好看”……色、声、香、味、触、法,你慢慢地离开它们,它们就不会跑到你的五蕴当中。《心经》中说要“照见五蕴皆空”,你今天怎么空?你不把这些色、声、香、味、触、法留住在心中,你当然就不会有这些,你是不是就五蕴自明?你就拥有了五蕴皆空。那么你用不着照见,它本来就没有。所以五蕴——色、受、想、行、识,它全部都是一种虚幻的东西,全部都会过去的。就像你们从小到现在,你们想过多少事情,想过之后现在还有吗?没了。小时候,我们都想过自己应该成为一个“谁”,“以后我长大了要成为一个科学家,我要成为一个什么‘家’……”想过吗?想过了。你现在看看你是什么“家”?你现在是“在家”,你现在坐在家里。因为那是想象,那是蕴想,那是虚幻的,那是能够穿透的,那是有了之后就归空的一种蕴想。 “色”就是物质;“受”就是你的觉受;“想”就是你的思维,想念处,实际上就是想;“行”就是你的行为;“识”就是你的意识所为。要学会用意识、用自己的智慧来管控好自己的色、受、想、行、识。怎么管控?不要让外尘进入你的内心。怎样把你的内心管控好?不要让外面的色、受、想、行、识进入你的内心,那就是我刚才跟大家讲的,不该看的不要去看,不该想的不要去想,不该闻的不要去闻,不该碰的就不要去碰,不要让这些五蕴进入你的心中,不要让外尘在你的内心染著,不让红尘进入你的意识,这样你才能辨别世间的真伪。像我们学佛人,如果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意识,我们才能用佛法辨别世间的真假、正邪、是或非、善或恶。 长时间修行,你就会去除三毒的烦恼。你坚持修行,坚持精进。三毒是你明心见性最大的障碍。贪瞋痴,你看看我们所犯的错误,我们年轻的时候所做错的事情,哪件离得开贪瞋痴?做出多少愚痴的事情让别人耻笑,自己回想起来也是那么地可笑、可恶,所以要去除三毒。记住了,学佛学法,我们要提倡从根本上来修。师父今天告诉你们,修心从根本上修,那叫什么修法?到底修什么?告诉大家,就是心修,从你的心里好好地修,实际上就是修心。所以修心修行以心为主。好好地修心,远离三毒,你自然的佛性就会慢慢地流露,你内心九识田中自然的般若——佛的智慧,就会让你在人间拥有无穷无尽菩萨的智慧,来解决人间的一切烦恼。 今天再跟大家讲,我们学佛人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因为情绪会传染。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防止情绪的传染。记住了,你们情绪不好会传染给别人,别人情绪不好也会传染给你,所以学会调控是最重要的。一般地,情绪传染的条件是什么?如果你今天能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好或不好,或者有什么变化,你自己首先能感觉到,并且想通过表情和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你已经有了情绪。你想说,但是你没说;你想做这个动作,你没去做,其实你内心的情绪已经开始产生了。而且这种情绪的产生,并不知道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的时候,你一般要知道,如果这种情绪是真诚的,你就会显示出很强的表达能力和行为能力。比方说,你非常想去帮一个人,你虽然没说,你过去直接帮一个老妈妈拎很重的东西,你这个行为是真诚的。比方说,你很想说一句话来感恩他,你只要讲出来了“我真的从内心感恩你,我谢谢你”,这种真诚就造成了你对别人真诚的回报,那么就是一种感染力。别人通过你的表达方式,也会反馈给你这种正能量的表达方式。正能量的表达方式是非常能够吸引别人来模仿你的。很多人说“我要去做这件好事”,旁边的人一听,他马上就说“我也要做布施,我也要做功德,你们做义工,我也去做义工”,所以义工才会越来越多。这就是他的正能量表述让你得到了一种正能量的回报,这就是传染,这就是感染。所以师父跟你们讲,好的东西,模仿也是特别快;不好的东西,模仿力也是特别快。希望我们学佛人要用正能量。  卢军宏台长 白话佛法开示 2020年3月28日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26【调控情绪的传染】

白话佛法 025【洗清业障,温养智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9RP0BwOCbo&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25好,今天继续给大家讲《白话佛法》。 我们学佛就是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实际上,想改变命运就是挑战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就是向自己宣誓“我要在这辈子改变自己的缺点,放下烦恼”。命运经常给我们增加很多不幸,我们用菩萨的智慧能够避开。很多人一辈子烦恼,就给自己增加了更多的不幸,然后看着自己堕落,看着自己没办法挽救,最后跌入深渊。这就是人不能战胜自己不好的心态。很多人经常以为“我活在这个世界上,我就这个脾气,我就这个性格”,实际上脾气和性格都是后天养的。你没有这个脾气,你如果没有这个执著的想法,你就不会生气。所以每个生气的人都是先有气,慢慢才会想发出来。气是生出来的,你不生,就没有气。 师父告诉大家,我们人要心正。师父经常在法会上跟大家讲:心正,佛做主;心邪,魔做主。悟者识本性,如果你今天是个开悟的人,你会认识到自己的本性应该是善良慈悲的。迷者永轮回,你看那些不开悟的人,永远在他过去所犯过的错误中做错一次又一次,永远解脱不了。“哎呀,我怎么搞的,我又跟这个人合作了,我怎么上当上不够的”,因为你贪啊!明心才能见性,见性的人才能见到菩提。 要懂得,菩萨到人间来就是让我们学会解脱,让我们理解生死无常,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苦空无常,没有一件事情是长的。佛曾经告诉我们,人生本来就是苦的。苦的根源在哪里?佛告诉我们,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欲望。如果一个人没有欲望,哪来的苦?欲望过多,你一定会有贪的毛病。这个也要,那个也要,贪到后来你就越来越往下走。高僧大德曾经说过,贪的毛病犹如喝盐水,越喝越咸,越咸越要喝。所以当贪的欲望慢慢超越了人的理性的时候,就是贪过头了。为了贪这件事情,可以忘记自己的一切,就超越了人的理性,凌驾在生活的所有知识之上,也就是说为了贪这件事情什么都可以不要,那你这个人就是糊涂的开始,就会成为阻断你快乐的根源,一个人贪到最后就没有快乐了。任何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不会贪过头的。明明知道这些是虚幻无常的东西,你还追逐在里面,还舍不掉。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在乎表面上吃亏。在人间,过去有句话叫“吃亏就是便宜”,有时候吃亏并不代表我们就是真的吃亏了。真正能够理解这件事情,能够放下这件事情,才是实质性的成功。真正成功的人,是自己战胜了自己,不是表面上的一些利益或者语言上的吃亏。举个简单例子,这个人在骂那个人,大家都不讲,被骂的人也不讲话,等到最后,旁边的人看到这个被骂的人不讲话,大家都同情他,大家都原谅他,都理解他;而那个骂别人的人,大家心中都唾弃他,这就是已经吃了“理”上的亏了。所以师父叫你们学会放下,因为能够吃亏的人往往一生平安。吃亏的人,语言上吃亏了,他心中平安。一个能够吃亏的人,在单位里、在社会上、在家庭中,大家都很喜欢他,这个人实际上一生平安,那他必然拥有幸福。很多人斤斤计较,他表面上得到了,实际上暗中吃亏更多,没人喜欢他。所以能吃亏是做人的一种境界。会吃亏处世,做事情就是要学会吃亏,“对不起”“我多做一点”“没有关系”,那是一种智慧。我们很多人一辈子就是不肯吃亏,最后吃了大亏。所以师父说,吃亏不算亏,惜福才有福,心静才能定,心定才有慧。要记住,吃亏不一定是吃亏,惜福的人一定会有福气,心静的人才能定得下来,心定的人才会有智慧,吃亏的人就是有智慧。 能够忍让,你已经产生了智慧的清凉。大家知道什么叫清凉吗?清凉就是你在家里一个人坐在那里看看书,今天没什么事情,心里很安静、很开心,周围没人打扰你,没有电话,自己很安静,那是一种心灵的清凉。很多古代的诗人都讲过,清凉是“温良恭俭让”,就是一种温养,这种修养是温养,它是一种舒心,心里非常开心。今天没有烦恼,今天活得很开心,知足了,吃完饭,沙发上一躺,没人跟你讲话。自己心定下来,那就是一种修养。 调和心中之火,要学会心中不管有什么,要调和。我们修心人不能走极端,不能很烦恼。有些人一辈子走极端,什么事情“我一定要去得到”,什么事情“我一定要做”,这就叫走极端。“达不到,我就怎么样怎么样”,这就有点像当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马谡去镇守街亭,最后失守了,在去之前跟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所以如果你不执著,可能就不会产生这种失败的烦恼。一个人不能心中有火气,因为你觉得今天气大了,有火气了,接下来,你这个气就一定会慢慢发出来。实际上这个发出来的气,就是伤害你的气。 真修的学佛者是巧妙运用佛法。因为佛法里有智慧,你能够巧妙地运用佛法,你就运用了智慧,你就会将自己刚刚生起的暴躁之火慢慢地调和。调和了,不生气了,调和了温养之气,脾气非常地温和,能修身养性。“你急,我不急;你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这种温养的火,心情会不急不躁,心念会慢慢地处理一切烦恼。一个人稳稳当当,他就能处理一切烦恼,他才会流露出法喜。所以为什么说法喜充满?当一个人开心的时候,他是连续性的,不是单单这一件事情。开心,那是一直开心下去,所以法喜,就一定会充满。人家说吃苦,你就一直在吃苦,因为你钻不出来。清净,那就是心静,清净的人心一定静得下来。烦恼就是菩提,这就是“烦恼即菩提”。 解脱非难,难在定慧。一个人定下来才会有智慧,一个有智慧的人一定定得下来。我们的业障是由记忆力开始的,我们不能忘记过去曾经受过的伤害,业障块就形成了。如果你不能忘记过去别人对你的伤害,你的痛苦就在你的心里形成了;如果你不能忘记曾经伤害过别人,或者别人伤害过你,你心中的业障块就慢慢地形成了。记忆是一个非常微妙的东西,你想洗业障,首先要去除你记忆中不好的思维。你要忏悔自己的业障,首先要念礼佛大忏悔文,要忏悔自己曾经拥有的那些业障。如果不念经,不念礼佛大忏悔文,没人能够帮你消掉。而且记忆这个东西非常厉害,它一般都是记忆你曾经的那些不好的、伤心的、难受的痛苦,而在你思维中那些曾经幸福的、愉快的、好的、快乐的,你都不记得了。你的八识田中一直记着的就是那些痛苦的事情,好的东西就记不起来了。有时候好的东西记不起来,不好的东西一直留在了心里,而且一存入八识田中,洗都洗不掉。所以一个人痛苦至极,一定在八识田中;如果一个人烦恼至极,它一定在他的八识田中。眼耳鼻舌身意,一碰就进入你的八识田中。为什么学佛的人、高僧大德经常说,眼耳鼻舌身意全部都要管住?你一闻,“哎哟,好香啊”,这个印象非常深,可能就进入了你的八识田中。很多人小时候曾经吃过一碗芝麻糊,或者一杯什么酱,非常好吃,可以记一辈子。你跟他讲起来,“我小时候吃过的芝麻糊真的好吃啊”,他可以记一辈子。人的烦恼和痛苦更能让你记一辈子,一碰就进入记忆田中,擦也擦不掉。  卢军宏台长 白话佛法开示 2020年3月28日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25【洗清业障,温养智慧】

白话佛法 024【由迷转觉,由染转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V0AqeDKvBI&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24有清净果的人,就能够战胜自己的烦恼。 人生活的过程,实际上一生好不好全是你自己造,生命的好坏完全是你自己造就的,不要去怪别人,不要怪父母亲把自己养了这么好的、不好的习惯或毛病,也不要去怪朋友。你死的时候左也恨来右也恨,最后就是恨死的。这就是年轻人经常讲的“我恨死他了”,当你把别人恨死了,你的心就死了,所以很多人对这个人心死,就是恨造成的。他没有看到,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无常的,可以变,所以不要去怪别人。因为我们的心念不好,所以我们的心才会贪恋;因为我们的心中有虚幻,所以我们看到的事物才会有假象。因为你的贪念,别人才会来骗你。不贪的人,别人怎么能骗到你呢?虚幻的假我,让你整天在面子中放不下。想一想,你生出来,你是谁?年轻的时候,在学校里也是很要面子的,现在面子在哪里?不要造成自己的命运每一天都在发酵腐烂,因为每一天想不通,会让你福报锐减,福报就慢慢没了。 很多人说,小时候算命说福气很高,为什么现在没有这个福气了?因为你每一天在烦恼、痛苦中,它不停地在消耗你的福报。你的心从不好到更不好,到越来越不好,到一直不好,这就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恶念的开始;如果你的心从不好到好,把恶念慢慢地转换为善念,由恶转善,由邪转正,由迷转觉,由染转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向上精进的概念。你每一天脑子里充满着向上的精进,觉悟、干净、正能量,那你就会越来越好。就像一个人在走路,别人告诉你这条大路可以通向要到的目的地,你非要走小路;走了小路,越走越找不到路,越走越害怕,最后会找不到路,最后可能会跌到悬崖里,因为你不认识这个路。如果有人跟你说,这条大路你只要一直走,一定会走出去的,你就慢慢地走,哪怕感觉再远、再难,这么长,那也是一种假象。因为在你心中创造了一条真正的智慧之路,你先要借自己的这条智慧之路来改变自己,就这么坚持走下去。所以一门精进,让自己获得智慧永远。 师父经常跟大家讲,哪里错误了,我先改,这个地方我错了,我就改;到了另一个位置上,这个问题上你又错了,你也改;你对了,你可以继续。你由邪转正了,由恶念转善念了,你慢慢地正念现前,那就在你的意识中,六识田、七识田和八识田中都会种上善良的种子。每一天在善良的种子中走着,享受着丰收的喜悦,那就是佛法界经常讲的“返璞归真”。人很需要返璞归真。愚痴颠倒是我们人的本性,但是有佛性去改变我们的愚痴颠倒。 由于因缘和福报的差异,有的众生今生今世就能得到救度,有的众生来世才能得到救度,有的众生要在生生世世很多轮回中才能得到救度,这就是福报和因缘的差异。福报有前世也有今世,因缘有前世也有今世,看你怎么用。现在很多人不了解佛法,甚至还诽谤佛法。我们学佛人有时候自己明理了,要不厌其烦地去帮助他们,尽量不要舍弃他们。有时候我们面对他们,有一些交流的机缘,但是这些机缘实际上也就是擦肩而过。他不珍惜,他就失去了;你没有去做,你失去了一个发愿发心救度别人的机会。所以经常要心里想:愿他们将来也能遇到佛法。这样的发心在心中,会让你增加福德和福报。要经常这么想,要处处发善心,要处处结善缘,这样你将来的恶缘就少,善缘就多,利益众生的范围就大、就广。善待众生,众生一定也会善待你。你觉得他不好,整天去伤害他,众生也不一定知道,这完全都是心的感应。有时候一句话、一个表情,你可以让别人感受到你的恶和你的善。你有好的“感”就会有好的“应”,你有不好的“感”就会有不好的“应”,所以“感应感应”是由感而应的。 自己一定要好好发心,学佛做人不要受到别人的影响。修大乘佛法的人,更应该懂得怜悯、慈悲众生,这也是一个学佛人需要做到的。今天要学佛,就必须正信正念,这是很重要的。当我们的心止于一念的时候,就是一个很干净的念头,“我就学佛,我什么都不管”,你的心性简单单纯,然后你的人生就不会变得这么复杂;然而当你的心性天天杂念横飞,你的生活、命运就开始变得复杂。 经常用正念、善念去想别人,你心中没有计较,你已经拥有了慈悲。把别人都往好的地方想,你不会执著;把别人都往坏的地方想,你会执著恶。修到一定的时候,你把别人往好的地方想,形成一种自然,那你就是不执著善。所以这就是不思善、不思恶。看到别人,不管是谁,都把别人当作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就是不执著于善。无善的人也无恶,你就是今天没有善,你也不能作恶。很多人一辈子失去了很多善良,但是他保护好自己,也不去伤害别人,也是一种不思善、不思恶。但是很多人因为没有善良,缺少慈悲,只要心中有恶念出来,他控制不住,不知道这是恶,他很快去做了,他会接纳所有不对的道理,他会认定这些邪恶的道理是正的,他心中没有善良,没有正念,所以他就永远接受不了别人不同的道理。从心理学上来讲,从佛学的哲理上来讲,就是意识的障碍——意识有障碍。所以你看有些人总是把别人往坏的地方想,他的意识产生了障碍;还有的人总是把别人往好的地方想,他的意识就没有障碍。 我们的心性有时候很细微,因为我们能够看到别人的缺点,把别人想得很复杂,而不观自己。就像你让有些人说别人的缺点,说别人的毛病,他可以说一大堆;你让他说自己的毛病,他说“我很好,我没有毛病”。你们说这种人有没有毛病?他自己都不能发现自己的毛病,那么他的因果一来,因缘一来,他的起心动念就学会习惯性地保护自己为上。这就是为什么总是找理由来否定别人,碰到什么事情先习惯性地保护自己,因为他没有看到自己的对错,只是纠结在习惯性地保护自己上面,然后因果一来,因缘一来,他首先为自己考虑,“我在这件事情上有没有得利,会不会失误、损失”,因为他没有看到自己的邪念、贪婪、魔性、自私。如果一个人经常能看到自己身上有毛病,这个人就是在觉。 师父曾经跟你们讲过,有一个小和尚经常做错事情,他说“我不知道哪些是对,哪些是错”,结果他的师父就跟他说:“你如果生出一个念头是不好的念头,你就放一颗黑豆在这个碗里;如果你滋生出一个好的念头,你就放一颗黄豆在那个碗里。一个星期下来,你可以看一看你的黑豆多还是黄豆多。”第一个星期,黑豆一碗,黄豆只有一点点,他才知道一个人的意识和意念中有多少肮脏的东西;慢慢地,他才变成黄豆多,黑豆少。我们人就是在转换理念中修心,就是在认识自己中修心,就是观察自己——自己的业障、自己那些不好的觉,有没有觉悟。所以“观自在菩萨”,就是能够经常“照见五蕴皆空”,这个“照”就是要看到自己身上所有的毛病。所以懂得反观自己,懂得觉照,懂得忏悔,懂得反省的人,他才是一个真正的觉者。我们要经常向别人学习,实实在在地学习他们内心所拥有的智慧。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是正在谦虚地走着过去没有走过的路,很多挫折会让我们懂得前进更可贵,我们不能放下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就是在慢慢地伤害自己的智慧。师父跟你们讲,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应该总是学会理解别人。 有时候,一个人负面的情绪比正面的情绪更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因为负面的情绪很容易在人群中、在众生中传染,就像瘟疫一样。一个人如果说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很多人都会跟着他一起不开心。犹如一个人在吵架的时候,一方很激动,就会调动跟他争吵一方的情绪。因为你激动了,对方也会激动,使争吵变得越来越激动,越来越不可收拾。所以学佛的人应该懂得,我们不能夸大负面的情绪。有的人就喜欢向别人摆脸色,动不动就不开心,给别人一个恶脸看,刻意地表现“我对你已经不满意了”,希望别人能够意识到“你看,我的情绪已经给你看了,我对你不满意”,希望对方能够做出妥协。其实这种策略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能够奏效的,因为自己的闷闷不乐、不快乐会传染给周围的人,因为你刻意地表现对别人的不满,会无意识地让别人接受到你情绪的感染。你不开心,他也不开心,你对他有意见,他也会刻意地给你脸色看,使你也变得不开心,他自己也变得不开心,继而针锋相对,就很难作出理智的让步。 有很多人说,佛法是老年人的事情。师父告诉你们,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就已经把这种解决人类心理问题的智慧传授到人间了,而我们没有好好去学,我们不懂得情绪的感染。你给别人脸色看,别人接收到的是负能量,别人一定也会给你脸看;你给别人笑脸,别人接收的是正能量,别人一定也会对你微笑。应该懂得佛法就是一个智慧之法,懂得佛法,你才能慢慢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人生。学会放下,懂得真谛——世界的真谛就是苦空无常,这个世界就是苦一辈子,最后死的时候空空如也,整个人生就是一个无常的过程,没有一件事情可以永久永恒。所以,既然无常,我们就要学会放下;既然永远得不到,我们就要寻找永远得得到的——那就是我们精神上的充裕,那就是我们精神上的理解,那就是我们精神上拥有的菩萨的真谛。能够明白这些,我们才能勇往直前,能够克服人间种种的烦恼,去达到佛的无上正等正觉。 好,今天给大家讲的《白话佛法》就到这里,我们下一次再见。  卢军宏台长 白话佛法开示 2020年3月25日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24【由迷转觉,由染转净】

白话佛法 023【四正勤是空性的智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mABc3L0SCM&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23当一个人心里知道善的东西永远是善的,肮脏的东西永远是肮脏的,就不会往外求了。一切物质都是肮脏的,而本性,那是空性,那是最纯洁的。学菩萨的人,除了要修精进之外,还要学会怎样来度化众生,真正的学佛人要度众生。度众生实际上不是你去度别人,而是用你本心的道德和慈悲本性的流露去做这些事情,那么你心中就会有正念。有正念的人就会非常乐意去做这件事情,非常勤快地去积善积德。 正勤就是正确而且精进,佛学里有“四正勤”。今天我们要做的事情,首先要增加智慧,以学习佛菩萨的智慧为目的,然后慢慢地把该做的善良的事情变成一种自然的空性,不停地去做。如果一个人的智慧不够,他就无法分辨什么是恶,什么是善。智慧为什么重要?就是要学习分辨善和恶、人间的名和利,一切要能够分辨出,在你的七识田中——末那识中,就会形成一道防火墙,不让那些恶的进来,只让那些善的储存在自己的末那识中,慢慢地积累,你就慢慢地知道,什么是人间可以做的,什么是人间不能去做的事情。 我们活在世界上,学佛的人每天都在制造善业,而很多人每天都在迷惑颠倒,每天都活在执著中,认为“这个是我的,那个是我的”“这个我应该去拥有,那个我不能放弃,因为这都是我的”,实际上,他就是迷迷糊糊地正在为自己人生的一切制造着网。在感情上,你制造着情网;钱财上的执著,让你制造了财网;你如果在恨念中活着,你又制造了自己心中一个瞋恨的网。自己所做的事情,就会慢慢觉得是对的,“这是我应该去做的”,实际上因为你在网中,你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智慧。创造智慧就是让我们能够分辨这个世界中的一切善与恶,就要修“四正勤”,不然会认恶为善,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你就会认为这个恶的是善的。举个简单例子,小时候,父母亲溺爱,在班级里作威作福,如果你这个也要、那个也要,你左欺负同学、右欺负同学,你以为这是应该的,慢慢时间长了,你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一切行为、语言和思维,全部都会在错误中,慢慢地时间长了,你就成为一个恶人。因为你不知道这是恶的,你以为这是对的,“我就是应该比别人好,我就是应该欺负他”,这些恶念会让你最后作恶多端,进入三恶道。 现实中有很多人,他们的所作所为实际上完全不符合正信正念,而且连当地所在国的法律都不能容许。有些人杀人放火,欺负别人,骗别人,他仍然觉得自己是对的。就像很多人被抓起来,还要说“这有什么不可以?别人都做,为什么我不能做?”他连邪淫、做色情业都以为自己是个好人,都以为自己不是个坏人,因为他的思维出了偏差,因为他接触的人的那种理念和他的所作所为,使他慢慢地远离了自己的智慧,远离了自己的分辨意识。这就是因为没有智慧所产生的差异。所以有智慧的人知道,这个事情是好的,我必须做;这个事情不好的,我不能做;而有些人明明知道这件事情不好,他都做;还有的是因为父母亲曾经做过,孩子觉得爸爸妈妈能做,我们孩子也能做。这就是为什么师父跟你们说“己不正焉能正人”。一定要干净。智慧可以让你明白生活方式什么是正、什么是不正。很多人没智慧,自己的生活方式就跟别人相差十万八千里:明明是错的,他觉得是对的;明明是正的,他觉得吃亏了,“不应该我来吃这个亏”。你说说看,哪一位菩萨、哪一个好人不是从吃亏开始的?想做好事,难道不吃亏能做成一件好事吗?就是要抛弃红尘中这种杂念,让你明白怎样去帮助别人、理解别人。 师父告诉大家,“四正勤”。“已生恶令断”,在你心中已经生出来的恶念,你必须要把它断除。“我去占他便宜,他也占过我便宜”,这就是恶念,已经生出来的,你必须要断除。“未生恶不生”,在你心中还没有生出恶念的时候,不要令它生出来。很多人学会控制了,明明知道再讲下去会发脾气,明明知道再这么说下去,思维上再想下去,他一定会出偏差,那么你知道要令“未生恶不生”。“接下来我要恨了”,这个恶念不能生出来,否则会破坏你的情绪。第三,“未生善令生”。你心中还没有生出来的善良,赶快要让它生出来。很多人心中其实想帮助别人,有很多的善良,但是他没有去帮助别人,他没有生出“我要去帮助别人”的理念,其实他心中经常想到“我要去帮助别人”,所以赶快令它生出。第四个“正勤”就是“已生善令增长”。这已经是善良的东西了,你必须鼓励自己要去做,“今天我不管轮到值班还是不值班,只要我有时间,就帮助做卫生,帮助别人,拿东西。不一定我值班,不值班我也这么做”。你要记住,已经生出来善良的东西,你要令它更加地茁壮成长,你要让善良充满着全身,然后慢慢地会让你变得越来越正能量。所以我们学佛的人学会“四正勤”,每一天多做好事,不要以为这个事情我应该做,或者不应该做,今天只要是善的,我们都要去做,只要是恶的,我们都不能做。这就是佛法界讲的“众善奉行,诸恶莫作”。 真正的学佛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学佛就是要学智慧。很多人活着很艰难、很痛苦,而我们有些有智慧的人,他就活得比较有般若。有些世界上的事情,你不要看得太清,看清了,你的心会痛的;有些事情,你不要看得太懂,你看得太懂了,会伤自己的感情。所以菩萨让我们放下,就是说人生要难得糊涂。有时候你看清人生,那是一种虚幻,那是不实在的,会随着时间而流逝的。就算你拥有了,也会没有;你没有了,会再拥有。那是一种说懂不懂、说清不清的人生观念。所以菩萨让我们放下。人生有时候看不惯的东西太多,当你看清了、看懂了,就是自己给自己找到了伤心的钥匙,你打开了自己伤心的心门,每天就会在这个房屋里痛苦忧伤,不能解脱。 所以,师父让你们凡事不要去找自己的悲伤来过日子。烦恼由心起,你不烦哪来的恼怒?凡境皆心造,很多人非常不开心,今天到这个地方,看到这个位子,看到这个人,一切境界都是心中所造,你今天不愿意看见这个人,你就烦;你今天觉得这个人很可怜,虽然他曾经对你不好,伤过你,但是你觉得他也是很可怜的人,因为他不懂佛法,他每一天活在执著中,你就会心里平安,所以菩萨让我们懂得“凡境皆心造”。师父教育大家,如果你驾驭不了自己的命运,你就会被命运支配;你今天能够控制好自己的命运,命运就被你驾驭着走;如果你今天驾驭不了你的命运,命运就来支配你、指导你,让你痛苦、让你悲伤。 师父在这里举个例子,就像一匹千里马一样,当你驯服了这匹千里马,你可以驰骋在疆场上,你可以完全驾驭它,让它奔向哪里,它就带你奔向哪里;命运如果是一匹野马,你降伏不了它,它慢慢地就拖着你走,有时候你的脚环还没扣上,它已经走了,你就被它拖在沙地上。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心态是什么?就是对这个事物的理解。今天你理解明白了,你就成功了;你今天不能理解明白这个事情,那你可能就烦恼、忧伤、痛苦、瞋恨。所以心态控制好,人生就会一帆风顺;你今天心态不好,觉得别人都在搞你,别人都在伤害你,你的人生就像一座宝塔,势必是倾斜的。 所以把握好自己的命运,重在修养良好的心态。一个有好心态的人,他的命运一定好。我们看不到的,不要过分地去探究,没有必要什么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候知道得太多,给自己制造的伤害越多;知道得少一点,你就会给自己少制造一点伤害。看不透的,有时候不一定要去看透它,否则你会暗自神伤。因为这个世间,看出万物世态万象,世态炎凉,这些都是可以转变的。当你知道有些事情不能转变的时候,你把它凉一凉,可能会转变。圣人为什么都看得开?菩萨为什么都能够看穿、看破、看透?因为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是换不同的视角来看问题,所以他们经常会有柳暗花明的这一刻。师父举个简单例子,这个事情本来应该是你的,这次没有轮到你,你会很痛苦,不开心;但是你想一想,换个角度,这件事情可能别人做了比你做更好,而别人去做这件事情可能比你更圆满,你要鼓励他、帮助他,因为你还是原来的你。这就是换位思考问题。 人心实际上是唯心所现。师父要跟大家讲一些唯识论。我们的意识认为这件事情是好的,你开心了;认为不好的,就不开心了。你能不能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一些痛苦的事情认为是好的?犹如你被别人欺骗,下次就不会再被别人欺骗一样,这是一个好事情;而很多人就是不能够放下“曾经被别人欺骗”。可能你这件事情被别人欺骗了,你的晚年就不会被别人有大的欺骗。我们自心里有恶,你所现的境界就一定是恶的。你今天看别人都是恶人,你的心中一定充满着恶,因为你有恶念,你有恶意。你看边上人都是很恶的,你是不是自己会觉得很恶?如果我们的自心很善良,我们所现的境界一定很善良,因为我们看到的人都是这么可爱,心中充满着爱。如果你今天心中无善无恶,你所现的境界是什么呢?就是学佛学到一定的时候,那叫清凉心,就是清净心。至少你心中没有恶也没有善的话,不思恶、不思善,你的清净心有了,然后心中就会变成空性,空性就会迎来智慧。安静的人就会清凉自在。你选择了这个清凉,不思善、不思恶,就造就了自己的清净果。  卢军宏台长 白话佛法开示 2020年3月25日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23【四正勤是空性的智慧】

白话佛法 022【原始的空性,拥有着本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ELoWSZ9Epo&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22人生其实就是一个循环的机制,就是六道轮回的一个程序。我们人实际上生出来很苦,然后慢慢地开始懂得什么叫甜。我们人的感受时时刻刻在心里:年轻的时候我们很快乐,但是慢慢地就开始感觉到,很多东西求不到的苦,这是佛法界讲的求不得苦,慢慢开始了;还有,年轻时候我们有很多的理想,想实现理想,但是没有实现,它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痛苦;当我们中年慢慢进入自己的家庭中,我们开始懂得自己的观点和观念,不能接受父母亲的观点,又不能接受同学和朋友的观点,我们进入了另外一种痛苦,那就是心灵的痛苦;等到毕业了,我们好像已经找到了一个自由的空间——终于毕业了,可以大展宏图了,找到工作之后,没想到同事之间、朋友之间又产生了很多痛苦,因为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观念不同、观点不同,再加上人与人之间意识形态产生对某一件事物的理解不同,处理不好事物,又开始痛苦;慢慢地,觉得别人不了解自己,事业上开始不顺,又会痛苦;然后等到年纪稍微再大一点,找到了家庭,以为家庭可以给自己带来很多的幸福,慢慢地感觉到,跟自己所恋爱的人观念不同,又深深地陷入了家庭的痛苦之中;最后在家庭的矛盾中,开始产生更多的执著,认为自己总是对的,别人不对;家庭矛盾之后又有了孩子的痛苦,对孩子的不理解和孩子对自己的不理解,慢慢地产生了更多内心不能承受的不理解的苦;孩子长大了之后,慢慢地对父母亲很多的习惯、性格、话语等予以遗弃,一代人的差距,慢慢地又开始承受着苦痛。 这就是师父跟你们讲的,世界上凡是有形物质、无形物质,只要带有感情,只要带有一切人的感情,到最后基本上是属于空的。空的,就是给你带来不实际的、不能让你理解的那种痛苦。所以很多人说童年时候还很幸福,为什么越长大越痛苦?这就是我们人生的一个必然规则,也就是轮回。 师父跟你们讲,物质世界一切都会成、住、坏、空,包括人和一切有生命现象、无生命现象的物质世界,均为空。比方说任何一个房子、车子,到了一定的时候,它就会慢慢地变坏,变得腐烂,变得没有用,慢慢地就会变成一个虚无世界,现在拥有的、曾经所拥有的物质,都会失去。就像我们人的感情一样,我们曾经对某一个人很有感情,但是随着物质的慢慢消失,我们就慢慢地变得对他沉默。我们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曾经照顾过我们,这是一个实实在在曾经有过的事物,但是随着人和事物的成、住、坏、空,最后失去。实际上让我们懂得,一切“有”到最后均是“无”,一切“无”又是从“有”开始,这就是《心经》中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人,看待人间的事物,他不会执著于某一个观点。他知道今天的有,可能孕育着下次的没有;今天的没有,可能孕育着再过些时候的拥有。在无形的世界中,认为有的,那是灵魂,因为它永远存在,哪怕你的肉体不工作了,哪怕你的气没了,你的灵魂还存在,所以灵魂是永存的。而物质世界的东西,都是暂时的拥有,它可以随着成、住、坏、空而消失。这个世界上,一切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物质实际上都在消失中,所以佛法界不把它们称作为“有”,而称为是暂时的,视为虚空。只有精神上的东西——灵魂,佛法界把它视为真有、真空。当你拥有了自己的灵魂,碰到事情都能够处理,来理解,能够解决心中的难题和困难的时候,实际上你就是真空妙有。 要注意,我们修心的时候不能执著,尤其不能执著于空。很多人说“我想通了,我明白了,我遁入空门了”,你就算出家,也不知道什么叫空,什么叫真空。因为要明白,真正的空性,那是不实在的,那是一种虚幻,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而我们拥有真正的灵魂,那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所以我们不要去想空与不空,只要好好地修。如果有一个人说“我一定把自己修得真空,我一定把自己修空”,那他本身在执著于空当中。就像一个孩子说“妈妈,我再也不要玩具了”,说明他脑子里还想着玩具。如果真的不要玩具,他提都不会提,想都不会想,已经没有这个思维了,那叫真的不去想象,那是真的放下了。真空就是这个概念。 心中有佛的人,心中就会有佛心。你看学佛的人经常去帮助别人,实际上他的心在做佛的事情。你只有成佛了,才有佛心。你今天有佛的心,愿意帮助别人,慈悲众生,那你就是佛心。像这些似佛似心、非心非佛,并不是佛,也并不是你的心。那是什么呢?那是已经镶嵌在你八识田中的一种般若智慧,一种理解,一种深深地印在自己内心中对佛法的最重要的概念,而这个概念已经不使你认为它是一种概念,也不使你自己认为它是一种理念,而是一种妙法,是一种虚幻的让你碰到就能够自然想象出来的理解,然后你会去做。这就叫“以空返性”。当你什么都想通的时候,你才会找到本性。什么都放下了,不跟别人争,我无所谓了,你就找到你的空性、你的本性。就是把自己的本性要还净。什么叫还净?还到原始的本性中,就是干净。想想看,小时候我们的心多干净。如果我们把别人东西弄坏了,我们不会逃走,我们肯定说:“妈妈,爸爸,我们把东西弄坏了。人家阿姨知道了怎么办?”如果妈妈说:“不要去管它,她不知道的。”那你的本性就被污染了。只有小时候,年轻的时候,他的干净才是在本性当中出来的;当我们越长越大,我们被五浊恶世的名利是非所缠扰,慢慢地变得势利,慢慢地心中不干净,我们就失去了明心见性的悟性。所以菩萨就是让我们找回我们的本性,叫“以空返性”,你才能明心见性。 不要去讲究外在物质的空性。任何外在的物质,它也是有空性的。这很简单,这也不稀奇,为什么?哪个事物到最后不是空的?哪一件事情到最后不是空的?就是房子,几百年之后也得推掉重造,人到了百年之后也得走,都是有时间的。而在这个时间的空间中,你不要去执著外在物质的空性,也不要执著内心世界的空和有。你不去执著内心有没有,到了最后,一切自然。很多人走的时候,放不下这个,放不下那个,“哎呀,我对不起这个,我对不起那个”,实际上他就是执著,他放下了外界,但是放不下他内心世界的空和有。我们每个人都有对不起别人的时候,想象一下,我们人的一生做错多少事情,等到要结束的时候,总结的时候,才想到“我对不起他,我对不起她……”,实际上这就是执著,你的执著造成你没有空性。你放不下,你在心中觉得亏欠别人,心中有肮脏的东西,你就会失去本性当中的空性。 师父希望大家能够了解,我们每个人要从一种自然中去找空性。自然中是什么?就是这个人是个好人,他天天帮邻居扫地,他没觉得是在做好事,他每天就扫地、扫地,一年下来他还是扫地。不管别人怎么讲他,他一直扫地,扫到后来已经形成一种习惯,他没有觉得扫地是好的或不好的,也没有放在心中,觉得“我在做好事,我在帮你”,他自然地就出来了。你说这个人时间长了,几年、十年、二十年下来,他是不是一个好人?是不是一个模范、一个好孩子?所以就是要找到自性的空,找到一种高尚的品质。你天天在高尚的品质中做这些事情,而在自己的内心又不执著“我做了这些很好的事情,让我的本质和品质变得高尚”,因为自己觉得自性本来就是空的,这些本来就是应该做的事情,并不是因为要想得到某一个利益和名誉来做这些事情,你就是本性空性。 当你能够懂得这些的时候,你即可悟出宇宙的空性真理。宇宙的空性真理是什么?一切归空,一切唯心造,苦空无常,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苦空无常。这个时候,你做任何事情就不会去执著“我要做这件事情”,或者“我有意去做”,或者“我就是做了,我不想得到,但是我的心里还是知道做这件事情能够得到一些利益和名誉”。菩萨就是要我们修到连这些“知道”都不要,那叫自然,自然空性。那么空性的真理就被你修出来了,然后你就懂得心里干净,不往外求。 卢军宏台长 白话佛法开示 2020年3月25日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22【原始的空性,拥有着本性】

白话佛法 021【佛陀的大智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MwAwX6PZDA&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21哲学就是在分析一个人和一个人交往中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的情绪感染。我们学佛人的心态跟学佛人在一起会变得善良,如果我们今天跟一个不善良的人在一起,我们心态就会变得不善良。 师父跟大家讲,希望大家离开忧郁,那就是要换位思考。经常想到对方,你就会减轻自己内心的压力。因为这件事情不是发生在你的身上,你的压力会明显地轻;如果这件事情是发生在你的身上,你就会陷入忧郁。所以师父跟你们讲,情绪像病毒,它传染得非常快,不知不觉就会传染给对方,传染给别人。所以,我们要从中学会保护自己,不受别人的情绪感染,这才叫有智慧。慈悲也会传染,今天你慈悲了,他也慈悲了,我们大家一起慈悲,那就叫大慈大悲。所以我们大家一起度人,那就叫广度有缘。我们今天净心净意,完全用自己干净的心来帮助别人,你就是制造一个爱的环境。所以,我们心净自然灵,心定百障不侵。心能够定得下来的人,他百障不侵。心灵是锁,那么有钥匙吗?那就是法门,去打开你的心灵。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要记住,现在办不到的可能以后会办到。如果你的心里长满杂草,你认为这件事情不可能,你的确是不可能长出果实的。只要你心中有莲花,虽然莲花没开,但是它是一颗种子,它终有一天会长出莲花来。杂念缠绕的心灵,是不会修出功德的。我们学佛人就是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用观世音菩萨慈悲的心灵来度化众生,来感动每一个佛子,让每一个人内心的佛性被启发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佛真正的真谛。 好,时间过得很快,师父想跟大家讲一个故事。 佛陀有个弟弟叫难陀。难陀是释迦牟尼佛同父异母的弟弟,全称叫“孙陀罗难陀”,大家就称他“难陀”。这个弟弟娶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妻子,夫妻非常恩爱。但是这个弟弟非常羡慕佛陀的智慧和修行,他也想跟着佛陀去出家,因为娇妻在家里,难舍难分,他心里非常矛盾。 有一天,佛陀托钵正好到难陀的门前,他问难陀:“你在忙些什么?” 佛陀的弟弟难陀就说了:“我和孙陀利姬结婚不久,她是我们迦毗罗卫国十六个城中最漂亮的美人,我每天要忙着为她做很多事情,包括帮着她打扮,致使无暇前去探望佛陀。”他接着说:“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有一个美丽的妻子,我现在已经获得了,所以别的事情已经再也不能引起我的关心。孙陀利姬除了要我终日陪伴着她,也不准我关心别人的事情,我不能不听她的话,因为她实在是我的心肝。佛陀今天大慈大悲,前来寒舍,不知要接受我什么样的供养,请快些吧,恐怕孙陀利姬等我要等得着急了。” 听了这些,佛陀知道再多的道理也感动不了他,唯有用事实才能使他觉悟回头。因为佛陀有佛的大神通,他就用神变把他的弟弟突然之间带到了郊外。佛陀指着一只非常肮脏丑陋的母猴,就问他的弟弟说:“难陀,你的妻子孙陀利姬和这一只母猴相比怎么样?” “佛陀,请你不要开我玩笑好吧!”难陀不高兴了,“我的妻子有倾国倾城的美貌,还有着无双的娇容,对我的恩爱难分难舍,她好似天上的仙子,怎么能和这只母猴相比呢?” 佛陀又慈善地说:“难陀,你的妻子真是美如天上的仙女吗?难怪你听到我的话气愤不平。不过,天上的仙女你没有见过,这是不可和人间的女人所相比的。倘若你喜欢,要一见天上的仙女,我可以满足你的希求,可以把你瞬间带到天上去看看。” 随即,佛陀运用威德神力,一下子就把他弟弟带到了天上。难陀见到了天上富丽堂皇的琼楼玉宫,听到悠扬悦耳的音乐,鼻子闻到的是馥郁芬芳的花香,难陀的神魂飘荡起来。漫步在幽香扑鼻、眼花缭乱的花海之中。难陀看见了几位美妙绝伦的少女在那里游戏,被她们的美貌惊呆了。那是天上的仙女,她们见了佛陀,都前来作礼,鞠躬问候。 佛陀问其中一位天女说:“这位天女,你已经婚配了没有?” 天女含羞地回答说:“还没有哩。” 佛陀又问:“你为什么还不婚配呢?” 天女说:“我的婚缘还没有成熟,我未来的丈夫现在还在娑婆世界的人间,他的名字叫难陀,要等他的人间报尽,生到天上来的时候,我就要和他婚配,我现在还等着哩。” 佛陀听了,点点头。但难陀在旁边听了忍不住:“世尊,这位天女既然与我这么有缘,我倒不想回到人间去了,我人间的妻子,哪比得上天女的美丽的百千万分之一。” 佛陀以手示意,要天女们仍旧去玩,一面走着,一面对难陀说:“你不是听到天女说过,你们的因缘还没有成熟吗?不必着急,我再带你到一个地方去看看。” 说着,佛陀把他的弟弟难陀一阵风一样带到了冥冥幽暗的地狱。难陀不禁毛骨悚然,害怕起来,小心翼翼地跟随着佛陀走着。一路上,他觉得地板坎坷不平,似乎听到远远近近的都是神嚎鬼哭、惨叫之声,不忍耳闻目睹。突然到了一处,好像一片宽广的山岩石洞前,阴气森森,一处处炉火通红,炉灶上的油锅热气腾腾,热油滚沸。所有的鬼差面目难看,青面獠牙,凶恶恐怖,他们拿着大铁叉叉着一个犯人往油锅里送,声声惨叫,皮肉绽开,面目全非,但是他又不把犯人治死,等到他痛苦万分的时候,又把他提了上来,然后再叉下去,惨受苦毒。难陀一一看在眼里,惊骇万状,此刻他已经走不动了,两腿发软。 见佛陀指着眼前一个坐在一个空炉灶旁边的老鬼问道:“鬼差,你为何在此?” 老鬼回答:“阎罗王派遣我来此等候,有一位宿世曾造恶业的,叫难陀,等他在人间和天上的艳福享尽的时候,他会从天上坠落下地狱,我就要忙着生火烧油准备炸他了。” 难陀一听,吓得魂不附体。他明白了,不了脱生死,纵然升到天上,那还是在三界之中,跳不出五行之外,还要受六道轮回的苦难,所以,出离学道刻不容缓。于是,他毅然跟着佛陀出家去安心修行。也正因为他亲眼目睹了地狱的惨状,所以在日后的修行当中,难陀清规戒律一尘不染,细微的学处从没有违犯过戒律戒条。世尊称他为持戒第一。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学佛的人不要贪著,我们只要在学佛,就应该知道世事无常的真理。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人间贪爱去做颠倒愚痴的凡夫的本性的事情。我们应该悲悯他们,摄受那些苦难的众生。我们要管好自己,还要通过各种善巧方便去救度众生。就像很多佛像,为什么有的佛像是忿怒的脸,而有的是寂静的脸,有的是菩萨慈悲的形象来救度众生?金刚菩萨的强硬和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一切都是为了救度众生的善巧方便。 好,今天师父就跟大家开示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好好地学佛,因为只有佛能够引导我们正信正念,走出人生的低谷,去攀登伟大、智慧、圆满的般若。谢谢大家。  卢军宏台长 白话佛法开示 2020年3月21日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21【佛陀的大智慧】

白话佛法 020【在无常中寻找本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4X8m32OEtY&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20定得下来的人不罣碍人间任何事情,定不下来的人杂念横飞。如果连想象的念头都没有,哪来的杂念?当你止念之后,就定住了一个正能量的念头。你念经的时候,经文会化成一种无形的神秘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念头。这种正能量的好的念头会进入八识田中,常留在你八识田中来指导七识田分别意识,让你知道哪些是好的可以进来,哪些是不好的坏人把他推出去。你的八识田中充满着正能量,就能够跟你的九识田接上关系。这就相当于好人和好人在一起,你才能见到最好的人;坏人与坏人在一起,最后他引荐给你的是一个最坏的人。师父告诉你们,我们有时候在做梦的时候也会碰到一些灵性,但是只要你当时在梦中正信正念,你的意念完全能够控制住,那你就不会在做梦中跟灵界产生误会和烦恼。很多人为什么在梦中哪怕是千钧一发之际也能转危为安?因为他念“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如如不动,不单单是嘴巴不动,最主要是你的心不能动。心动嘴就会动,心一动身体也会动;心动了,万念俱动,什么都动了。所以你心动不动,别人从你眼睛就可以看出来。很多嘴馋的人路过一个食品店,他的心一动,他的眼睛会亮,他的嘴巴马上会动——口水都流出来了。人真正要懂得心不能动,你的意念控制住,你的行为和语言都等于心不动,都不会动。所以我们要定,就是在心不动的时候,你就产生了定力。再好的东西、再好吃的东西,你今天是糖尿病你就是不能吃,心要看见蛋糕如如不动;你今天是一个好色之徒,你看见女孩子漂亮,看见男孩子年轻,你不能心动,一动的话就进入了你的潜意识当中,你慢慢地就经常会去想,这就等于把那些垃圾经常挖出来看一看,再挖出来看一看,然后在你的心里、大脑里,满脑子都是臭和脏的东西。 所以,能念什么经让自己不去想,那是最重要的。那么念什么经能够让自己意念定住呢?师父就跟你们讲,心中常住观世音,心中常念观世音,念头上要想到观世音菩萨。要懂得潜意识是一种感觉,潜意识是一种感受到人生无奈、人生悲伤、人生的幸福,之所以存在着这些感觉,它都是幻化的。就犹如《金刚经》讲的“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些都是感觉。就像我们今天到饭店里吃顿饭,感觉这个饭店烧的味道非常好,有的人说“今天旅游到什么地方去,我感觉到很舒服、很开心”,那是一种感觉。感觉在瞬间就可以存在,在瞬间就可以磨灭。所以真正有智慧的是控制好自己的潜意识,不要让这种感觉进入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因为任何感觉都可以给你造成心灵的伤害。一种好的感觉可能会让你心里暂时得到安慰,但是不好的感觉可以在你的心中留存一辈子。我们很多年轻人,爸爸妈妈在家里打架、扔东西的时候,我们小的时候很害怕,那种感觉你可能会记一辈子的。如果你小时候爸爸妈妈把你带出去吃个好东西,你很快就会忘记。在心理学上来讲,那是一种感觉,那种feeling。感觉是一种虚幻的东西,感觉是不实在的东西,这就是佛陀告诉我们,我们心中不断地有感觉,又会不断地去磨灭它。我们拥有不断生出的问题,自己内心又在不断地回答它。我们不断地在产生那种好的和不好的感觉,又是在自己的否定和肯定中消失,所以一个人不要去相信人间幻化的东西,一切都会变化。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到了一定的时候,修到自己的内心可以控制自己的外心。当自己的外心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明明知道不如理不如法,你的内心就可以有一种正能量从八识田中出来,消除第七意识和第六意识的感官意识。比方说,“我今天可以赚这个人的钱”,那是你应该赚的你可以去赚,但是在你的八识田中,我们学佛人不能去赚那些老弱病残、穷人、经济上不是太好的人的钱,那么这个第八意识的存在就是否定了你的第七意识“只为自己赚钱”的概念,这样你就是正能量战胜了你的负能量,你就止念了,你就制止住自己不好的贪念和人间红尘中的杂念。修行人要懂得自修,经常自己问自己“我这件事情做得对不对”,经常自己跟自己检讨“我在这一段时间中有没有贪瞋痴慢疑,我有没有经常不去做一些善事而经常去想一些小事情”。有时候不该讲的就不要去交谈,有时候不该做的事情就不要去付诸行动。经常问问自己的内心,用我们现在人间的话讲,经常问问自己的良心,你的良心对得起自己今天做的这件事情、今天说的这句话吗?这就叫觉悟,这就叫自觉。 有时候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伟大,我们是谁自己都不知道。你是谁?你到底要往哪里去?从哪里来?一切都在无常中。我们人应该寻找人类原始的、淳朴的、朴素的单纯,那就是我们原始的佛性,真正找到自己本初的觉醒。“佛”这个字,梵文翻译过来就是觉者,就是个觉悟的人。当你一旦在人间觉悟了,你就可以驾驭这个世界;当你还存在着迷惑颠倒,天天不知道应该怎么解脱,活在烦恼之中,你感受不到痛苦而实际上你在承受痛苦的这颗心,自然在承受着更多的负能量,让你不能解脱。我们学佛之后要成为一个觉者,成为一个能够控制自己的意念、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这样才能境界提升。世界本无事,庸人自扰。很多事情都是自己想出来的,因为人的自私会造成跟别人的争斗,也会造成对自己的伤害。一个人最重要的要有做人的基本素质,人的基本素质应该学会沟通,应该学会信任,应该学会慎重,更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你才能得到快乐,这是一个做人的基本要素。师父跟大家讲一个寓言故事,就是告诉大家:世界本无事,都是人自己的心造成了对社会、对人、对自己的伤害。有一头狮子和一只老虎,它们各占领了一个山头。有一天,它们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斗。狮子跟老虎打起来了,难解难分。到了最后,狮子打得爬不动了,老虎遍体鳞伤,两败俱伤。狮子快要断气的时候,冲着躺在它边上也爬不起来的老虎说:“如果不是你非要抢我的地盘,我们也不会弄成现在这样。”老虎吃惊地说:“我从未想过要抢你的地盘,我一直以为是你要侵略我。”这个故事告诉大家:相互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人不理解他人,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伤害。所以,我们要维持一个人(包括和老板)的关系,你要懂得多多地沟通,要彼此信任,要尊重对方,要换位思考,学会快乐,这五个做人的最基本的因素。什么话都不要憋在肚子里,跟别人多多地沟通,让你的同事、员工、朋友、亲戚都能够了解你,你就会避免很多无谓的误会和争斗。师父就是希望大家要好好地学佛,好好地懂得这些原理。 其实学佛跟我们的生活是有很大很大的关系,生活中我们有烦恼;很多人认为学佛是学佛人的事情,念经是和尚、尼姑的事情,跟我们现实生活没有太大关系。师父告诉你们,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其实人跟人之间都有相互磁场的影响。过去在相学上讲,你们两个有夫妻相,好得长。其实夫妻长期地在一起生活,他们真的会长得越来越像,不仅仅是两个人的脸特别像,最后连两个人的性格、性情都特别像。这就是在心理学上讲的,人在内心深处会有一种传染的关系,互相影响的关系。开心的时候,两个性格相像的人会一起开心;悲伤的时候,两个人会一起有火气,互不相让,越吵越凶,越来越生气。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夫妻吵架的时候像个冤家,好的时候又好得不得了,因为他们的脾气像、性格像,这是相互的传染和影响,所以他们一起快乐、一起愤怒,那么人家就说这两个人天生一对,吵架也是这么吵,心也是这样。 在心理学上就有一个名词,称为“情绪感染”。情绪会传染给对方的,你不良的情绪经常给情绪很好的这个人,经常接触,你的不良情绪会传给他。举个简单例子,一个过去很开朗大方的人,突然之间跟一个整天情绪忧伤的人在一起,时间长了,情绪感染,这个人也会变得非常忧伤。美国心理学家John Cacioppo曾经提出了情绪感染的概念,他说情绪会像病毒一样相互传染。原理是什么呢?因为我们人会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去模仿身边人的语言、声调、手势和动作,包括他的形象、思维,所以有时候就会刺激我们大脑中相应的神经元素,这就是佛法界讲的进入你的八识田中。心理学家说,被模仿者的情绪完全可以在瞬间进入对方的大脑中,而且这个速度之快仅仅是21毫秒。也就是说,这个人的情绪给对方的影响,可以一句话让对方跳起来,一句话让对方笑起来。 【卢军宏台长 白话佛法开示 20200321】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20【在无常中寻找本性】

白话佛法 019【远离六贼,拥有禅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noVdXbV3NE&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19好,今天继续给大家讲《白话佛法》。 我们每一个人在学佛中都是靠精气神。人家说“你精气神很好”,精,就是精神;气,就是气爽,很开心;神,就是神不能有漏。精神,让别人看出来你就是一个非常神清气爽的人,一看就是很干净的。每一个人如果想在精神方面好,在气场方面好,在神的方面能够理解别人,他就会神清气爽。一个能够接受别人的观点,能够随缘的人,他的神就非常地好。所以,有精神的人是一个随和的人。学佛人解脱的方法就在于精气神合一,才会产生定力和智慧。很多人一辈子就是蔫的,什么事情都不开心、难受、窝囊,他哪来的智慧?他哪来的定力? 所以,我们学佛人要学会定。佛法把“定”当作“禅”,因为当一个人能够禅了之后,他才能定下来。禅定会产生智慧。碰到一件事情,别人跟你说,不好了,出什么事了,你非常认真圆融地完全定得下来,不要着急,慢慢讲“我们总有办法解决的,我们总会想出办法来的”,那么这个禅定就出来了。所以学佛的人要懂得,禅定之后就能修出智慧。很多学佛的人,修到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禅定。天天打坐,定得下来,禅坐之后会出现什么不一样?那就是智慧出来了。所以,有智慧的人才会有禅定。定慧息息相关。息息相关就相当于呼吸跟呼吸之间的关系。因为你禅定了,智慧就会出来。想想看,一个有智慧的人会闹吗?会跳吗?身和心真正地定下来,才能真正地产生智慧出来,才能容易解脱。为什么很多人不容易解脱,碰到事情定不下来。你对他说:“你想想办法。”“我想不出啊!”那哪会解脱呢? 佛法界经常讲:身心定,智慧生。身体和心都要定。很多人身体坐下来了,“你冷静冷静,坐下来,赶快想想办法”,想不出办法,因为他心不定。身体定了,心也要定。而有的人心好像很定,但是实际上他身体在不停地跑来跑去,忙过来忙过去,头昏眼花的,魂魄不齐一样,这个人就是身和息,和他的生命、智慧都没有定下来,他不会有智慧产生的。所以,忧郁的人就是找不到智慧,找不到禅定。 一个有智慧的人有两个翅膀,因为两个翅膀是平衡的,像鸟一样有两个翅膀,它不会摔下来。我们学佛的人有两个什么翅膀?一个是禅,一个是定,那么就能生出智慧。我们学佛学到后来,智慧像鸟一样能够飞上湛蓝的天空,能够腾空翱翔,因为有了禅,有了定。所以,能定的人,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他担心,让他难过,因为有心,什么事情都不怕,他的心一定能定下来。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就是心不定,杂念纷飞,“这件事情怎么办,那件事情怎么办”,分不清,那么就产生是非;是非也分不清,那就不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很多人因为杂念太多,慢慢地远离了智慧,慢慢地做错了更多的事,而且在轮回中不断地犯错,造成一辈子的后悔。 也有一些人遇到事情,他有小智慧、小脑筋,头脑很灵活,小聪明很多……记住了,小聪明容易犯罪、容易犯错,大聪明才是智慧,动小脑筋就是小聪明。所以师父经常讲很多人:你不要动小脑筋。你实实在在,别人相信你;你实实在在,别人爱戴你。你以为自己动的小脑筋可以骗别人?实际上你的智商是非常低下的。现在的人哪个笨?现在的人哪个不懂?你使出来很多雕虫小技,在人间、在单位里、在交朋友中,别人怎么会不懂?所以,实实在在才能变成大智慧,否则就是小聪明。人在这个世界上总是想出很多事情来投机取巧,“这个我可以动点小脑筋,这个我可以想办法,这个我可以动……”最后烦恼就跟着来了。任何人只要没有大智慧,他动出来的都叫小脑筋。那么慢慢地,智慧没有的话,定力就没有了;定力没有,就走错路了。 学佛人最基本的,要学做人的道理。做人的道理是什么?就是要有智慧和定力,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一个有智慧的人跟别人说实话,别人会把他当人看;一个有圣人般智慧的人,别人会把他当圣人看;整天动着人间的小脑筋,出着鬼点子,别人把他当一个小人看,别人把他当一个鬼看。所以很多人为什么一辈子不能成功?因为他把别人都当成小人,认为别人都可以欺骗,可以隐瞒,最后一失足成千古恨。 师父经常跟你们讲,你想平稳地过一生,小事情要当成大事情来做,大事情要更认真地去做。每一个人都不要小看别人,以为别人好像不会知道、不容易知道,其实别人都非常非常有智慧,这样你才会拥有智慧。就像下象棋一样,你找一个人跟你对垒,你觉得这个人水平很低的,你轻敌的话,很快就被别人将军了;如果今天别人告诉你,对方是一个非常有脑子的下象棋高手,那你可能就不一样了。 我们有时候做人简单一点,反而让别人更加尊重你;吃得简单一点,你的生活会比较充实;用得简单一点,你会不贪不求。如果没有定力,平时平稳的生活都很难维持,因为你没定力,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什么都想要,到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修得好一点,靠的是智慧和禅定的种子,修心修到后来要把种子修出来。所以师父经常跟弟子讲,你有没有慈悲的种子?有没有智慧的种子?如果你这个人一辈子都很有智慧,这个种子会继续发芽,继续光大。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不停生出的都是智慧;一个愚蠢的人,他想出一个愚蠢的点子,你让他再想一个,他生出来的还是愚蠢的点子。 人要真正去掉自己身上的六贼,那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千万不要闻到好的就想去要,眼睛看到美好的东西就想去夺,耳朵喜欢听好话,舌头喜欢吃好的,身体喜欢睡柔软的等等一切,包括你的意念去伤害别人,或者让自己受到伤害,这都是六贼之中的。这些杂念会让你修心引入歧途,让你的思维变成偏差。我们学佛人一定要克服这些偏差,每一天活在正能量中。我们说好话、说正事,不打妄语,好好地做自己的人。让别人能够来了解你,你也能够了解别人,你就能够换位思考,你就能用菩萨的智慧来解决彼此之间人间的烦恼,这就叫般若智慧。 修行有时候并不是拜拜佛、听听经文,这是“希望菩萨能够保佑我,我希望能够听听经文,能够闻到佛法”。像我们这么多的弟子,现在已经不是耳闻的问题,是怎样能够理解“如是我闻”的佛法。“如是我闻”,就是佛法就像你自己听到的一样,就像你在八识田中、阿摩罗识九识田中已经存在你内心的佛性一样。因为你不单单是闻,而是你在辨别、在思考,你已经用你的智慧去慢慢地理解这个人间的道理是否真实,在思考那些佛理是不是我们学佛做人的真谛的问题。 真正的修行就是要停止一切人间的小我思维。很多人碰到事情就动小脑筋,都是小我的思维,所以要修出定,慢慢地有定性出来,你才能从意念、杂念开始,慢慢进入到止念,止念之后才能定念。我们定的是什么样的念头?定的是佛陀佛法传给我们的正信正念,定在了这个正念上,才有正确的修行的智慧。所以学佛人要懂得止念、定念,停止自己的杂念,定住自己的正信正念。当你能够定得住自己杂念横飞的时候,慢慢地就会连一种杂念的念头都不会有了,这才叫做定,这是不容易的。 很多佛友刚刚开始学佛,跪在观世音菩萨面前,脑子杂念横飞,很多人跪在观世音菩萨面前,眼睛注视着菩萨,但是杂念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他没有定念,实际上这离真正修行的般若还相距甚远。要能够看见菩萨就想起大慈大悲,能在做噩梦的时候知道什么是正。师父告诉大家,真正的定念是心无罣碍。 【卢军宏台长 白话佛法开示 20200321】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19【远离六贼,拥有禅定】

白话佛法 018【克服心魔,正信正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R95VlRARxQ&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18师父在这里要告诉你们一个小故事。有一天,有一个小和尚挑着水桶,好不容易打了满满的一桶水,刚刚走了没多少步,一颗石头,一滑,整个滑倒,自己摔了一跤,还被吓了一大跳。从大老远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打上来的水全部洒光了。一时,他非常愤怒,用脚踢这石头,而且心里、嘴巴里还在骂:“都是你们不好。”这时候脚一踢,不但人滑倒了,连水桶都摔破了。事后,他就去问禅师。他的师父就跟他说:“孩子,你先坐下,我给你讲个故事好吗?你听师父跟你讲一个故事,来平息一下你的情绪,冷静一下,否则你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小和尚就说:“师父,您告诉我吧。”禅师就开始说:“曾经有一只骆驼在沙漠中行走着,正好在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的正午,它被晒得又渴又饥,它一肚子的火不知道往哪里发才好。正在这时,没想到一块碎玻璃片把它的脚掌给弄破了一点点,比较痛,但是还没出血。这时候,这个骆驼又饿又疲惫,累得不得了的骆驼火冒三丈,它抬起脚,狠狠地将碎片踢了出去,却不小心把它原来的伤口撕裂开来。伤口加深,鲜红的血从骆驼的脚底流了出来,染红了沙子。这还没完,生气的骆驼只能一拐一拐地往前走着,走出的血印子引来了在天空飞行的秃鹰。骆驼被吓得往沙漠边缘狂奔,想躲开它。疲惫再加上流血过多,无力的骆驼仓皇中没想到又跑到了一处食人蚁的巢穴中。食人蚁就是吃人的蚂蚁,很大的。那些食人蚁一闻到鲜血,就黑压压地向骆驼扑过来,不一会儿,可怜的骆驼就鲜血淋淋地倒在了地上,被几万只食人蚁啃光了。”禅师讲到这里,对小和尚说:“孩子,你知道骆驼在临死前,它最后悔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吗?”这时候小和尚终于明白过来,说:“师父,骆驼最后悔的是不应该跟一块小小的玻璃碎片生气。”我们学佛人要从这个故事中懂得,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一定要平息自己的情绪,冷静一下,再对待这件事情。就像师父经常跟你们讲的,自己心中有结的时候先放一下,先不要去碰它,否则会做出让自己后悔莫及的事情。我们生活中也是一样,遇到不开心的事时,很多人暴跳,失去了理智和冷静,这样会影响自己的心胸。学佛人只有心胸坦荡,善待生命,善待他人,才能善待自己。 成就人生的大事需要有超常的承受力,一个能够成功的人,他是有超过常人的承受力和忍耐力的。我们学佛人每一天念经、吃素、学佛、救度众生,不就是靠着我们的忍耐力吗?当我们有一天进入了西方极乐世界,当我们进入了心灵净土,别人羡慕啊!当你真正地享受到天界那种快乐的时候,就是靠我们现在一步一步这么踏踏实实地忍耐走过的,所以走向成功,要学会克服困难。 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很正常。为什么有的人碰到事情就会怒发冲冠,有时候就是暴风骤雨;而有的人不管碰到任何事情总能和颜悦色、春风化雨呢?这就是内心的平衡点掌握得好与不好。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调整自己的情绪,多想一想“这个事情一定会过去”;生气的时候多问问自己,有没有时间再去气这些事情,有多少生命再去浪费在那些生气的事情上。真正学佛的人要懂得,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你每一天都是在找理由。台长讲,心中无是非,你自然心中无是,自然无非。 当你拥有了一点财富,并不是你拥有的,那是借给你的,是你暂时帮别人在人间保管这个财富,因为当你离开的时候,这些财富又归别人了,所以不要去贪图人间拥有的多少。不要自以为拥有财富,实际上,我们人很容易被财富所拥有,因为当你被这些财富所左右的时候,你就像那些借房贷的人一样,每一天被困在房贷之中,不打工不还钱,利息加上本金就像一座山一样压得你喘不过气来。我们做人,不管是否有名有利,不管拥有财富还是贫穷,永远不要因为一件小小的争执而远离你的佛友和亲朋好友,因为这些小小的怨恨在你心中会使你忘记别人曾经对你有过的恩情。不学佛,你就是个“人”;学了佛,你就是“圣人”;能够开悟,你就是“菩萨”;如果能够正等正觉,而且彻悟了,那你就是“佛”。学佛的人永远不要去犯人类最大的错误,就是不敢承担圣人的心和拥有菩萨的慈悲心。我们学佛人要学会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一样的人,你的日子反而会好过,不会过多地去后悔。多听听别人的,就会改变自己,就会减少生活中的痛苦。要学会容忍,才能改变别人,因为很多人执著于改变别人,每一天都想去纠正别人,而给自己造成明天更多的后悔。师父跟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从中可以听出很多的人生哲理。 从前在一座茂密的深山中,在一棵大树上,有一只叫拘耆的老乌鸦生了几只可爱的小乌鸦,它非常喜爱它的小乌鸦。老乌鸦拘耆常在深山丛林中玩乐,日子久了,它居然和树林上的一只猕猴做起朋友来了,它们的友情非常深厚。游居在附近树林中的毒蛇每天窥探着老乌鸦生的那几只可爱的小乌鸦,常向那棵树上凝想着,如果哪一天,等老乌鸦和猕猴不在的时候,它就有机会去把那些小乌鸦吞食掉。有一天,老乌鸦出去寻觅食物,猕猴也上山采摘果实,毒蛇察觉良好的机会到来,立刻爬进了乌鸦的窝里,把几只小乌鸦快速地吞食,就游走了。老乌鸦辛辛苦苦地觅食回来,一进巢,只看见几根小羽毛和一些血迹,于是突然意识到它的小乌鸦被毒蛇给吞吃掉了,心痛异常,哭得非常难受。老乌鸦想要为自己的孩子报仇,但又不是蛇的对手,因此它更加地悲痛。 这时候猕猴采果回来了,见状大惊,就问老乌鸦:“你为何这么伤心?”老乌鸦告之小乌鸦被毒蛇吞吃的这些事情。猕猴听了非常气愤,怒骂道:“恶毒的毒蛇,丧尽天良,专门以杀生为业,游闲偷懒,不务正业,看到比它弱的就张牙舞爪,吞食弱者。可悲的弱肉强食啊!”猕猴非常有正义感。猕猴同情安慰了老乌鸦以后,毅然对老乌鸦说道:“毒蛇太可恨了,我当为你报仇。”说罢跳跃而去。 猕猴走了不多远,就在树上看见毒蛇在地上游闲地蠕动着,它心中想道:“可恶的毒蛇,你竟残忍地吞食了我朋友的孩子,我今天非和你拼个你死我活,否则决不罢休。” 于是,猕猴以敏捷的身体跳到了毒蛇面前,扰乱了它的前进。毒蛇见状大怒,奋身来缠缚猕猴,敏捷的猕猴一个箭步跳跃过去,并再一跃上前,用力把蛇头抓住,拖到一块粗质的石头上,奋力地去磨擦,毒蛇终于头破血流,一命呜呼。猕猴把死蛇掷到山坑中,然后欣然离去。老乌鸦见大仇已报,心中大感安慰。当时佛陀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说道:“正义的猕猴,它是菩萨的化身,为去除毒蛇,不让它残害其他的弱小生命而牺牲自己,为了保护众生的生命,宁可造杀业堕落。” 这个故事大家要仔细听,非常有意义。我们每个人活在世界上,修心的人可以学小乘戒律,是绝对不杀,但是大乘佛法的精神是什么?不是执法不化,是宁可自己堕地狱,但愿众生得离苦,所以伟大的菩萨的精神,那才是真正的救度众生的精神。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无数条毒蛇天天在伤害我们的心,伤害我们的肺和胃,伤害我们的智商,伤害我们的能量,我们要用心中的正能量,像猕猴一样,把自己心中的恶魔一个一个地给清除掉。我们要清除自己心中的魔障,我们不但要管好自己的心,更要把伤害自己内心的魔赶走,要把它打掉。帮助别人、救度别人不怕自己担业,那就是菩萨大乘佛法的精髓。希望大家能够先好好地自修,把自己修好了,同时一定要学会救度众生,这样才能离苦得乐。 今天给大家《白话佛法》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我们下一次再见。 [卢军宏台长 白话佛法开示 20200318]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18【克服心魔,正信正念】

白话佛法 017【调养身心,忍辱为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67nOAvFCLA&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17师父经常说,学佛人要学会修智慧,一定要修智慧。你不管见到什么样的人,不要去看这个人的是非善恶和过去,这跟你没关系,因为他这件事情做得对还是不对,只要你自己心中明白就可以了。然而他有善恶,有过去的那些不好的事情,你要带着一种精进的眼光来看,那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你知道这个事物在发展,它可以今天不好,可以明天变得更好,那么你这样自性不动——自己的本性就不会动了。这就是佛法界经常讲的,外境变化,而你的本性如如不动。你去看一个人,经常一开口就是道人长短,他与佛菩萨的理念就是相违背的,因为菩萨不论别人的是非,因为你进入了是非中就会执著。你拥有执著的心,你就会有执著的行,因为心指挥着行为,你就会给自己设立很多的屏障。很多人为什么在单位里不受别人喜欢?很简单,“你不喜欢我好了,我也不喜欢你,你看不起我,我还看不起你呢”,他自己心中有一个屏障,他觉得别人总是错的,他是对的就可以了。这要恰到好处,如果你自己的执著影响到你,使你与别人的关系不能融合,那你就是在障碍之中。有一个方法就可以看看自己有没有过头:你不喜欢的人,他讲什么话,你能不能随缘。如果他讲的笑话你能跟着他笑,如果他讲的你觉得不要听的话,你也能跟着他笑,说明你是随缘的,你就不会进入和他的这个障碍之中。有障碍的话你就得念消灾吉祥神咒,对不对?跟他化解,化解因缘——解结咒。我们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要有认知,即认识和知道。这个世界上只要有善,它一定有恶;只要有恶的地方,它一定有善的地方。所以看人不要把别人看扁了。在这个世界上,看恶的事情,你也要想到还是有好人的;看到很多善的时候,你要想到不容易,还有很多阻碍在面前。你不执著,慢慢地你的境界就会自性不动,就是佛法讲的如如不动。不是说在人间看见了,你的心完全不动,实际上是你的心往哪儿动:你到底是进入是非中,还是如如不动地在佛法的本性之中。如果你今天在本性中,你就不会进入是非之中。我这么讲,可能大家还不理解,师父举个例子,比方说两个人在吵架,你在边上最清楚这个人对还是那个人对。两个人吵得很厉害,你心中很明白。但是等到你实在憋不住,掺和进去了,你说“你这个人不对,你不能对女士这样的”,你以为她对,他不对,实际上你就进入了另外一个境界,而这个境界就是是非。所以我们很多时候对别人不了解,我们就妄下定论;对这个人有点好感,可能就帮助他、包庇他。实际上这些都是因果,我们不懂。师父举个简单例子,如果有两个人在车上碰了一下,那个女士被他碰了,很痛,但是这个女士一直在车上骂他,骂的时间长了,边上人会说,“好了,人家不说话了,你骂什么”,到了最后,虽然这个女士被别人弄痛了,最后道理都到这个男士这里去了,为什么?就是因为别人看到的只是一,没有看到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实际上,这件事情的发起还是由碰撞开始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有的时候你并不了解世间的真相,就像我们很多人在世界上一辈子,我们做错了这么多事情,为什么会做错?谁都不愿意做错事情,而这些事情因为你看不透,你觉得是对的,你后面才做错,所以当你做错了之后,你以为自己是对的,这就是人的无明。我们一辈子做了多少以为对的事情,到了年纪大的时候反过来看看,我们做错太多了;而有的时候我们觉得是做错的事情,现在反过来看看,我们是对了。 所以佛教界讲眼见亦非真,你眼睛看到的也并不是真的。比如家里有两个人吵架,爸爸妈妈如果吵架的话,不一定是爸爸对,也不一定是妈妈对的,但是孩子如果跟爸爸好,那就帮爸爸,觉得爸爸是对的,如果帮母亲,那么就觉得母亲是对的,只是人已经进入了是非当中,进入了一种偏见当中。而真正有智慧的人,能够懂得眼睛看见的都不一定是真的。 耳闻亦是假,你听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就像我们到了今天,在这个非常发达的社会,我们每一天看到这么多的新闻有多少条是真的,有多少条是假的,有的都是要辟谣的,有的都不是真实的,但是我们当时看了非常地气愤,或者非常地兴奋,然而在几个小时之后就知道了这个是真的消息还是假的消息。所以要先懂得内心如如不动,不管听到好的消息还是不好的消息,心中控制自己的心不要去动,不要认为这件事情好或者这件事情不好。 明白这些道理,心如流水常自在。你们看,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水照样在流。如果我们在人间不管碰到什么事情,我们的心照样如如不动地学佛、念经、放生、许愿,对众生好,能够帮到众生,这就是我们的心如流水常自在。心中有佛性流淌,不管外在的环境有何变化,我们都能如如不动。云如翻滚何必有,也就是说:今天看到云层翻滚,过一会儿它就没了;今天的烦恼是今天的,明天就没了;明天有新的烦恼出来,后天有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出来。人活在人间应该守住自己的清净之心。 我们要懂得,不管做什么事情,有时候人的心情难免有不愉快不痛快的时候,用现在的话讲,经常会遇到一些令人崩溃的事情。现在年轻人一开口就说:“师父,我崩溃了。”过去人不讲崩溃,过去人就是忧郁,想不通,痛苦,心里烦恼,现在人动不动就是“崩溃了”。不管发火、发怒、发飙、发脾气,你都是在生气。师父经常跟你们说,这个气是生出来的,你不生,哪来的气?你想不通,堵塞了,气门堵塞,气场不运作,然后你这个气就生出来了。但是不管你和谁生气,受伤的永远是你自己。你跟别人生气,不管谁对谁错,你们记住了,你一定首先受伤,而且你受的是重伤,所以真的有智慧的人不会轻易生气的。生活本来就离不开烦恼,你今天在这个世界中,哪离得开烦恼?所以调整自己的心态非常重要。就像中医讲的,一个人要学会调养身心,调养自己的内脏,今天火大了,多喝点水。很多南方的佛友经常喜欢煲汤,最近天气比较凉,进补的时候到了,他就会煲些比较有营养、热性的汤来调补自己;如果是夏天,天气比较热,火气比较大,那么就要开始清补凉。每一个人都要学会调节自己,不让自己的心受到伤害,调整就会慢慢地恢复你心灵中的根本。根本是什么?本来就是平静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世界,每一天都会有人跟你搞,每一天都会有人骂你,每一天你都会不开心,何必不开心呢?调节好自己,无需顾虑太多。你的内心本来无一物的,只是听到别人说你不好的话,或者眼睛看到不开心的事情,你的心态才开始慢慢地改变。从心理学上来讲,就是要能够稳固自己内心的思维,不让这些思维受到环境的连锁影响,因为环境是一个连一个地让你来接受的。很多人脾气本来不大,一个不好的事情,不开心,再看见一件不开心的事情,在心理学上来讲,如果承受了三个以上,人的心态就开始慢慢地变化,不平衡。今天我看到你,就算我觉得你很讨厌,讲一次“觉得你很讨厌”,哎呀,能够忍耐;第二次又来了,再讲你,你又能忍耐;等到第三次再讲你,你也能忍耐;等到第四次,你的脸开始不开心了,拉下来了;到第五次的时候,你可能就指着他开始骂了。这就是人调节心态还不够有耐力。保持好自己的心态,否则一定会让自己的生活后悔,会让自己的命运后悔。 很多人小不忍则乱大谋。有时候你看到了眼前的事情还没有发生原则性的变化、实质性的变化,只是外表的烦恼让你想到了“我想要去改变它,我想要去让它变化”,实际上真正的变化还没有,这就是我们人心态的转变,有时候就是一时冲动,后悔莫及。有的人知道自己今天的冲动会导致坐牢、打官司,但是他还是这么冲动地去做了,这就说明控制自己的能力根本不够。 【卢军宏台长 白话佛法开示 20200318】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17【调养身心,忍辱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