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佛法 076【三心不可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A8QUHxUwpY&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76我们很多的人有闲,闲了,他不想享清福,他闲不住。人家说:“你想清净一点吧,好不容易今天放假了。”心中不干净了,放假了,静不下来,我要打电话、我要做这个、我要做那个,就算在家里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今天没人骚扰你,没人怎么样,很安静在家里做点事情,想干吗就干吗。但是总觉得自己会被社会上的人健忘,然后要拿个电话打打:hello,你好吗?发个短信:你在干什么?然后用现代话来讲,好像朋友多得不得了,电话打了不停,手机上的短讯发了不停,然后跟邻居要知道一下,我是谁谁谁,实际上就是,用现在话讲就是,拼命地刷自己的存在感,你清净点不好吗?清净,时间过得快,你们不知道吗?坐在那儿念经,稍微一会儿,一个小时了,刚刚念了一个小时之后再加上睡觉,两个小时了,一边念一边睡,五个小时过了,不清净吗,很清净,没人打扰,对不对? 但是现在的人,你叫他清净,他肯吗?你叫他手机拿掉,你把他电脑板拿掉,他跟你玩命,这就是刷存在感,感觉到自己,我一定不要被社会忘记,不要被别人看不起。所以很多的人就是的,晚上如果没有人,有party(聚会)有邀请,他觉得难受,他永远享受不了这个清福,你说被人家邀请你多痛苦,对不对。真的是,跑着去应酬,好你好你好,你浪费时间吗。你说学佛的人怎么会需要这些呢,他们要清福,福气要干净,有的人福气不干净, 留有后患的。所以师父跟大家讲,我们人不要怕被人家看不起,如果你不学佛的话,你在人间,你没有真正的福气的,因为福后面就是悲伤,因为福气来了之后就是灾害,灾害过后又有福气,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人间的悲哀就是享受不到清福。 我曾经跟一个我们的佛友讲,这个佛跟我说,师父,我这个儿子以后大,毕业了,我就没有烦恼了,我就担心我这个儿子,他以后毕业了就好了。过几年碰到他,儿子倒是毕业了,找了一个女朋友,吵啊、闹啊,怎么办啊,然后再过一年碰到了,好了,他过去的女朋友不谈了,现在找了一个女朋友很爱他,我说不是蛮好吗?哎呀,没孩子,生不出来,卢台长您帮他看看吧。这就是告诉你们,这个福气是带有一种灾害性的,而真正的干净的清福,实际上是享受着内心世界的寂静,你说一个人安静多好,没有人来烦你多好,对不对。不停地找事情,不停地找事情说、找事情去做,好像忙得不得了,时间一分一秒过了,什么都没学会,学到了什么,学到的人间的油滑,学到了人间的贡高我慢,学到了人间的名利,贪、瞋、痴,所以世界上一切人的心理,其实佛早就知道了,人就是这个样子的,佛怎么不知道人啊。因为一个人把不真实的,虚幻世界的物质,他当成了现实,我忙啊,忙得不得了,其实忙过了,一切都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哪有啊。而当你拥有真正清净的时候,菩萨告诉我们,你却拿些不真实的物质和感情,来寂灭自己的清福,那些虚幻的烦恼有什么意思,对不对。 过去有很多明星,到某一个工厂去参观,你就是坐在里边的员工,有些人一看明星来了,怎么样要表现自己,好像工作岗位上对他来讲很重要,有些管理人员他就是要显露一下,他在公司里边的职责和他的能力,所以当明星走过的时候,他:“过去,你过去,你不要过来,你工作又不认真了。”他就讲你来显化他自己是管理层,你觉得明星走过会记住你吗?你觉得你这种行为,你不觉得你有点可笑吗?你被人家激发出那种虚幻的,那种要面子的,那种虚幻的,不真实的物质和感情,其实在寂灭你自己安静的福分。因为等到明星走过之后,你骂过的人他跟你结冤了,接下来他就不停地搞你,你是不是在破坏自己干净的福气,本来人家对你蛮好的。 所以清福也是福,但是清福它是干净的福气,学佛学到了空性之后,你本性的清净无为就是你的清福,清福享到了,所以无为而无不为,就是大智慧的成就,我们好像没有去做,实际上你已经做了。别人问你说,这个事情你发表点意见,我没有什么意见,听大家的吧,你没有做吧,无为吧,但是你这么一个谦虚的语言、举动,虽然你没有表达,实际上你已经表达了,大家说了算,无为而无不为,实际上你有为的,但是这种无为是建立在你一种高贵的内心的境界上的,这就是师父开始给你们讲的境界。就像我们说打坐,你坐在那里,你好像没有坐,你没感觉,打坐坐到后来人没感觉的,不觉得自己坐在那里,其实你得到的是能够接到菩萨的气场,让你整个的气脉打通,能够让你修炼你自己的精气神的。你说打坐,做了没有,没做,是啊,做到后来像没做一样,但是你做了吗,是做了,坐在这里没感觉了,你到底有为还是无为。有为而无不为,无不为而有为,到底有为还是无为,其实无为而无不为,这就是佛法跟我们讲的,看似没做的事情,实际上你就是在做,我没做什么。 人家说:“感谢你,做了很多”“我没做什么,师父,我没做什么,”做了很好,“我没做什么。”举个简单例子,当你把一个报告递上去,你就没事做了吧,看似没有事,实际上你是在等这个福报的到来,因为你报告递上去之后,你希望得到一个回报、一个福报,而在等福报到来的时候,有些人会觉得烦恼,觉得时间怎么这么长,浪费时间,有些人在等的过程当中,叫无为而无不为,就是好像我没有做什么事情,在等报告,其实我天天念经、许愿、放生,我在做,我心里在做。我希望这个报告快点能够批下来,你说他有为还是无为。犹如求递上去的报告早点要批下来,因为我用我自己的心念,来求得这个报告快点拿到。 所以菩萨告诉我们,当人一旦真的有了清净的时候,可以不烦恼的时候,你得到清净了,好不容易孩子长大了离开你了,好不容易自己安静一点了,人却放不下了,“哎呀,我的孩子离开我了,他到了这么远的地方,他会挨冻受饿吗,他会不会别人欺负他”,你放不下这个、舍不得那个,整个一个自寻烦恼,你哪有清福啊,人家说了,你不烦恼了,你应该享受清福了吧。所以心经也好、《金刚经》也好,让我们三心不可得,就是告诉我们要懂得三心不可得,你要拥有三心不可得的境界。你想想看,你知道过去会过去,你心收不住,还在过去当中,那你说你这个心会清净吗,你哪来的清福啊,人家跟你一讲,“我过去”,又哭了,你哪来的清福啊,你要有这个境界的,过去了,没了,结束了。很多人就是一辈子不会忘记他的过去,他永远没有觉得他自己是过去了,因为他没过去,他过不去,他跟自己说,“我过不去,这个坎我就是过不去”,就是你自己不想过去,你永远放在心中,你让这些烦恼刺激和让自己心灵受伤。 现在不可得,很多人觉得现在怎么不可得,现在我不得更待何时,什么时候能得,实际上现在你能得到什么,你刚刚得到的东西一会儿就没了,就是没了,就是成为过去了。比方说你刚刚很开心吃个饭,吃得很开心,你现在坐在这里,几个小时之后你这种开心还有吗?你觉得可以得吗?过了,那你就准备明天吃早饭了,漫长的岁月,从今天晚上要等到明天早上才能吃,对一个很爱吃的人来讲,又是一个漫长的岁月,所以人生一切不可得。那么好了,等到明天早上,要这么长时间才能吃到美味佳肴,那么未来不可得,因为多少人求的这个未来,实际上它没有到。举个简单例子,你们都住过酒店,酒店里边有早餐是免费的自助餐,每个人都想着,十点钟关门,一定要在九点多钟爬起来,下去吃一顿美味的早餐。你们想想看,有多少人有这个未来,明天早上可以吃顿早餐,但是一到早上他爬得起来吗,一觉就睡到十点半了,一醒过来,哎呀,这么好的一顿早餐没了,未来能得吗,早就过时间了。 所以三心不可得,你要有三心的境界,你要懂得这些都是过去的福报,已经过了、去了。所以今天要跟你们大家谈福报,清福,你们首先要懂得《金刚经》当中的三心不可得,要有它的境界。所以学佛的基本就是要修到,知人身的难得,知佛法的难闻,学佛人清心就是健康,一个人能够安静不是健康吗,寡欲就是灵魂的享受。你说说看一个人没有欲望多享受啊,你说有欲望多痛苦啊,我想得到那个、我想得到那个,我得不到它,我多痛苦。有的时候你们想得到某一个人给你一个回信,如果当时暂时没得到,你都觉得很痛苦,要寡欲,就是这样,所以身体健康,灵魂无欲,就是拥有了清净心,清闲的心。而我们人在清闲的时候,拼命地去想拥有更多,这就是人不想清闲,所以我们在欲望当中就会慢慢地消耗掉自己真正的精气神。我明天要这个、我后天要这个,精气神就慢慢消掉了,你得不到清闲暇满,也就是说你不可能安静,你不能得到更多的满足的。安静,不去有欲望,你才能满足,办不到的事情会让自己悲哀。 所以佛陀讲,颠倒人生,就是颠倒的众生,觉得忙得不得了,觉得是开心,实际上清闲是开心,所以菩萨说我们颠倒众生,就是远离了福报、远离了清福,你就远离了智慧。所以师父跟大家讲的,就是要大家懂得这些道理。 好,上次跟大家讲到业障,要灭除障垢无有余,再跟大家稍微再提醒一下。就是学会灭除障垢无有余,就是当你想灭掉你心中的业障和污垢的时候,要无有余,不让它留有一点点的余地,全部把它灭掉,那你的清净心和惭愧心就会生起。你们知道一件事情要彻底忏悔,所以师父为什么叫你们彻底忏悔,我怎么做了这么烂的事情,我真的很丢脸,好了,你忏悔过之后你有惭愧心了,你的心就干净了,因为你把肮脏已经忏悔掉了,所以你的业障被你识破了。很多人为什么在心中老有这种业障感,因为他没有觉得自己做错,我恨他,他害我啊,因为你没有感觉到自己做错,他为什么会害你,难道你没有责任吗,难道你没有烦恼,去伤害过别人吗,等等的一切,当你只有把自己身上的,这些不好的业障识破了,你才会让自己的业障在你自己身上无所遁形。只有认清自己,我不应该做这件事情,我当时就不对的,你才能改变,你才能有清净心,所有的修心的行为,到最后都是善果出来了。 我问你们,什么都是你不好,你还会有怨气吗?什么都是你自己做错的,你怪谁啊?不怪别人了,是不是心中没有怨气了,没有业障了吧?你一恨别人,都是别人不好,你是不是障碍着你的智慧了。所以跟师父上次跟你们讲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样的,实际上佛法讲的,不要忘记自己曾经做过的好事和坏事,这个坏事是让你记住不要再重新犯,你会得到妙行善果。如果是一个好的初始心,好好地去耕种它、去浇灌它,你让它得到最后的善果,用现代话讲,最初的就是最后的,所以我们跟你们交朋友也是的,比方说交朋友,为什么有一个人可以交几十年,而有的人只能交几个月,因为开始交朋友的时候,觉得你真好,形影不离,到后来毛病都出来了,烦恼都出来了,最后你很快就想离开他,所以就不能到底,你想到当时找到他的时候多不容易,你就不会随随便便把这个朋友抛弃了,所以方得始终,学佛如此做人也是如此,最平凡的有的时候就是最高深的。 你看看我们人对佛法的理解,看似很平凡,实际上几句话,就是师父跟你们说,大道理,这个大道理用不着讲得很复杂的,几句话就讲清楚,你众善奉行吗?你诸恶有作吗?几句话就大道至简了,很简单的道理,让你明白很深奥的佛理。 卢军宏台长白话佛法开示 2020年5月23日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76【三心不可得】

白话佛法 075【福慧双修 出六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nuIjNrA5C4&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75好,今天师父继续跟大家讲《白话佛法》。 其实学佛学到后来就是一个境界,因为境界你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在你处理事情上,在你说什么话,一句话讲出来,别人就知道你境界高和低了。所以有些人一出口,人家就看不起你了,因为你是自私的,所以别人就看不起你,境界高的人总是为别人想,所以境界高,境界的提升会让你谨守口业。所以很多人知道自己境界还不高,讲话就特别当心。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讲到,就是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实际上就是谨守自己的口业,不要乱讲话。你不讲话,别人不知道你是什么境界,一开口,境界马上就掉下去了,所以为什么很多学佛人学到后来,越来越怕讲话。 所以学佛人,我们以后对那些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要随便说,祸从口出,如果你随便说话,你会让别人感觉到,你是一个不值得信任的人。所以为什么很多人活得很痛苦,因为别人都不相信他,他说什么话别人都不相信他,因为你不值得别人的信任。一个人说话代表你的境界,可靠的话,有把握的话才说;不可靠,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去说,谨言慎行,这就是我们学佛人应守的口戒。因为口戒你戒不掉,你的口业就来了。所以要学会要福慧双修,因为要守住口业要有境界,你要有福气、要有智慧。你这个人没有福气,你不能碰到高僧大德,你不能碰到好人。如果你这个人能够懂得,我惜福,珍惜自己的福分,然后我慢慢地就会拥有智慧,当你有智慧的时候,你就慢慢地会提高自己的境界。 那么很多弟子会问师父,师父,我们的智慧从哪里来,师父告诉大家,布施中来。你喜欢语言布施吗,喜欢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吗?你愿意拨出你宝贵的时间,来帮助别人吗?如果你愿意的话,你这个人就有智慧,你就是广结善缘,因为帮助别人可以提高自己,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你对这个问题就了解了。师父曾经跟你们讲过,我认识一个当年到澳洲来的同学,她就很愿意帮助别人,她当时来到澳洲的时候,她也没结婚,也没孩子,她就经常帮邻居,帮住在一起的同事的小朋友,就专门帮他们找,他们的孩子,哪个精英学校,哪个地区什么什么,结果等到她结婚她自己生孩子,她都懂了。所以帮助别人,增加自己的智慧,要视众生为亲人,把别人看成亲人,你接个电话,都会把你的声音变得这么美。你看看我们现在很多人接电话,“喂 ,你好。”讲话就像根本不像对亲人一样,很多人对自己的父母亲讲话,都是很粗糙的,所以这种语言代表你的境界。有修养的人怎么会这么讲话,对别人善了,你就有福气了,你对别人善良,你一定会有福气;你对别人很恶,你会丢失你的福气。所以智慧从戒中来,智慧哪里来的,守戒啊,一个人有智慧,别人尊重你,你的境界就被人家看上去很高。 因为你守戒,你不乱讲话,不乱做任何不应该做的行为,然后脑子想的都是应该想的事情,而且守戒,守口。那么你就拥有了身心无障,慧自然就来了,你的心中没有障碍了,你们想想看,你不懂的事情你不说,你讲出来的都是懂的,那么是不是得到别人信任。那很多人为什么会被人家看不起,就是不懂装懂,隔行如隔山,你想想看,如果你是搞这个专业的,比方说你是搞电脑专业的,别人不懂 说:“哎,我懂。”一弄 ,你马上边上一看就知道。如果你今天是个唱歌的,你说:“我很会唱”,你跑上去一唱,五音不全的,别人马上就听出来了。这就是你不懂装懂之后,让别人看低你,境界就掉下来了。 所以永远不讲自己不懂的事情,永远要守戒,你这个人境界就提高,你智慧就会来了。我从小就听很多有智慧的人讲,就是说你永远跟别人讲话的时候,要谈自己懂的,如果自己不懂的话,你不要去跟人家谈这个话题。那么人家说,那你(在)边上像傻瓜一样,别人谈的话题你都不懂,那你不是不能在同学当中拥有一定的凝聚性了吗?是啊,你可以慢慢把话题转过来,转到你熟悉的话题,然后你再发挥,这本身就是一种智慧。你不懂的事情不说,你懂的事情你说了很多,那么别人就觉得你都懂了。实际上,当然你还是不是全部都懂,但是至少让别人能够看得起你,不是个乱说的人。我们很多人活在世界上不会做人,不该讲的乱讲,不该做的乱做,不该想的乱想,然后看别人都不顺眼,这样的话就慢慢地造成无事生非。你们想想,人跟人的接触,你心里想什么,你的眼睛里会看得出来的,你觉得大家对你好,你会眼睛里充满着喜悦、感动;如果你今天感觉大家都在讽刺你,对你不好,用另外一只眼睛在看你,你自己心中就会马上产生烦恼、忧郁、难受,没有事情,你的眼睛就会产生很多的异样的感觉,让人家感觉你对人家不好。 其实人家没有这个想法,大家都忙大家的事情,谁专门来对你特别照顾,除非跟你特别好的,人现在都是这样。所以师父跟你们说,不要随便地在人间猜测,猜测就是去经常怀疑,你是不是这样,你是不是背后捉弄我,或者怎么样,编造没有的事情。这样的话你会给自己找麻烦,佛友会觉得你这个人非常地多疑,人家不愿意跟你说真心话,相反的话,你不去猜测别人,讲话实实在在,别人会觉得你很成熟,很有修养,讲出来的话头头是道,懂的事情多讲一点,实际上他不可能什么都懂的。这个就是师父跟你们说,一个修行人,如果脱离了一种人间的低级趣味,也就是说不要去整天地,看着周围的环境而生活,不要去整天地随着别人的心情而活着,那你就是脱离了人世间的低级趣味。你为什么老觉得别人在想你不好,别人在说你不好,别人在做一些动作对你不好。 过去有人说过笑话,说在饭店里,哪个员工如果把一个盆子打破了,或者把一个调羹打碎了,就是说马上这个superviser,就是那个管理人员,就会觉得他今天跟我闹意见了,有看法了、有想法了,因为这种做领导的人他特别敏感,他总是感觉别人对他有意见,因为他做出来的事情并不是如理如法,所以他就会感觉别人对他不好。这就是他自己心中,没有脱离了那种低级的想法,其实低级趣味就是低级的想法,那么就是,你就是凡人,反之,如果你好好地修心学佛,你就是圣人。 好,今天师父跟大家讲一讲福报,我上次答应大家 跟大家讲福报。真正的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福报是什么,我们每天都讲:“你这个人有福报。”对不对,真正的福报是什么?用佛法界讲福报叫清净无为,一个人清净了,心要净,头脑清,然后心中既无烦恼也没有悲伤,既没快乐也没忧伤,清净无为,很干净,没有想法,这不就无得亦无失吗?没有得到也没失去,无得亦无失,我没有快乐,我也没有忧伤,因为快乐来了我没感觉,所以我不会承受失去的忧伤。人家对你很好,你谢谢大家,谢谢别人,对不对,人家离你而去了,不理你了,你不会很忧伤的。所以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学佛人没有悲伤、没有烦恼、没有忧伤、没有快乐,就是无得亦无失。就是没有什么人家侮辱你,难受,活着痛苦,没有什么感觉到我非常荣耀,大家,你看都这么对着我看,哎呀,你看,我多有感觉,你的心永远是平静的,非常平静。 师父经常跟你们说,过去心理学做过一个实验,跟一个人讲,你待会儿到公司里开party(聚会),你看所有的人都会不理你的,都怪怪的。因为今天公司里缺少一样东西,他们大家都在说是你偷的,实际上这个做个实验是心理学上的,根本是无中生有的一件事情,而这个人听了这些话之后,当他走进了这个party(派对),走进了跟大家一起聚会的这个地方,他的眼神看别人他自己怪怪的,所以别人看他都是怪怪的。所以他看到所有的人都对他怪怪的,实际上他不知道是因为他自己心中,人家说,有鬼了,你心中有芥蒂了,所以你让别人产生芥蒂。最后他感觉别人真的是这么对他有意见了,这就是心理测验。就这么样,人就是这样,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有的时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人家告诉你根本没这回事,测试你一下心理的,他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就是人的心理在变化,感觉有人看不起我了,感觉有人嫌弃我了,你的心就不能如如不动。 所以真正的心能够如如不动,你就是在享受天上给我们的福报,天天活得很开心,没有烦恼,没有忧伤,没有荣誉,也没有侮辱,你不就是福报吗?平安不就是福吗?所以为什么叫平安就是福报,就是这个道理。跟大家讲一讲什么叫清净无为,清净无为的福报,清净无为就是清福,享清福。过去我们很多人活在这世界上,都说“你这个人要享清福了,你有福气啊,享清福了“。那么师父告诉你们,你有福气,福气还要清,很多人有福气,接下来就烦,对不对?你要清福是什么,有些人的福气,说我要很多的福气,财色名食睡,都是福气,有了之后也开心,但是真正有福气的人享清福,他希望有清福。 举个简单例子,你今天单位里,做了某一个部门的负责人,你开心吧,回到家里,“你看,我做经理了”,然后接下来烦恼一大堆,对不对。你看看,我很开心了,我终于如愿了,我拿到了第一名,接下来大家都来找你,签字,对不对,然后找你来赞助,找你来干吗,这个福气不是清福。那么今天跟大家讲什么叫清福,清福是有智慧的人才能享的,没有智慧的人享不到清福,当一个人清闲的时候,心静下来的时候,没有罣碍的烦恼的时候,没有感情的牵绊,没有贷款的压力,能够在家里一个人坐着,清清淡淡的。没人来找、没有烦恼、没有忧伤,喝一杯茶,念念经,想着没人搞你,没有人忌妒你,这个世界上没有诽谤你,这时候你就是享受着清福的福报,所以什么叫清福。有的人说平安就是福,你说你还要什么福气,你以为得到了开心。 师父举个简单例子,得到了,有一个人中彩了,中六合彩了,几千万,接下来孩子被人家绑架,最后他被人家绑架,你说他有福气?有啊。有清福吗?没有。你能够坐下来安安定定,没人讲你、没人搞你,自己知道自己,我没做错,念念经。一个人坐下来,这个世界都是我的,我清净了,世界都静下来了,这不是一花一世界吗?对不对?你这就是你自己享受着清净的环境,没人骚扰,一个人打坐的时候不就是清福吗?完全没有电话,没有人来跟你讲话,没有人来烦你,这个就是福报是非常大的。 卢军宏台长白话佛法开示 2020年5月23日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75【福慧双修 出六道】

白话佛法 074【灭尽三界烦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ODwpkUzY98&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74好,今天跟大家讲个故事。人的一生,实际上在很多的故事当中,都会有所解释。我们人的一生是功过相杂的,就是因为又做了很多善事,然后又做了很多的恶事,叫功过相杂。每个人为什么会有悲欢离合和苦乐,实际上就是因为你功过相杂,也就是说你一生,你的前世、你的今世,你做过很多善事,也做过很多的恶事,所以你今生会得到很多的恶报,也会得到很多的快乐。功过不能抵的,都是你自己所造,诸恶业和诸善业的果报,并非只是一种因缘,而是各种业缘的集聚,善缘、恶缘、忌妒缘,有些人就是喜欢忌妒别人,那么他忌妒缘;恨,就是喜欢恨人,生出来就恨,恨到死了也恨,所以这种人叫恨缘,各种业缘的汇集。 这里有个故事。一时,就是当时,佛在舍卫城,当时舍卫城由胜光国王掌管,鹿野苑由梵施国王执政,就是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因一些矛盾,就开始交兵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两个国家善缘越来越少。有一次,梵施国王统领着车、马、象还有步,就是军队,往舍卫城进兵。当时印度打仗,在康丹河边安营扎寨,刚刚扎寨不久,胜光国王就闻讯,知道了,他们过来了,要打了,马上就率领着精兵前往迎敌。双方势力相当,差不多,打得难舍难分的,一直僵持不下。此时梵施国王的王妃,生下了一个非常端庄的女孩,王宫上下鼓乐齐鸣,庆贺这个女孩子,王女的降生。胜光国王得知此事之后,心想,我们与梵国交战这么久,前景也不乐观,因为我们两方都是进退两难,因为差不多,倒不如借这个女孩子我们来和亲,缓解两国的关系。如此决定之后,他们就派特使到梵施国前去求婚,祈求梵施国王将刚生下的王女,许配给胜光国王做王妃。现在大家知道王妃了,对不对,就是过去古时候,只要你生出来,他就可以许配给别人的。过去在古时候,还有一种叫指腹为婚,还没生出来,就指住这个孕妇的肚子就说,如果今天这孩子生出来,是男的,就娶我的女儿;如果是女的,就嫁给我的儿子,就叫指腹为婚,都有。生出来是个女的,而且是王女,他就说要配给胜光国王。 梵施国王知道了胜光国王的心意之后,他也有台阶了,正好找个台阶下,心想两国一直打到现在,敌我损失都非常惨重,既然他提出来联姻,就是我们说今天婚姻,不战而和,正合吾意,大家就算了。就告诉来使,非常愿(意)与胜光国王和亲,就跟他认亲。从此两国化干戈为玉帛,成为友好的邻邦,这都是印度当时的一个故事。梵施国王为王女,就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名的时候,因为她的降生平息了战争,战争不打了,所以举国都安宁了,所以就给她取名为安宁母,母亲的母,安宁,安宁母。以牛奶酸奶油饼等喂养长大,因梵施国王,不久这个王妃又生下来另外一个男孩,他的相貌也是非常地庄严,他们就给这个男孩又取名为安宁,也同样用牛奶酸奶油饼喂养他,这个王子就犹如莲花一般地,很快地长大。没想到姐弟两个亲密无间,好像一刹那都不愿意离开,安宁母已经长大了,这个时候胜光国王准备将她迎娶回国,因为过去讲好嫁到他们国家去,就专门派人请求梵施国王。梵施国王说,既然胜光国王已有此心意,那就选良辰吉日举行婚礼,按照选定好的日子,胜光国王亲自到了鹿野苑,去迎接安宁母。回到舍卫城之后,以本国的习俗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安宁弟弟因为找不到他的姐姐,突然之间姐姐嫁出去了,就问父母说:“姐姐哪去了?”梵施国王说:“姐姐去了胜光国王那里了。”“不要,我也要去”弟弟就闹。父母告诉他:“你姐姐已经成家了,她去是婚姻,你去干什么?你是我的王子,以后要继承王位,料理国政的,你是不能去的。”虽再三劝阻,但是这个男孩子天天吵闹,非要到姐姐那里去,后来胜光国王就告诉梵施国王:“让安宁来吧,我可以同等对待他姐弟两个的,就是我会对他姐姐和弟弟都一样的,在王宫里面。”梵施国王无奈,只好将他,这个弟弟,送到舍卫城,跟他姐姐在一起团聚。 胜光国王就教他一些骑马射箭等,世间的精通无碍的那些各种的本事,可后来,没想到这个小男孩安宁变坏了。经常到妓院等一百多个不如法的行为,这个时候 安宁母和胜光国王,再三劝他这个兄弟,叫他不要这么做。但是起不到任何的作用,万般无奈,他们只好派人告诉梵施国王,安宁的种种不良行为,梵施国王三番五次地就叫这个儿子,就叫他回来,告诉他,你不要如此肆意放纵自己,你身为王子,以后要继王位料理国政的。但安宁既不愿意回宫,也不听父王的教诲,仍然一意孤行,后来梵施国王只好宣布,与他脱离父子关系,而胜光国王也因为他行为极不如法,就把他赶出皇宫。身无依处,就是没有地方可以去了,他就在市井混生活,实际上就是到处流浪。有一天,他回到皇宫,要进宫想看看他的姐姐,但无论怎样卫士就是不让他进宫。他生起了大瞋恨心,一言不语地向宫内看,看见姐姐正和胜光国王,在凉台上弹奏琵琶。这时候,安宁顿起杀心,他拿起弓箭,张弓就向胜光国王射了一箭,但是因为太远了,他只是射断了琴弦,琵琶落在地上,国王惊慌失措地转身逃跑了。胜光国王愤怒已极,心想,这个安宁居然要杀我,我真该马上把他杀了,但他毕竟是梵施国王的王子,杀掉他恐梵施国王不悦。他想了一想,应该在法庭上判案定罪,给他处以死刑。 胜光国有一个规定,小辩论就是他们国内有辩论会,其实就是一种召集大家开会,吹两个海螺集众。过去的国家很小的,一个邦、一个邦,现在讲起来一个邦。大辩论不但要吹海螺,还要击大鼓,打鼓。当时,国王就命令手下的人,吹海螺,击大鼓,集中舍卫城的大臣和所有的官员,都要把安宁带来与国王辩论。实际上,就是判刑之前,让他有一个,现在讲起来,有一个答辩,很多的老百姓都来了,安宁最后输了。因为他犯了一百多条法律,按照当时本国的规矩,给他的脖子上戴了一种花环,只要这种花环戴在脖子上,就表示已经被判极刑,就是要死刑,再交给刽子手,让凶手们带着去游街。这时候,安宁才觉得自己的行为不如法,生起极大的后悔心,他独自哀嚎,这个世界上有谁能来救救我啊。那个时候他才知道要死了,很痛苦,释迦如来具足无量功德和大悲心,时时刻刻观照着一切众生的苦乐因缘。佛陀很好玩的,佛陀经常,你看佛陀坐在那里打坐,实际上他就是,因为佛陀可以观世界,经常看见有各种各样事情的发生,他能够看到苦乐因缘,为什么会这样。所以佛陀对众生的悲心,是刹那间都不会离开的。所以大家学佛的人要知道,你只要求佛、求菩萨,求我们观世音菩萨,求我们伟大的佛陀,求所有的菩萨,菩萨的大慈悲心,是刹那都没有离开过我们的,所以大家要学会求菩萨。世尊,就是释迦牟尼佛,当时就观知,调化安宁的机缘已经成熟了,就跟他的弟子们说:“来,弟子们,我们著衣(持)钵去城中化缘吧。”佛陀知道这个事情发生了,他就叫大家,弟子,跟着他一起去化缘。 佛陀正在往前面走,正在游街过来的安宁,很远就看见了佛陀,一看见佛陀,他生起了极大的欢喜心。所以我们看见法师要生起欢喜心的,因为有法师的地方,就像看见师父一样,有师父来的地方会有喜事的,会有好的正能量来的,特别开心。然后立即上前恭敬顶礼,祈求世尊,他就跪在那里说:“慈悲的佛陀,能否再给我一次生命,请您救救我吧,我也是一时糊涂。”世尊非常慈悲,他就对那些刽子手们说:“你们不要杀他,放了他吧。”佛陀就说这个话,佛陀很慈悲。那些凶手们为难地对世尊说:“请佛陀您想一想,我们都没有两个头,如果有两个头,我们可以放他,现在我们放了他了,我们的头就没了。“世尊就告诉凶手们:“好,我去见国王,在我没有见到国王前,请你们不要杀害他。”“好,好好好,那我们等你。”世尊找到了胜光国王说:“大国王,请您放了那个罪犯吧,不要杀他吧。”具信心的胜光国王,因为当时的国王都对佛陀特别地尊敬,他们就说:“世尊,他犯了很多罪,理应处死。但是如果您能摄受他,他也愿意出家,那我们就放了他。”世尊答应国王说:“好,那我就摄受他。” 因为过去在印度古国,对佛、对佛法的尊敬,那是非常非常大的,只要出家了,所以过去说出家可以免死罪,就这个道理,因为出家了,你就不在人间生活了,是这样。之后世尊就将他带回经堂,替他剃度并授戒传法,没想到安宁自己也是非常地精进修持,因为缘分到了,而且很快灭尽了三界轮回的烦恼。这里边有个灭尽了三界轮回的烦恼,就是说想通,想明白了,他只要做十善业,永不再做恶事,他就免除三界轮回。这个时候他就证得了阿罗汉果位,这个时候很多的比丘,佛陀边上的比丘 他的弟子就问了:“世尊,安宁太子做了种种不如法的行为,临刑时是世尊您救了他,度他出家并使他证得了罗汉果,请为吾等宣说前后因缘吧。”“是啊,佛陀,说说前后因缘吧。”世尊就告诉诸比丘说:“诸位比丘,不但今世我救了他,度他出家,获证罗汉果位,而且前世我也曾经救过他,使他得到了四禅五通。”“佛陀,您赶快告诉我们。” 在很早以前,印度鹿野苑有位仓祈国王,在他的国中有一个恶人,做了很多不如法的行为,后来准备把他处以极刑。凶手正准备杀他的时候,他心生恐惧,祈求呼喊救命。当时鹿野苑附近有一位大仙人,具足五种神通,见到他非常可怜,很想救他。恶人见了大仙人,就恭敬顶礼,祈求救命,“仙人啊 你救救我啊”,仙人就让凶手把他放了,别杀他,那些凶手就是执法手就说了:“大仙人啊,我们又没有两个头,现在我们不杀他,我们办不到。”仙人想去跟国王商量,就叮嘱凶手说:“在我没有找到仓祈国王前,你们不要杀他。”凶手们就答应了,仙人就找到国王求情,国王说:“如果不杀他,您就必须带他出家。”仙人答应了,就把这个恶人带到了森林当中,对他传授教言,他依教修行,得了四禅五通。在这里跟大家做个解释,很多人前世有神通的,今世不一定有,大家听懂吗,你前世有神通,今世不一定有的。因为胎障所蔽,就是隐蔽的蔽,胎障,因为投胎了之后转世了。像安宁前世,他虽然得了四禅五通,但是他今生被绑起来游街的时候,他就根本不可能显示出他前世的四禅五通。世尊告诉比丘们:“比丘们,当时的仙人就是现证菩提的我。”佛陀当时就是大仙人,恶人即今安宁太子,仓祈国王就是今天的胜光国王,以前是在他临刑时,我救了他,佛陀说他救了他,使他修得四禅五通,现在也是在他临刑时,我救了他,佛陀救了他,使他证得了究竟涅槃的罗汉果位。 很多的比丘就问了:“请问世尊,那他有何因缘,安宁他今生转世到,富贵的皇亲国戚家里,身相庄严 佛令得度,他又能出家获证罗汉果位,佛陀,您愿为演说前后因缘吧。”“佛陀,告诉我们吧。”世尊复告曰:“此乃前世的愿力,在贤劫人寿二万岁,就是时间,就是一个历史时间,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的时候,有一位僧众的持事员,一生为僧众做事,辛勤劳作。临终时,他发愿:‘我一生出家为僧众做事,虽然我没有得到什么功德和境界,愿以此善根将来在释迦佛出世的时候,令佛欢喜,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的果位。’这位持事员比丘就是现在的安宁王子,因其发愿力成熟故,今生在我教法下令我欢喜,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的成功,每一个人对菩萨的缘分,都是有根有源的。所以每一个人学佛不是今生的,都是自己多少世多少生的,所以希望大家要好好学佛修心,不要碰到修行路上,一点点的烦恼、挫折,就这么执迷不悟。所以师父跟大家讲,在人间路不通的时候,要学会拐弯 选择拐弯,有的时候修心修到不快的时候,要学会要看谈它,不要这么重,过了就可以了,改了就好了。有的时候在人间,你的感情渐渐地、慢慢地淡的时候,远的时候,离你去的时候,你要学会选择随缘。有一些事情在人间多承担一点,挺一挺可能就过去了;有些害你的人,你咬咬牙,可能慢慢地就忘记了;有一些苦笑一笑,它就笑过了,笑了就过了,苦了就过了。 所以修心人的一颗心有时候伤一伤,你会变得更加地坚强,坎坎坷坷的人生路,坦坦然然地随缘行。所以得意的时候,我们学佛人要学会看淡;失意的时候,我们学佛人要学会看开,千万不要过于地执著,自己的某一个观点,而使自己在人间,背上沉重的包袱和业障。所以我们经常说了,各人业障自己背,所以不要去背上业障,学会勤修苦练,学佛缘,学习佛的缘分,要勤修苦练,修成无上正等心。希望大家一定要好好地想通,想明白,一世修成才是我们真正回天的愿。好,谢谢大家,今天我们这个《白话佛法》,就讲到这里了,好,下次再见,谢谢大家。 卢军宏台长白话佛法开示 2020年5月20日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74【灭尽三界烦恼】

白话佛法 073【初正则终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aa_2-MhdkU&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73很多经文当中写道,菩萨初发心时即成正等正觉的道理。也就是说,当你发出这个愿力的时候,准备学佛的时候,你的这种能量非常非常大,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当你刚刚开始的时候,你的决心是势不可挡的。但是当你做错事情了,你再想一想,可能你会想到,“哎呀,这没那么容易嘛,最早的时候,我这个可能想法有缺陷,然后许愿许过头了,我现在能不能再回过来。”这就是很多人的懈怠,这就是很多人没有往前进的愿力,这就是告诉了我们为什么有些人会越修越差。因为人间的烦恼挫折和你所有的错误,你都没有好好地把握住,你都没有用初始心来战胜这些烦恼心和困难的心。我们很多人在人间做事情,做一点,扔一点,做一套,说一套,慢慢地就丢掉了自己的本性,本性就没有了。所以学佛不是花花草草,我们学佛人是专门地深入进去,我们学佛人要锲而不舍的,因为佛能通一切智慧 彻万法源。就是告诉我们,菩萨他能够通达任何一切的智慧,你今天想不通,还在痛苦、还在烦恼、还在觉得纠结当中,你离开了一切智。菩萨没有一个地方可以没有智慧的,人间所有的烦恼对菩萨来讲都有智慧把它解决的,你今天不能解决这个烦恼,你就是会增加烦恼,所以你就是不能通达一切智 彻万法源。 什么叫彻万法源?彻底领悟所有的法的源泉来自于哪里,所以学佛要靠智慧,你才能了解万法的根源。你看我们学法学佛都有根源的,大家想一想,你们怎么会来学佛的,每个人都有个根源吧。经常想到,有的人告诉我说,他学佛是因为家里爸爸身体不好,或者母亲,或者自己曾经感情上受到伤害,等等的一切,那个时候他下定决心,我要好好地改变自己,我再也不能颓废,我再也不能懈怠,不能浪费生命了,我要寻找一个解脱的方法,你记住你这个万法之源,你记住你为什么要学佛的,你就能有始有终。所以学佛人不能有始无终,一个人学到后来不能归源就不能通畅,学到后来要明白菩萨叫我们做什么,你要学会什么叫通畅。学佛最困难的时候实际上是开始,你开始之后的境界,一定,开始是最高的,慢慢地一落千丈。 因为当你开始许大愿的时候,你的劣根性就会暴露出来,你的烦恼、你的瞋恨心都会自然流露,然后你就会碰到困难,放弃。就跟人的婚姻一样,没结过婚的人,非常想念着有个家,要结婚,但是一结婚之后,他的业障来了,他的烦恼不断,他的自私心造成了婚姻的破裂一样。所以在佛教中有一句话叫初正则终修,我们要懂得学佛的初心非常重要,初心很正就是你的发心很正,则终修,最终你会修成佛道,就是要靠着恒心。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初正则终修,就是因为你的初心很正,你最后一定修得成。那么修得成靠的是什么,就是靠你的恒心,你有了恒心,你就能够把最初的初始心延续到最后,你就不会退转和懈怠,不会懈怠。学佛修心,我们做人要讲道德、讲品行,这就是佛法提倡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品德好的人不作恶,道德好的人众善奉行。所以如果一个学佛好的人的基础,一定是好的,一个学不好佛的人的基础,他一定不好,善良的根基不足。所以在平时生活当中,如果这个人一直很善良,他终有一天会开窍、会学佛、会入门。一个人平时你跟他接触,就是非常刁钻、非常尖刻的人,你叫他怎么样能够学好佛,他连最起码的慈悲心善良心都不够。 佛法有很多法门,有天台宗,禅宗,净土宗,有密宗,有显教,它并不是每一个宗派,每一个教派,都要你学习 ,要你熟悉。实际上很多人什么都懂一点,到了最后什么都得不到,一辈子成不了专家,还会走很多冤枉的路。什么都觉得好,什么都想学,最后别人学成了,你还在学。这个就是师父告诉你,每个人有每个人学佛的缘分,每个人有每个人成佛的道理,你如果把每个人的环境和条件,全部用你自己的心念来接受它,慢慢地时间长了,你就是还在学,别人早就已经成佛了。真正地理解佛法,要须觉绝他日妄想,这句话大家记住,须绝他日妄想,须,就是你必须要断绝,过去的,他日就是过去的妄想。就是告诉我们,曾经的幻想、曾经的迷惑,过去的对佛法的各种理解,让我们很多想不通,学了一大堆,最后在迷惑颠倒当中你连本性和为人的基本修养,你可能都没修好。所以很多人整天在修,修到后来看见别人,慢慢地失去了那种关心和慈悲。佛法讲“勤修清净波罗蜜”,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修心的人要精进地修行,你才会心中清净,这就是智慧的产生。有智慧的人,他不会失去菩提心的,恒不忘失菩提心,恒常不忘失去菩提心,就是告诉我们,有菩提心的人就是想去帮助别人,修到后来,产生了很多想去帮助别人的心的人,他就是在证悟当中。 灭除障垢无有余,这个意思就是告诉大家,我们要消灭自己内心的业障和污垢。因为修心,内修外修都有讲究的,你只是在外修,你没内修,你内心的业障和污垢无法去除,你就无法得到善果。所以一切妙行皆成就,这个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凡是一切的妙法,去救度别人的妙法,都会产生善良的果报,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就是让我们懂得精修,专门精进地去专门修自己的清净心,你才能达到智慧圆满的般若心。人怎么会有智慧的,精修得来的,东看看西看看,心散了,心乱了,什么都懂一点,最后什么都不懂。 所以用恒心,不要忘却初始心,最初的初始心当中,因为有菩提心在里边的。你们想想看,你们去开始求菩萨的时候,我要找到佛法,我要救我的爸爸,我要救我的妈妈,或者救我的妹妹,救我的弟弟,一切都是菩提心的起源,让你不能忘记初心,就是叫我们不要忘记我们的菩提心。师父跟大家解开讲,就是我们灭掉自己的业障,不能有任何的余地,不要给它在心中留有一块可以隐藏肮脏的污垢和孽障的地方。很多人说我说话很直,特别开心,听别人讲话像一碗水一样,看得到底的,而有些人就喜欢把自己的业障,把自己的烦恼,深深地藏在自己的内心当中,来伤害自己、来让自己难受、让自己忘不了,远离了菩提心。所以一切妙行皆成就,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普度众生的一颗心。 所以修心修到后来,如果这个人没有广发菩提心,没有救度众生的心念的人,你就失去了菩提心,你只是一个修自我的一个修行人。因为只有思维去救度众生,你才能求证宇宙生灭本源的根,你才能知道这个宇宙空间到底是什么个缘分。所以修到后来就知道了,众生都是我的亲人,连今天我放生的鱼,也有可能是你曾经的亲人,你今天救下的刀下的所有的生灵,全部可能都是你的本源,都是跟你有亲戚关系的,只是你不知道。所以善护念自己的悲心,你们有没有悲心,看见人家苦了,你们难受吗,看见别人哭了,你们会不会流泪。现在的人看见别人哭了就笑,看见别人痛苦了,活该,看见别人家里着火了,最好全部烧光,开心得不得了,这就是现在人的心,远离悲心。所以为什么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人伤我痛,无缘大慈,观世音菩萨跟我们没有缘分,但是又有宿缘。所以观世音菩萨才能生出千手千眼,救度一切众生的悲愍心,生出来了,其实每一个眼,每一个手,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就是成全了我们救度众生的这颗大悲心。 所以学佛人应该常常生起,自己惭愧的心和忏悔的心,因为忏悔心和惭愧心,能够让你生起般若智慧。你们不要以为啊,经常能够掉眼泪的人,他是一个慈悲的人,他今天还哭得出来,说明他还有慈悲心。你去看看很多的杀人犯,你要把他枪毙了,他都不掉眼泪,你去看看有很多的杀人犯就是最后见一下母亲,他都不掉眼泪的,他没有悲心。而我们每一个人要懂得,慈悲那是我们的菩萨的境界,那是我们初始心,所以保护好自己,能够每天生起般若心的初始心,那就是我们的责任,所以每天念心经就是把你的心变得越来越有悲愍心。一个人总觉得自己工作没做好,总觉得对不起别人,总觉得我过去伤害过别人,如果有这种心的人,你这个人不会懈怠的。总觉得自己贡高我慢,总觉得别人不如你的人,他不会有太多的悲愍心。 所以经常要感恩,经常要常生忏悔,那是个宝贝。因为你常生忏悔,别人会慈悲同情你,经常去作恶或者去欺负别人的人,一定是一个贡高我慢者。所以佛法中讲,如能常持忏悔心和惭愧心,你一定能精进修行,得到精进波罗蜜,你将道心不忘波罗蜜,就是在修心当中,不会忘记自己的本源。一个人的心的清净就是通向大菩提心的资粮,所以师父要你们变得越来越干净,不要留有任何的杂念,在自己的内心当中,你才能超脱这个五欲六尘。所以清净会让你生起初发心的,初发心就是你的正等正觉的心,这就是师父今天跟你们讲的,如果一个人拥有正等正觉心,他拥有初发心,才会让你懂得怎么样在人间自度度他,怎么样才能让自己超脱凡人的境界而进入菩萨的正等正觉的菩萨境界。 卢军宏台长白话佛法开示 2020年5月20日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73【初正则终正】

白话佛法 072【修心如初 远离迷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x7slZis-ck&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72好,今天继续跟大家讲《白话佛法》。 我们在人生的路上,每个人都在奔跑,有的时候我们赶超一些人,走在别人前面,有时候我们的人生又被很多人超越,其实人生的秘诀就是,寻找一种最适合自己的速度来生活。不要因为看到别人快,或者看见别人慢,来增加你自己的超重的负荷。一个人活在世界上要懂得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速度,和最适合自己的能量来做一些事情。佛法界经常讲,莫因迟缓而空耗生命,空空地耗去自己的生命。 佛法告诉我们,人都会经历的一种过程,那就叫苦,因为苦就是对这个世界的一种理解。苦有的时候又是,我们对世界的一种感觉、一种感受。最重要的,学佛人要学会有智慧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人最不能忘记的,就是当我们在苦难的时候、想不通的时候、很困扰自己的时候,要不能忘记曾经救过你脱离苦海的人,曾经帮助过你的人。我们人最不能结交的,就是在你失败的时候,他藐视你、他唾弃你的人。我们人最不能全部相信的,就是在你成功的时候,说你什么都是好的一个人,要特别当心,这些都是要用智慧来看破。人最不能抛弃的就是和你共同修心共同患难的人。所以一个人说,患难之交非常地难能可贵,我们现在在末法时期,每一个人在世界上都会承受着不同的压力,能够跟我们一起学佛的人就是我们共患难的修心人。所以人最不能爱的,就是不看重你人格的人。 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当一个人喜欢你的钱、喜欢你的荣誉、喜欢你的美貌,这种人他不看重你的品格,那这些人是最不能让你来接受的人。人最重要的,在这个世界上,不能被欲望所控制。我们人间的欲望会造成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为人处世,造成自己的迷失,它会带给我们很多的烦恼和困惑。欲望有时候就像蜂蜜加了毒药,这些欲望表面上看起来很甜,实际上它慢慢慢慢地腐蚀人的肝脏。所以很多人对欲望没有一种警惕性,就是因为他觉得很甜。大家想一想,哪一个欲望不让人很开心的,但是当你进入欲望的时候,你就苦不堪言。大家想一想,每个人都想买一个房子,大家都在买的时候你也想买,但是你的经济不行,你那个时候看见这房子你非常想贷款,一旦当你贷款了之后,你就觉得压力很重。所以在生活当中,我们的欲望会让我们产生很多的邪思邪念,所以人的贪欲,它实际上就是一种劣根性。 所以很多人说人有劣根性,劣根性到底是什么,就是你的贪欲、你的欲望。每个人都想过一个随心所欲的日子,但是随着自己的心,随着你自己的欲望的增加,这个随心所欲,这个欲望会给你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大家想一想,哪一个欲望不给你带来困惑和烦恼的?去追求钱的人被钱最后弄得家破人亡;去追求情的人最后被情伤害;去追求名誉的人最后得不到名誉,对自己造成无限的伤害和惆怅,还会影响你的一生。甚至当你得不到,你的痛苦还会影响你的来世。因为欲望它是无止境的,你只要有欲望,它就没有停止的时候,多了还要多,好了还要好,不能满足的贪欲,就是永远会造成你心里的那种痛苦和心灵方面的折磨。你去看,凡是一个人有欲望的,他的心念一定有所染,有欲望就是被染著,人很可怜的,整天想着我要、我要、我要,整天想着,只要这个东西买下来了就好了,只要这个感情得到了我就好了,其实不会好的,不会停止的。 师父的座右铭大家都知道,无欲自然心如水,所以师父要大家不要有欲望。水就是你的心,平静如水,不去贪就不会去瞋恨,不会恨别人你就不会做出愚痴的事情。所以我们做人要想得通,要懂得什么叫佛理佛法,要明白一切的欲望只是暂时的,对你人生的一种迷幻的境界,叫迷境。因为你有欲望,你就迷了这个境界,所以是引诱我们凡夫俗子的心灵的迷失。所以师父今天跟大家讲,欲望很害人的,因为你心灵的迷失,你多了还要多,好了还要好,你就会走上贪婪无法自拔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给你带来的叫困境。如果能够把握好智慧,你没有欲望,你心中想到人间一切都是虚幻的,因为再多的快乐它也会没有,因为再多的享乐,它也会终究会离你而去。所以你就看看自己眼前的,你就很知足,你就常快乐,所以你就不会受到欲念的诱惑。 所以我们为人处世,不要受到红尘的欲望所染,要记住,永远记住,刚刚学佛修心的那个初心,初心很重要。前几集师父也跟大家讲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就犹如一个老年人虽然老了,但是他的精神上,他永远想到年轻的时候,他曾经拥有过的抱负和满怀着希望,这就是维持他生命的一种源泉。所以有些人入世已久,在这个人间看见别人都是贪瞋痴慢疑,然后自己又受了一点挫折,艰难困苦自己经受过了,慢慢心中受了污染,性格变坏了,贪恋的红尘,让自己本来非常爽直的性格,变得越来越虚假,不敢说实话了。为了使自己变得人缘好,然后人变得完全是一个假人,所以假人就会假意,假心就会变成假人,人就会变得不坦然、不坦白,就会活在世界上,明明知道是对的,他会说成不对的,明明是不对的,他会扭曲心理来承受人间的挫折。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人心的转换是那么的重要,我们在这个生命当中,很多人总以为社会的环境影响了我,很多人说:“其实我蛮好的,社会环境啊,大家都这样的”,别人怎么样、别人怎么样。 实际上,从佛法界讲,环境不能影响我们的,环境影响不了的。因为你自己的修养和你的造诣,和你的根基不足,是你自己的精神,离开菩萨的境界太远太远了,所以你才为境界所转。所以我们的精神如果活在菩萨和佛的境界,你不管碰到再复杂的时代,再复杂的环境,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人就不会被外境所影响,这就是我们佛家讲的如如不动,这就是儒释道三家所讲的,一个人的修养和他的本来的初心。最初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有一个最初的心理状态,是人最纯洁,还没有受到外界污染的情况下,人的心都是光明磊落的、坦白纯洁的拥有一颗佛的心,那多好。 就是道家老子所讲的“如婴儿乎”,就像一个人纯洁像一个婴儿一样。我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欢婴儿,因为婴儿他非常地纯洁。所以像婴儿一样地纯洁,我们说一个人不管是出家还是居士,修行的路都是从凡夫开始修,然后修到成道成佛。所以我们很多人就是从凡夫俗子开始转变你的境界,来脱离红尘的污染。师父经常跟大家讲,学佛非常不容易,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天边;学佛三年 仗着佛卖钱,越修越远了,为什么?因为我们不能保持永恒的初始心。因为我们的心念必须纯正,你才能成佛。所以师父为什么对你们这么严格,就是要你们保持纯洁的心,出家的人要像你当时小孩般地纯洁,没有出家的人也要像孩儿般地纯洁,你这个时候成佛有余。你不要以为你成不了佛,很多人经常讲成佛很难,佛离我们很远。其实说佛离我们很远的人,因为你的心已经离开佛很远了,有些人说:“佛就在我们身边,我最近怎么感觉佛就在身边,他在管住我们”,你成功了。因为佛离你越来越近了,护法神离你越来越近了,菩萨就会离你越来越近,你成佛的机缘就越来越近了。如果你这个人整天没有人管,你整天感觉,我什么时候能修成,我什么时候能够到西方极乐世界,或者到心灵净土世界,这个时候其实你的心已经离开了佛。所以佛经上讲,初发心即成正等正觉。大家想一想,初发心就是我们说本性,当你刚刚开始修行的那一颗心,那就是成了正等正觉,光明心。 所以佛说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人的第一个念头,是看事情是看得最清楚的。刚学佛的时候,我们看问题是看得最清楚的,我们看清了道路和方向,我们成就了菩提,我们心中有佛,然后慢慢我们拥有了菩提心,再修,我们就能修成佛道。所以最初的那个出家心,那个想一世修成的心,想离苦得乐的心,就是那个求佛之心,那才是真诚永恒的如来之心,原来的心。看看我们修到后来,人越来越懒,越来越不负责任,把什么事情都往人家身上推,碰到不好的事情,都是别人让你这么做的,找出千种理由万种理由,哪怕对自己的父母亲,对自己的小辈,只要有那些杂念。你永远觉得你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你连初始心都没有,所以你就离正等正觉越来越远。 所以师父告诉大家的就是,我们做人做事其实也是一样,很多人开始对菩萨又是磕头又是膜拜,几年下来,初始心不见了,恭敬心不见了。对师父也是,刚刚来的时候 ,“哎呀,师父啊”,尊敬得不得了。慢慢时间长了,油了,越来越油了,尊敬心不见了。所以我们学佛人要念念菩提中,生活一年到几十年都是念念菩提中,要如如不动 ,佛在心中。所以学佛最初的,最基本的一个念头,那就是不忘初心。所以师父要你们不忘初心,就是最初的一个念头,也是你最后得到的一个念头。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不能开始的时候有始无终,要有始有终。学佛到后来,不能把最初的一念善和一念成佛的心,给修掉,给丢掉,给找不到,所以你就永远得不到学佛的基础。师父跟大家讲,学佛如初,成佛有余,学佛人不管学多少年,就像初始心一样,你成佛一定有余。一个出家人要出家如初,成佛有余,一个在家居士要修心如初,成佛有余。就是讲不管一年到几十年,我们要像第一次的念经那么地诚恳,第一次拜佛的那么感动,那你如果拥有这个心,你早就修成了。 诚恳的决心,不是你用语言可以表达出来的。很多人修心到后来,跪在菩萨面前,他是用的那颗诚恳的心,那是一种无上菩提的智慧之心,他用不着跟菩萨讲很多话,他心中充满着感恩,才能让你成佛有余。 卢军宏台长白话佛法开示 2020年5月20日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72【修心如初 远离迷境】

白话佛法 071【一念智 即般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PgO-iOZtZQ&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71一个好好的人,不去贪哪来的烦恼,你想要这个、你想要那个,要到后来要不到,你就不是烦恼了吗?所以要使自己没有烦恼没有偏差,要有效地回避那些风险。所以你去看有些人很有经验的,他只要问这个事情有没有风险,他一听到风险,我不干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才能抵制自己的诱惑。举个简单例子,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贷款,房子贷款,他非常痛苦,为什么?他经不起诱惑,可以贷款,可以买房子,你去贷了款之后你还不出来了呢?这房子就收掉了,就不是你的,你就痛苦缠身,你抵不住这种诱惑,所以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举个简单例子好吧,人家放在橱窗里的那件漂亮的衣服,你如果想买的话,你心一动,一件衣服就动了,因为你要买它,它就动了。你如果心不动,看一看,你就过去了,它这件衣服还是老样子放在那里,对不对?你想买它,它的价格就是你动心的一个源泉。所以师父跟你们说,一念愚即般若绝,你一个念头非常愚蠢,你的智慧就跟你断绝关系,决断;一念智即是般若生,如果你今天一个念头有智慧,你的般若就生出来了。所以师父跟大家讲,你今天对这件事情很重视,你认为它拥有的,它就是拥有的,在你眼前。如果你觉得这件事情,根本对我来讲我不在乎,我根本没有认为它是这样,它就是在你眼前就不存在。大家听懂了吗?举个简单例子,你觉得这个房子好得不得了,你非常喜欢,你们看上了。你开始动脑筋,搞贷款,你动了很多脑筋。这个物品是存在的,等到你说“哎哟,算了, 价格这么高的,比它好的房子多得很呢。”你不把它当回事,这个物,这个大楼就不存在了,就在你的眼光里就不存在,就结束了,没有了。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有的时候在心中就有,不在心中就无。很多的人间的物质都是虚空的,连人都是虚空的,我们到了这个世界一切都虚空的。佛经上早就有说,有解释,就叫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个物品带不走了就不是你的,对不对?你觉得可以带走吗?带不走,那就不是你的,就算你拥有了也会失去。妄心不起,恒处寂灭之乐。什么意思啊?你今天对世界上什么事情,都不起一种贪念和妄想得到的念头,恒处寂灭之乐。也就是说你恒常处在寂灭就是一种平安,安静的快乐当中;如果你妄心一动,你就会被荆棘所刺伤。所以经上说的,“有心皆苦,无心即乐”。所以我们学佛人,就是要管好自己这个心,所以真正学佛的人,修行修心,修心修行,离不开这个心,所以管好自己这个心,让自己这个心心无罣碍,你才能达到无我的境界。 好,时间过得很快,接下来师父跟大家讲一个故事。 当年佛陀在的时候的故事,一时佛在舍卫城,这个鹿野苑有位著名的,很有名的国王叫梵施国王。他在位期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牛肥马壮,整个国家一派生机勃勃,非常好,繁荣昌盛,人们过着祥和的生活。不久,这个国王的王妃怀孕了,十月之后,生下了一个美丽端庄的女孩子,非常美丽端庄。宫廷内外为她举行了一个隆重的贺生仪式,准备给她做一个贺生仪式,就是诞生。准备给她取名的时候,因为王家的种姓叫嘎希,而她又天生丽质,非常好,秀美非凡,所以取名叫嘎希美女,就直接叫她嘎希美女。国王特地为她请了八个姨母,就照顾她的姨母,这个八位姨母,分别管着吃、喝、睡、玩耍、戏乐,精心地照顾喂养她。这位公主如海中的莲花很快地成长,自幼她就学习了各种文武理数,经史诗赋,对释迦牟尼佛,因为她学习经书,所以她对释迦牟尼佛,生起了无比的信心。过去说生起信心就是看了这个书之后,“哎呀,多好啊,哎呀,我真的非常尊重佛陀”,还经常借父母之力她就供养三宝,供养三宝佛法僧。这个时候,嘎希美女青春芳龄,窈窕淑女,她的美貌堪称世间第一,无与伦比。以至周围的六国的国王都知道她,六个国王都希望娶她回皇宫。这个六国就各派信使,往印度的梵施王那里求通婚,那个梵施国王听后,心里一下子不安起来,心想“我仅仅只有一个女儿,如果我答应了其中哪一位国王,其他的五位国王一定会挑战我,将危及到整个国家的臣民”,他有些担忧,故没有答应任何一位国王。这六位国王都非常地不悦,各自统帅着四大军队向鹿野苑进军,准备抢人。 有一天早上,梵施国王突然听见城外,旌旗招展,车水马龙。他登上城墙看的时候,眼前竟然是六个国家的军队。突然他觉得一切都完了,内心万分地焦急,拖着沉重的步伐无精打采地回到了房顶上,坐在那里托腮凝思,在想怎么办呢,着急啊。这时候嘎希美女来到梵施国王的身边,见父王满脸忧愁,忙问:“父王,你为何心事重重啊?”,“唉,为你啊?” “为我?莫非是我貌不够美?”,她还开玩笑,说她貌不够美。梵施国王苦笑着说:“唉,孩子啊,不是因为不美,而是因为你太美了,六国竞相争娶 我一一回绝,以致今天六国兵临城下,这可如何是好啊?”嘎希美女略作思索就问:“父王,女人有没有自己选择婚姻的权力啊?”国王痛快地回答:“当然有自己选择的权力。”嘎希美女得到开许之后,就是国王同意之后,就对父王安慰道:”父王,请您不要担忧,您去告诉六位国王,我将亲自挑选他们。”国王听完这些话心里轻松了许多,就派了六个信使,将此事告诉了六位国王,请他们收兵,稍候几天准备参加候选。六个国王这时候,他们都骄傲地认为,嘎希美女一定是会选中自己的,因此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答应退兵了。信使:“报,国王,这六国全部退兵了。”那国王在心里想,这次女儿肯定要出嫁做王妃了。但不管怎么样,只要国泰民安 吾心足矣,国泰民安就可以了,然后他的心慢慢地平静下来。 那六位候选的国王各自兴建宫殿,然后找出各种各样的宝饰,就是衣服、宝贝扎在头上,带上大象、财宝和眷属。那个时候,大家知道,大象就是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威望,几乎是倾其所有,准时那一天来到了鹿野苑。来了之后,他们各自占着一个方位各自为阵,然后坐在狮子座上,等候着嘎希美女的到来。大家都你看我,我看你,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最好。嘎希美女真的来了,她穿着妙衣宝饰,骑着大象徐徐地从城门出来。在每一位国王面前走过,然后最后真诚地告诉他们:“各位国王,我不愿与任何人过世间真真假假的生活,我愿意礼拜释迦牟尼佛。”说完 一转头 骑着大象走了。六位国王和眷属,看着她姗姗离去的背影深感失望,因为过去他们非常地尊重宗教,佛教。他们对佛陀非常地尊敬,但是又依稀觉得,这位美丽的女子怎么会不贪恋世间的生活呢,又不愿意享受人生的荣华富贵呢,居然情愿皈依佛陀。梵施国王和眷属们也看到了,他的公主嘎希美女的这个举动,他们半信半疑地尾随着嘎希美女,观其真相。嘎希美女路途中能骑象就骑,不能骑就徒步前行,一路风尘仆仆,终于到了佛陀的圣居。 见到佛陀之后,她于佛足下合掌,恭敬顶礼,祈求:”世尊,我愿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持净戒,唯愿恩准。”佛陀欣然应允,叫来众生主母亲自交予。众生主母是什么,就是专门负责比丘尼的首领,全部管着比丘尼的。众生主母就给这位公主剃度出家,授具足戒,传授佛法。这位公主积累了资粮,精进修持,断尽了三界轮回的根本,证得了圣者罗汉的果位。在她的境界中,黄金和粪土等同,没有优劣。手掌与虚空无别,手掌就是手的掌心,就是空的。你们看看,师父曾经跟你们讲过的,对不对。 有一位很伟大的人走的时候,跟他的侍卫官说,等到他走了,叫他把他两个手放在棺材外面,让大家看一看,就是我这么伟大的一个人,走的时候也是两手空空,对不对。就是告诉大家,两手空空,好像握着东西最后全部都要放掉。显空无二,诸天称赞,就是天上都非常地赞赏。尾随的人见嘎希美女真的出了家,过去只要你出了家,大家根本就没有这种婚姻了,所以大家都尊重。出了家并证得了果位,大家都觉得真的了不起,然后嘎希美女又前去佛前礼谢,世尊对尾随而来的人传了法。就是大家一起来了,世尊跟他们传了法。这个时候众比丘就问了:“世尊,以何因缘 嘎希美女生帝王之家,又以何因缘她如此地相好庄严,她又以何因缘于如来教法生大信心,以何因缘她又速证圣果?”佛陀就告诉他们:“这是她往昔的愿力,曾在贤劫人寿两万岁,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的时候,鹿野苑有一个施主,他富如多闻天子。施主家的儿媳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孩。她长大之后,对迦叶佛生起极大的信心,借父母亲的力量,她修建了一座经堂供佛和僧人,经父母亲的同意她得以出家,一生中她严守净戒,精进闻思修行。临终前她发愿:‘愿我今生中,布施、供养、持戒、闻思等功德,能于生生世世中,生于富贵家,相貌庄严,并于释迦世尊教法中出家,证罗汉果。’这位发愿的比丘尼就是嘎希美女。以其往昔的愿力成熟,今生于富贵之家,相好庄严,对我生起信心,得出家为尼,证得圣果。” 佛陀跟他们讲了这么一个因缘,就是告诉他们,人要生起清净的大信心。看看我们现在每个人都没有愿力,很多人的愿力就是,我要出名,我要富贵。看看到庙里去求的都是要求财,求自己怎么好,都是为自己而求。我们每一个人要懂得烦恼是求来的欲望,让我们能够迎来佛陀的智慧,用观世音菩萨的清净心,用佛陀给我们的佛法,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这样我们才能远离颠倒梦想,我们才能一世修成报佛恩。 好,今天就跟大家讲到这里,我们下次节目再见,谢谢大家。 卢军宏台长白话佛法开示 2020年5月16日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71【一念智 即般若】

白话佛法 070【如如不动 心自浩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kuxT6NRJd4&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70师父今天跟大家讲了,可能稍微难了一点,但是大家必须要学,因为佛法那是智慧的,不是单单念念经 打打坐 磕磕头,它是一种境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应” 其实就是一种方法论,你应该 你必须,所以用本体论来讲,本无所住而生其心,一个人,如果你本来就没有所住在这种心中,就是心空的 你无所住,你不管怎么样 你都是空空如也,你不会生出其心的,你不会生出贪瞋痴慢之心的,因为你没心,就像很多人说,你这个人怎么没心没肺的,人家跟你讲半天 你怎么都记不住,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讲,就是告诉大家,他这个,本体论来讲 就是你已经无所住心了,所以师父跟你们讲,佛后来讲到 过去心不可得,就是由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下面,就是告诉大家,你既然无所住心,那你过去的心还要得吗,过去的发生过的事情,你还要再去记吗,你现在的心不可得,你现在学佛了 你应该放下了,你不应该再去,为现在你在人间的生活当中的,杂杂的那种人间的琐碎事情,而再去生出这种瞋恨心,贪心 烦恼心,所以现在也不可得,佛陀又告诉我们了,未来心也不可得,未来还没发生,你为什么要生在你的心中,这个事情还没发生,而且不知道怎么发生,你这么放在心中干吗,所以讲到底就是叫你应无所住,不要去住心,很多人为什么会烦恼的,心太多了,对不对,你看看很多人,心太硬了 心太忌妒了,还有很多人 心太软了,还有很多人 心太肮脏了,全部都是由你心发出来的,所以菩萨叫你无所住,就是把它全部扫掉 扫干净,扫干净之后心会出来吗,心还会出来,所以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出来的其心 那是干净的,所以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知道过去心不可得,你的心 现在心当然不可得了,你连你过去做过的事情都要忘记,你现在有什么可以得到的,你现在的心你都忘记了,你都不想知道我今后将来,我现在做的事情 还没做好,我怎么会去担心我未来的事情呢,很多人跪在菩萨面前,整天地求未来的事情,菩萨 让我孩子以后大起来,能够考试考得好 读书有成绩,你让他好好学佛念经 能不好吗。 很多人问师父,师父 您帮我看看,我的孩子大起来,能不能结婚 找到女朋友,你不是拥有未来心吗,所以一切不要求,一切心不要住 住在你的心中,因为它是现在 未来和过去式,没有妨碍你任何情况,没有让你难过 让你悲伤的理由,所以自性本空,为什么叫自性本空,本来就没有的 是你生出来的心,最后你自己把它灭度了,那么你的心…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70【如如不动 心自浩然】

白话佛法 069【实相真心 觉悟有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qGQkfvbJIU&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69上次跟大家讲了,我们说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今天继续跟大家再作一些解释,因为这句话是《金刚经》里边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六祖悟道的 这一句话,其实这句话非常有意思,说我们首先要了解,云何生心,就是我们人为什么会生出很多心出来,为什么会,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碰到事情了就生出了很多的心,比方说自私的心,贪心 忌妒心 恨心,云何生心 为什么会生这种心,因为我们人本来就具有这个妙明真心,就是说在我们的九识田中,就有我们本来的真心,就是真如实相的本性,就是我们说善良的慈悲心的心,这些是好的心,但是我们在人间红尘当中时间太长了,我们已经把本性良心遮住了,所以我们生出了很多不应该有的心,而把真正地应该生出的那种悲愿心,菩萨心 菩提心 慈悲心,和我们对人应该拥有的平等心,利他无我之心,这些好的心全部都找不到了。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人会越来越走下坡路,碰到事情人首先是想着,哎呀 我 我自己 我需要,没有能够帮助别人,所以菩萨让我们 说如是等心,你们这些好的心,全部都要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哪怕好的心,你想过了 不要住在你的心中,就是好的东西你用过了 不要老罣碍,不要总是记在自己的心中,因为很多事情你帮过别人了,你不记在心中了,或者你曾经送给别人东西,给了别人很多,把他抚养大 或者对他很好,像这些善良的,实际上就是你的真心和你的清净心,就是你的佛心,因为你无所住了,你把帮助过别人已经忘记了,你已经没有感觉到 我拥有这些心了,讲到底就是帮助过别人要忘记,对人家好过了要忘记,所以众生为什么会生出这么多的贪心,执著心 贡高我慢心。 为什么会有分别心,乃至八万四千烦恼之心,这就是我们心中因为驻足了,把那些我们用过的心驻足在心中,时间长了,这是我的心,这是我的恨,这是我的忌妒,慢慢地因为你驻足了很多的心,使你生出了更多的心,那么师父就跟你们说了,你们的妄心就开始生起了,你们的业识心就开始生起了,所以你众生心就找不到,你平等心就找不到,所以皆是无所住而生之心,我们只要不驻足,把任何的人间的心,驻足在自己的清净心当中,你的真心就不会污染,那么就是你的佛心常住,但是我们众生所生的心都是贪心,执著心 贡高心,还有分别心,这些妄心和业识心,业就是业障的业,因为你的业障阻碍了你的意识,产生的这种心态就叫业识心,也就是众生之心。 所以佛经里边讲,所以者何,为什么呢 所以呢,为什么众生会处处著相,什么事情就是钻进去了,我对你好过,我对你好过两三次了,为什么你要对我这样,著相了,为什么我这样修还修不好,菩萨 我天天在磕头 为什么还不行,因为相多故心亦多,就是你今天著相越多,你的心越多,你今天看见这个人 那个人,你感觉不一样,这个人的感觉蛮好,你生出了一个欢喜心,你对这个人很讨厌,你生出了一个瞋恨心,你今天看见他 觉得他比你有钱,长得漂亮,你又生起了忌妒心,因为由相所以产生了心,心多那你就不能清净,所以我们在学佛当中经常有一句话,说你这个人心很多,心过头了,因为你想得太多了,所以心不清净,你当然学佛当中就不能悟出实相真心,你不能理解什么叫实相,所以学佛人欲悟实相真心,就是我们要懂得什么叫实相,实相就是实实在在地理解,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真心就是你真正的心,就是师父叫你们不要撒谎,你才能讲出真心话,你今天一撒谎,你能讲出真心话吗,实相真如,心不清净 一切不得真相,所以要放下一切 则一切不住,你今天对他好不好,这个心都不要有,你今天看见他讨厌不讨厌,不要有,就像师父今天看见不管是谁,都觉得他是学佛,他是有本性的,他是真心自见的人,自己能够看到本性的人,你用这种境界去看所有的人,你不会觉得他讨厌,你自见道心。 所以佛道 学佛的有道理的,学佛它有一条道的,学佛不是乱学的,很多人以为念念经就自己学佛了,佛道佛道…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69【实相真心 觉悟有道】

白话佛法 068【观照就是照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e57653ewEA&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68佛经就是告诉你们为什么,因为般若智而生其心,因为当你完全空的时候,他的佛性的般若智慧,而让你生起这种慈悲善良的心,而这种慈悲善良的心,它又无所住心,是在你的意念当中有的,但是又好像找不到,师父很想用现在人间的例子跟大家讲,举个简单例子吧,你今天来参加,一个人的party(派对),对不对,你来的时候你穿得漂漂亮亮的,对不对,你进来了,希望大家都能够理解你,看到你穿得很漂亮,对不对,但是你一看 大家都穿得很漂亮,你这时候已经忘记自己好看不好看了,你跟大家一样很开心,我问你,在你冥冥当中 在你内心深处当中,你那种想让别人来观赏你,能够让你感觉到,有一种非常自豪感的,因为我今天穿了这件衣服,很贵重 很漂亮,你有没有,但是你当时这个感觉当中,你没有讲 你也不去想,但是在你的内心深处有没有,就是这个,就是这个灵魂当中的东西,师父再举个简单例子,因为这比较难,比方说 在拜佛磕头的时候,你可以说 菩萨 菩萨 观世音菩萨,我去除杂念 去除杂念。 你在嘴巴讲去除杂念的时候,你杂念一瞬间没了,对不对,杂念没的时候有没有印子,我问你们,橡皮把字迹擦掉之后 有没有印子,观世音菩萨 我空我空,我不要去想 不要去想,你不要想的时候,你“不要想”这三个字,是不是还是在想,观世音菩萨 我一定要干净,我一定要干净 我不要去乱想,那个时候杂念来的时候,有一个某一个人的形象在你的脑子里,或者某一件事情在你的脑海里的时候,或者你们跪在菩萨那里,念大悲咒念心经的时候,这种意念不是来了吗,来的时候 你说,观世音菩萨 我要干净,我要清静 我要清静,你要清静的时候,实际上 暂时好像没有想,实际上 在你的内心深处,有没有想 有没有这个意念在,这就是佛经讲的精彩之处,所以 在你的八识田中,已经存在的东西,你要把它彻底无所住心 很难,所以希望大家学佛要真的用心学,你曾经出现过的自私心,你可以说我不要自私 我不要自私,但是 就算你当时说我不要自私,我问你 这个自私心的阴影,在不在你心里,那肯定在的,那么这个阴影要去除它,要让它无所住心,你才能得到真正的大自在。 所以 无所住心就是这样,师父跟大家讲,怎么样能够来理解佛法,佛法是非常地智慧的,希望大家一定要好好地修 好好地学,今天因为时间关系,其实我准备了很多,下一次再跟大家讲,在最后…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68【观照就是照见】

白话佛法 067【心无所动,心无所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cDzljaoGkg&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67你们懂得佛法就能懂得人性,你就慢慢懂得佛性是怎么样的,有些东西 大悲无泪 大笑无声,所以很多人开心地流泪了,师父跟你们讲就是希望你们要明白,佛是干什么,菩萨到人间来干什么,你们今天在人间应该做什么,一个人学佛要有清净心,在经文当中有一句名言叫,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个意思就告诉大家,我们不应该住色生心,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能被人间的名闻利养所诱惑,我们的心不能随便地根据物质,别人的心怎么样想,我们就在改变,不能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不能因为闻到香了 你就动心了,不应该闻到声音 别人说的话,你就动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是《金刚经》里边的名句,师父今天特别拿出来,就是跟大家来解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这一句话,那是六祖因这句话而悟道的,想一想 就这么一句话,多重的分量,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说的禅宗的六祖,初步的悟道就是这一句话,因为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开悟了,师父跟大家解释一下,原来我们的心本来就无所住的,我们的心你们看看,对不对,整个都是无所住的,无所住就是空的,没有地方可以去的,所以就是告诉我们,此心无所住 无所住毕竟空,你告诉我,你们小时候的心现在到哪里去了,你们小时候的恨心到哪里去了,小时候的贪心到哪里去了,小时候你们曾经被人家欺负,或者你去欺负别人,那些不好的心现在在哪里,所以它是无所住心,只是一个空的境界而已,有所住,就是你把不好的事情 把好的事情,全部放在心中,你们想想心是不是会有压力,烦恼是不是因心而开始启动,好的开心 不好的难受,是不是由你的心开始启动,如果你不住在心中,那你就住在空中,你说你这个心今天无所罣碍,就像很多我们的佛友告诉师父,师父 我跟有些人讲话,我不要动脑筋的,我觉得很开心,跟他讲话就像跟小孩子讲话一样的,因为他不会生我气,我也不会生他气,因为我讲话,我讲什么他都能够接受,他不会乱想,他讲什么话我也不会乱想,所以我跟他讲话非常舒服,非常开心,那就是无所住心,如果你有心了,担心他来找你谈,来抓你的烦恼,抓你的毛病,来讽刺你,来对你造成伤害,你拥有了这些心之后,你就是住色声香,你就住在这个人间的烦恼之中,你哪来的自在,你哪来的自在心。 所以真正的清净心,不光是空 主要还是有境界,所以我们做人一定要懂得,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真正的修行应该心无所动,本来就没有心 我要去住它干吗,我要用心去盛那些肮脏的人间的,这些红尘当中的名利物质干吗,所以应该无所住而生其心,你说你心有吗 有啊,在哪里 无所住,举个简单例子,你这个人活着 对不对 对,你住在哪里,没有住在哪里,我想住在哪里就住在哪里,你说想住在哪里就住在哪里的人,是不是他得到自在,你今天被一个地方管住,你只能住在这里,你是不是已经住色 住在色中,举个简单例子,你今天在人间,因为你的贪 因为你的恨,你最后做错事情,那你必须住在监狱里,你这个心只要住在监狱里,你是不是被管住了,你是不是这个心就住色了,所以要无所住 坦然,我对谁都无心,我无心去伤害别人,我无心去接受别人对我的伤害,你是不是得大自在,所以无心即有心 有心即无心,心在哪里,因为心没有来也没有去,无所住心,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不要去留心,你一去留心你一定会烦恼,所以菩萨教我们说,此心无形 犹如镜子,就是告诉大家。 我们的心没有形状的,你说心有什么形状,你恨人家是什么形状,你看看,很多人硬要弄个形象出来,爱这个人就要弄一个像寿桃一样的,这实际上就是个心脏,就长这样出来 稍微有点弯曲的,但是这个不代表你就是拥有这个爱心,实际上心只是个无形的,因为心脏是有形,但是心所想出来的所有的东西,概念 理解 爱 恨,它都是无形的,这些无形的东西就犹如一面镜子,照到有形的物质,你心中就有有形的物质,你今天照到了爱,你的心中就有爱,你今天照到了恨,你的心中就拥有了恨,所以心如明镜台,有境界 它就可以来照,你一面镜子在心中,善恶都是照在你的心中,就像照过了 就没有了,我们看看一面镜子,你刚刚照过镜子的时候,镜子里是不是留有你啊,这个你是不是一种假象的你,这面镜子是不是无所住,当你离开镜子之后,这镜子照到是什么,照到是空性,你没了…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67【心无所动,心无所住】

白话佛法 066【佛性平等无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4um6H42zI0&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66好,我们今天继续《白话佛法》。 首先师父跟大家讲,我们想问题,一个人想问题,尽量地把问题往正面去想,往好的方向去想,你就会法喜充满。因为很多人的痛苦和忧伤,就是心中的负能量太多。因为负能量一多,他就把很多问题,往不好的和负面的方向去想,越想越害怕,越想自己慢慢会担忧。所以往正面去想,你很多事情就会快乐无忧,不会有忧伤。所以学佛人,这是非常重要的理解事物的一个方法。师父跟大家讲,因为任何一个人要懂得轮回,一件事情好的不好的,它都会轮回,好的事情碰到不好的,慢慢地再轮回成好的,恶的事情不好的事情它轮回慢慢会成为好的。 所以从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开始,一直到你听到闻到,通通的,实际上就是一种轮回,你不能把它当成太真。你看看我们小的时候,很伤心的某一件事情,就是因为我们把它当成太真了,所以我们就在轮回当中了。菩萨让我们懂得,只有看见佛性后人才不会轮回。也就是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只有真正地懂得佛性,懂得佛理,你想不轮回,你必须要开悟,必须要证道。师父告诉大家,一个人在这条道上往前走,你说你可以走吗,一直可以走吗?是啊,坚定不移地往前走。方向呢?如果方向错误,你还是在轮回地走;如果方向对了,你就走出自己人生的沼泽地,你就慢慢地开悟了,明白了这世界,不能在这个世界上再迷惑颠倒了。要走出自己的道,要见到佛性,要明白这个世界,一切全部都是苦空无常的,没有一件事情可以永久的,所以得到了就等于失去,失去了也等于暂时的拥有。所以能够有佛法在心中的人,就能破迷开悟。 我们因为心中还有迷惑,所以我们才会有妄想、才会执著。当一个人一件事情想不通的时候,实际上他就是在执著当中,执著的人一定会轮回的。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懂得,要把眼耳鼻舌身意都转换成佛性,眼睛看见的,鼻子闻到的,耳朵听见的等等,都是转成佛性,正信正念。我不乱听、不乱看、不乱闻,在意念建立在自己的思维当中形成的概念。这个意念非常的重要,就是任何一个人的意念必须是觉悟的,你有觉悟的意念,你的正信就开始起了,你有觉悟的意念,你的正知正觉就开始了。所以我们一个人有正知正觉,说出来的话都像佛一样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要想成佛,必须心中有佛,你才能说出做出和思维出佛性来,你一定会远离轮回。 你们看看我们在人间,实际上不要说大轮回了,小轮回不断的,把某一件事情不当回事又犯错了。你看看我们的一生,从小长到大我们轮回了多少事情。我们说要对父母亲孝顺,到最后呢,又忘记了;说好过节了要给自己家里人怎么样,又忘记了;说好别人对我很好,我要谢谢他、回报他,最后又忘记了,这一切就是在轮回当中。所以我们在世上所种的佛缘,这就是我们不轮回的因,才会得到不轮回的果。很多人很可怜,他没有种上佛缘,而种上了人间的因果——就是因缘,因缘会引来不好的果。要懂得菩萨是我们心的老师,我们心灵的老师是谁,是菩萨;教导我们、支配我们的心灵,就是菩萨。他们是我们的导师,所以我们的心想什么,要和佛和菩萨想一样。我们要做什么事情要和菩萨想一样,要想象着自己心的自在,因为只有和佛一心一意,你才能任运自己的心灵。任运就是你能够完全地,自在自主自己的内心的心灵,你的良心慈悲心,无我利他之心都会出来了。所以要安住自己的内心,不让它轮回,你就会进入永恒的涅槃之道。 很多人说怎么样能够涅槃之道,因为你要安住自己的内心,不要让它贪瞋痴慢疑。佛陀告诉我们众生皆具佛性,只有觉悟人生,只有离开人间烦恼的障碍,要离开一切所知的障碍。感觉自己这个也懂、那个也懂,你就会有障碍,你就会有执著。所以为什么我们经常劝别人,懂了你也要放下,不懂更要放下。懂了,实际上就意味着,你还有很多不懂;你不懂,就意味着你还要去学,你会学到很多智者的东西,就是懂的东西。如果你觉得我已经所知道了很多,那么你的障碍就开始生起了。所以为什么要谦虚,为什么要有智慧来消除你的业力、消除你的业障。你们想想看 一个人有业障,如果没有智慧他是消除不了的,他必须有智慧。因为任何一个人离开了智慧,就是离开了般若,离开了智慧你就会变得越来越愚痴。 所以要经常懂得,我们与佛性是平等无二的,因为我们内心深处我们有佛性,所以佛就在我们心里,我们能够克服人间一切的磨难,因为我们心平等无二,所以我们就是佛,佛就是你,你用这种心态,你才能在人间成佛。所以不要以为佛离我们很远,其实只要你的心像佛,你就是人间的佛,要有信心,要有精进力。我们现在用心灵法门去化解消除业障和灵性,我们用自己的智慧的妙法转化因果业力。你看我们现在是不是这样,念经把自己本来要不好的业障去除。很多过去上辈子欠了别人的,我们慢慢地通过念经、许愿、放生,在消除自己过去的业障,我们就是在转化因果业力,我们在改变我们自身的宿命。所以明白懂得佛法,有生必有死,一切名利皆幻。你说说看名会走掉吗,会的,利会走掉吗,会的,一切都像梦幻泡影。 所以希望大家懂得,在人间生活的自然现象,那些自然现象就是六道轮回,所以不想轮回就要懂得无常生死。师父待会儿会跟你们讲,怎么样来理解无常生死。要懂得人间的金钱名利没有办法解决你生死问题的。只有深入到佛法中,去探索,去理解,去开悟无常。因为它是一个自然的道理,这个世界一切都没有长久的。你懂得这个你就拥有了智慧,当你拥有智慧来解决人间烦恼的时候,你会拥有般若。所以要懂得无所得,因为你做了再多的名,你最后一场空,无所得。你拥有了再多的利益,你最后也是无所得,都不是你的,只是你在帮别人看管,因为当你一离开,一切都归空,一切都是别人的了。师父经常跟你们讲,举例子,如果这个房子是你的,你这刚走,你的房子就换名字了,一切都是无常。 所以看淡名利你才能生长智慧,你才能离开烦恼的障碍,解脱生死目的是为了得大自在。所以觉悟的人拥有大自在,觉悟的人懂得一切不生不灭,生出来的会灭掉,灭掉的又会再生。所以佛法把它智慧地理解成,那就是不生不灭。大家知道《心经》里边不垢不净,对不对,不生不死,就是这样。 所以我们在人间停止作恶,要不能作恶。你记住了,不作恶的人,他的本性自性佛性就会显现。经常骂人、经常对别人不好、经常在背后作弄别人的人、阴别人,你心中肮脏无比,你哪来的清净无碍之心。所以师父要你们要显露出,自己的本性和良心,看破人生,你才能真正地理解佛性。 一个善良的人天天活在大自在当中,一个阴暗的人,他一天到晚活在惊恐之中。所以学佛的人能够享受,人间的大自在和智慧;而一个想不通的人,他就远离了自己的智慧和般若。我们要懂得一切唯心造,有人问师父,佛法界经常讲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这是什么意思。 师父告诉大家,大悲无泪,大家想一想,慈悲是无尽的慈悲,是慈和悲愍。所以它是无尽的,它不是人的一种感情,人的眼泪那是一种感情的流露,而慈悲是在内心的。所以真正的大慈大悲的人不是流眼泪,而是在内心感受到别人的苦处和伤痛,所以叫大悲无泪。那么第二句有人问了,大悟无言,大悟,为什么反而彻悟了之后就不讲话。你看有很多法师,你不管问他什么话,他总是“阿弥陀佛”。因为在人间没有是非,他已经不堕落是非当中了,他远离人间的是非,大悟就是开了大智慧,这个智慧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出来的。所以真正开悟的人,他不是用语言能够解释的,所以他就不讲话了,这就叫大悟无言。 那三句话最后一句话叫大笑无声,什么叫大笑无声。大笑实际上就是,人的七情六欲当中的一种心情,哎呀,开心了,哈哈哈哈,开心吧,大笑,那是人间的一种高兴 一种心情。大家想一想菩萨的高兴,内心的喜悦。 菩萨看到一个人被救度了,看见一个业障让你们消除了,帮助你们离苦得乐了,他怎么是能用笑声就能表达出他那种心中的喜悦呢,所以叫大笑无声。想一想是不是这样,一个母亲为了一个孩子考试能够考个好成绩,天天起早摸黑地给孩子做饭,然后让孩子有个安静的环境好好读书。天天等,一年,春夏秋冬,等到正式高考的时候,等到孩子回来“妈妈,我考上了”,开心地大笑的时候,母亲没跟着他笑,在流眼泪,因为那种感情是内心的,那是一种慈悲。 卢军宏台长白话佛法开示 2020年5月13日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66【佛性平等无二】

白话佛法 065【忍辱境界是佛根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C6pKW0BvIk&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65希望大家要懂得,你看看《心经》里边多精彩,师父跟你们越讲越精彩。因为无受想行识,因为无色,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什么都无了,你就拥有了本性了。我问你们,如果这间房间是你的,你出租给别人了,这间房间本来是空空的,你出来的时候是不是空空的,你出租给这个人,他是卖糖果的,给他放了四分之一的糖果;你出租给那个人卖这种面粉的,又放了面粉;你出租给他卖机器的,这个四分之一卖什么东西,你仓库全部出租出去了,你里边是不是什么都拥有了,你还拥有了你的本性吗,你拥有不了你这个房子了,你什么都不能做了,对不对。等到你把这些全部拿走了,你拥有了你的本来的房子了吧,那么你拥有了你的本来的本性了吧,就这个道理。 所以成佛的境界是圆觉的境界,你看见人家不开心了,你要觉悟,我哪里做错了,不要去跟人家生气,肯定自己有问题了。今天你对一件事情有不好的感觉,就说明你还没有圆,没有圆,把这个事情弄了圆,没有圆满的觉悟。所以佛经里边有一部叫《圆觉经》,以后《圆觉经》师父也可以跟你们讲的。就是怎么样要圆满觉悟,实际上就是无取无证。每一个人都说,我要这个,我要那个,世界上最后一样都带不走。你只有成佛,你才能达到真正的圆满觉悟的境界。 圆满的境界,就是你已经证得圆满的佛法,你彻底理解了佛法,你才会拥有佛的境界;你彻底地理解了你喜欢的某一个人,你才能拥有他。;我们今天彻底理解佛法之后,我们才会跟着佛陀往前进;我们彻底理解了,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安宁和快乐,你才能拥有观世音菩萨的佛法。在社会上有些人看了一点点的经文,觉得自己很懂了,然后自己再开始讲,犯妄语戒,不懂乱讲,不得证而乱说。就是你没有证悟佛性,你不能乱讲话的。就像一个人,你没有调查你没有发言权的,这件事情你懂不懂,你懂了你再讲,你不懂为什么讲,你不懂讲出来,你就让人家耻笑。就是告诉大家,我这个人没脑子的,我这个人乱讲话的。 所以师父告诉你们,既无智也无得,明白了吗。所以有时候很多人才会造下口业,有些人更造下下地狱的罪,所以在实相当中实无菩萨和众生,是没有菩萨和众生的。哪来的菩萨和众生,菩萨就是众生,开悟的众生就是菩萨,还没开悟的菩萨就是众生。所以就是告诉我们,真实如来的生活,是没有菩萨和众生的,所以有智慧的人,把每一个人都当成菩萨、未来佛。你说一个人把别人都当成菩萨,你说这个人大家喜欢他吗。他肯定对每一个人都这么尊敬的,他不会有贡高我慢心的。所以人必须活在实相世界,实相就是真实如来的世界。首先不能说谎,首先你要承认事实,而有些人修心,明明告诉他这件事情是真的,他也不相信;明明说这件事情是真实如来的事情,他也说可能不是的,所以他永远见不到真正的佛的境界。信则有不信则无。所以实相就是实实在在的真相,和理解佛的境界。 下次再跟大家继续讲相,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每一次师父在开示的当中,总要说一点故事什么给大家听听。师父跟大家讲,要观世间的苦空无常,这个世间一切都是苦空无常的,有什么了不起的。过去就过去了,一句话 一件事,你无我的话你会解脱。解脱的人会拥有智慧,念经的人 自己明心见性的开始。 所以自己搞不清楚,多念经,你会明心见性的。我们人类的争斗,从原始社会到今天 一直没有停过,这就是业力。因为人类他没有到佛的境界,没有到菩萨的境界,他不能摆脱那些恶性循环。所以人跟人看见,首先就是找对方的毛病,贬低别人,称赞自己,嫉妒别人,然后来拥有更多的私欲,让自己。所以人的劣根性在这个世界当中才产生了各种争斗。 那么就是为了生存而产生的欲望,这些欲望让你在六道当中不得超生,永远在六道轮回当中。所以观世音菩萨倒驾慈航,到了我们人间,苦口婆心地在劝阻我们,来调伏启发我们人心态的转变,让我们懂得,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苦空无常的。所以只有好好地理解佛法,只有好好地去圆满,自己本来的这颗佛心,启发自己内心的佛性,去改变自己的态度,你在人生才会找到真正的佛。那个佛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你内心的,我们说,真佛。就是你九识田中的阿摩罗识的,你的真佛,就是你的良心和本性,你的真正的自己的佛性,原始之心。 所以要懂得学佛就是一种理解,学佛就是一种给别人的帮助,学佛就是一种,让自己解脱现在各种烦恼和苦闷的一种钥匙。如果你今天做不到这些,说明你还没有解脱,你还在苦难当中轮回。只有彻底地放下,你才能彻底地解脱,你放下多少,你解脱多少,你彻底地放下,师父告诉你,你就得到大圆满的彻底的解脱。 好,最后师父跟大家讲一个佛法的故事。 佛陀当年和弟子们每日托钵乞食,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吗,并不是。我们说出家人自己完全可以耕作,那么他到底托钵乞食是为了什么,他是为了给众生一个增长善根的机会。但是很多人不理解,以为你们为什么自己不做饭,要让人家来给你们供养。实际上佛陀的意思就是要让施主得到大的福报。你想一想如果没有人来乞食,你怎么来布施,你今天布施出的,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要有人来接受的。所以接受了你的,你就会拥有大福报。 下面给大家讲这个故事,就是让一个婆罗门终于了解了心中的烦恼,证得了正果。 在舍卫城中住着一位婆罗门,大家知道,婆罗门就是当年在印度的,有地位的贵族,他天生聪颖灵敏 心思缜密,而且拥有无数的财宝,非常有钱,富可敌国,就是非常地有钱。一生当中,几乎没有他想要而得不到的东西,城中的居民,大家看见他都是百般地羡慕他。他非常地排斥佛法,他经常说一句话,“布施是浪费金钱,行善是无义之举”。你看看,一点点佛根都没有,有一天正午,舍利弗尊者现了神足通,就从很远的地方,神足通就到了他面前。到了这个婆罗门面前,舍利弗手持着这个瓦钵立定不动,突然之间站在他面前不动了。这时候正准备坐下来用餐的婆罗门,见到突然而来的舍利弗尊者,他勃然大怒,他想发脾气,他平时就看不起乞食行者,他看不起,正准备要骂人。但是在他张口的时候,突然他心生一计,他要让这个出家众自讨没趣。 于是婆罗门转身坐下,就对舍利弗尊者,像看见都没看见他一样,眼睛都不瞅他一下,既不驱逐也不表示欢迎,理都不理他,自顾自地就用餐了。过了好一会儿,这个婆罗门吃饱了,他原本要用来净手漱口的水,他一看,来吧,就把这一碗水,倒入了舍利弗尊者的钵中,本来要洗手的,他就倒到钵中了,并说:“这就是我所要施舍的,给你的东西,今天的,你可以走了。”他羞辱他,没想到舍利弗尊者竟一点都不生气,反而慈悲地祝愿他说:“愿您今日的诚心的供养,使您百劫千生受无量的福报。”说完,舍利弗转身慢慢地离去。 如果用现代人的想法,这句话你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讽刺他,而舍利弗那是真心的,觉得你供养一碗水,我都是这么地感恩。婆罗门看着尊者渐渐远行的身影,突然心中当下竟不知不觉地,起了恐惧的念头,他一边走一边想着,倘若这沙门将我的举动到处去说,张扬出去,那人们定会认为,我是一个毫无恭敬之心的吝啬鬼。 婆罗门越想越不放心,于是就派个佣人,去将舍利弗尊者追回来。 舍利弗尊者离去之后,就直接回到了精舍,他思考着,我今天托钵回来的这一钵水,我要使这个施主得到最大的利益,就是让它成为一个功德。不一会儿他就想出了一个方法。他将这个钵中的水倒入一块泥地当中,因为过去的泥非常地坚硬,他倒入泥地当中混合搅拌均匀,然后把这个泥跟这个水,非常柔软地再取出来,他铺在了佛陀平时所经行之处,就是佛陀经常走的路。大家都知道,佛陀当年他们都是光脚的,如果一块泥跟水一揉合,走上去还软软的。然后他就向佛陀说:“佛陀,这位施主生性悭吝,只愿意布施这些水,然而为了令他免堕三涂恶道,因此我将这钵水和泥为您铺了一点路,伏愿佛陀慈悲,在这块地上行走,使这位婆罗门永生永世得大福报。 ”你看看我们这位舍利弗尊者,他都是真心的。他希望佛陀走过他所铺的这块泥,软软的,这样就会让这位婆罗门得到大福报。佛陀听了舍利弗尊者的演讲之后,非常慈愍地接受了舍利弗的要求。然后入正定,就是佛陀走路,入正定就是人放正,然后在泥地上步行,就走过去,这泥还不少,走过去。 这时候婆罗门所派遣的佣人,看到了事情的经过,他在边上深受感动,立刻返回婆罗门家中,向婆罗门具陈其事,就是马上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婆罗门。婆罗门啊,至高无上的佛陀本为一国王子,如今他舍弃了,人人羡慕的转轮圣王之位,他率领着弟子修行,持钵乞食,他没有食物吗,他有啊,他无非就是为了让众生修福报,增长善根的机会,他是慈悲。实在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来做这些乞讨的事。婆罗门听了,对原先自己的恶行恶念惭愧无比,于是他就带着全家大小,一起到精舍向佛陀求哀悔过,希望佛陀能够原谅自己的愚痴。佛陀就为他传授了三皈依并说法,婆罗门当下化除了心中的种种烦恼,得道证果。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所有的人,要懂得体谅理解别人。一个人生活就是一种对别人的体谅和理解。你懂得体谅理解别人,你就会宽容别人,你自己的日子就会过得温馨,你的人生就会安宁。所以很多烦恼就是来自于,我们不能体谅别人。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每个人的情绪都会有变化。我们不能过分在意自己的主张和执著,多能够理解别人。有些人就是互不理解,才造成了互不相让,才会伤害了对方。我们人应该认识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有进有退的,如果你懂得退让,你才会发现平常心那是多么地重要。有什么了不起的,平常心啊,人生何处不欢乐,没有必要跟自己的执著过不去,没有必要让自己的执著跟别人过不去。 人需要一生得到的是,一颗理解别人的心,一颗童心,一颗纯洁的心,一个信念,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平衡的心态。我们人还有一份安稳的睡眠,和一份展望未来,享受生活知足的心。所以真正能够理解佛法的人,他是看得到未来,看得到光明的人。所以让我们好好地学佛修心,去除贪瞋痴慢疑,用一颗佛心每天在精进在忍辱当中,能够走向菩提,走向光明。 好,今天跟大家《白话佛法》就说到这里,我们下次节目再见,谢谢大家。 卢军宏台长白话佛法开示 2020年5月9日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65【忍辱境界是佛根基】

白话佛法 064【无取无证 还初本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TpXA2nmKvc&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64菩萨了解众生,除了自己没有念头,没有私心杂念,而且将这种度人的慈悲心,转成一种概念,去帮助你,去成就你智慧的道业。因为每个人都有智慧,菩萨知道你有智慧,知道你能够明白事理,所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菩萨不停地跟他讲,讲到最后,他说,菩萨,我明白了,那菩萨就度到他了。像我们如果去度一个人,你跟他好好地讲,理解他地去讲,他很容易接受你的意见。所以在心理学上,就是讲到你要必须理解他,你才能把他转换意念。举个例子,就是说你要想让这辆火车慢下来,让它不要再往前面乱开。首先你必须爬上这列火车,那你在上这辆火车的时候,你必须跟它走得一样快,然后上了火车,你才能让它慢慢地停下来。 所以转念说法,就是我们学佛人应该很注重的一个方法。转变自己的念头,而不是你是他的师长,你是他的佛友,你是他的谁谁谁,而是你是他的最亲的人。他跟你一样都是众生,你是先觉悟了一点,你去拉他一把,这样你修心就不会起这种杂念,你就会懂得,我要帮助他,没有任何私心杂念,你就心不会生出业障出来,所以很多人会生业障,修心修到后来要自性不动,何来烦恼生起。 如果你今天对别人没有要求,你说你跟别人讲话是不是心无罣碍。你今天对人家有要求,今天达不到,你就会急,到了最后他还不听,你就会拍桌子,你就会骂人。所以心念不起,何来烦恼生,如如不动,你坐着不要动,很多人问师父,师父,如如不动,我思维一直在动;师父,我坐在这里如如不动,但是我看见人间的善和恶。师父就告诉你们,人间的善和恶,你们照样看见,看见了就像没看见一样,因为你知道这是因果关系。什么对什么错,全部都是有因有果,那是因缘果报。你看见就像没看见一样,等于没看见,视而不见。那么在你的心中,在你的概念上,有任何善恶,都不会影响你的思维,你的心中就没有善也没有恶。这就是很多人学佛学到后来,为什么说“为什么不思善不思恶”。 你说不思恶那是对的,我不要去想恶的东西;为什么好的东西不要想,因为你不理解这是善的还是恶的,因为都是因果。所以懂得了这些,任何的善恶都不会影响你的判断能力,你就如如不动。如如不动实际上就叫自性不动,自己的本性良心没动。如果你看到别人的任何是非,看见别人,这个人很善良,这个人很恶,他们两个人吵架,这个人好,那个人不好,已经影响到你自己内心的判断力,因为你进入了色空当中。你进入了色界,因为你的自性已经在变化,因为在你的心中已经拥有,什么叫是,什么叫非,所以你就不能让这种善恶能够明辨,你不能明辨这个善恶,就会影响你的心。所以为什么佛法叫我们,不受外界的影响,心无所动。 一个人稳得住的,听别人吵架,他心里笑笑,这个是非善恶,全部都是因缘果报。我眼见亦非真,就是我眼睛看见的都不是真的。耳闻均是假,耳朵听到的人家讲坏话,都说不定是假的,它不是真的。这句话师父简单地给大家做个解释。有的人有意地,他为了让这个人跟他好,为了让那个人跟他好,他有意地在他不在的时候,知道这个人会传话传给他听,他就有意地在他面前说,那个人不好,我不喜欢他。然后那个人去告诉他了,就造成了那个人来找他,其实找他之后,他再假装说,对不起,我什么什么,哦,原来你是这个意思,好,跟他交朋友了,我跟你攀上恶缘开始,慢慢地转化为善缘。 所以有的时候搭朋友也是这样,过去我们小时候听人家说英雄救美,就是这样的。很喜欢班级里这个女孩子,她长得很漂亮,但是没办法跟她接近。就找几个人假装,晚上在她回去那条路上,假装扮演小流氓,然后他冲出去然后让人家对他产生好感。像这些你耳朵听到的,看见的,它都不是真实的东西,你以为它是真实的吗。所以说人坏话,这种东西真的不能学,只要去听到别人说什么坏话,你就不是一个好好的学佛人。我们不但假的东西不要听,连真的都不要听,因为真的在人间就是假的,假的就是真的,所以真到假时假亦真,假到真时真亦假。 所以这个世界就是真真假假,就像讲话一样,你知道他哪句话是真的,哪句话是假的。所以为什么很多人被人家骗,因为他真真假假,你说他全部都是假的,他又有真的话在里边,你说他全是真的,他里边有很多假话。所以师父叫你们真正的学佛人,一分一秒不管什么时间,都不要受到外面环境的影响,外面的环境影响,根本对你来说没有概念,因为你已经彻悟了。你已经知道这个世界是真真假假的,我眼睛看见的都不一定是真的,我耳朵听到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何况我现在做的这些事情,外面的环境再怎么影响,我如如不动,心在佛法上,这才叫走到佛道上。 要做到真正的心里清静,什么对与不对,什么是与非,什么只差一点点,这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你只要用菩萨的自性,本性,来观察人间所有的因缘果报,你将懂得这个世界的一切。即无来处也无去处,你何生烦恼。 好,今天要跟大家讲一讲,成佛是一个什么境界。大家都希望成佛吧,每个人都说,我要成佛。那么成佛到底要有什么境界,今天跟大家就着重讲一讲,成佛是要什么境界。一个凡人他想成佛,首先要学佛修道,对不对。但是每个学佛人一边在学佛修道,一边用自己所得之心在修。什么叫所得之心,我如果成佛了多好啊,我今天好好修心,我一定要成佛,这个就是你已经有所得。还有很多人间的凡夫,在学佛修道当中一直在为我自己,进入我相当中,要成佛,我要学佛,我要修道,我这样好好努力我一定会成佛,这个就已经偏离了佛法界讲的无取无证。所以真正修心要修到无取无证,那就是高境界。无取无证就是没有什么所得到的,我今天要成佛我也没有得到什么,你才会真正地得到。你想成佛,你想得到佛,你实际上已经走入了执著。 所以很多人问师父,师父,我磕头,我求事情,算不算执著。你要是用菩萨的境界来讲,你就是执著;你要凡人修心的角度来讲,这个不算执著。我为家里求、为父母亲求、为我的孩子求,很正常,对不对。但是你说佛用无取无证来对待,你已经很难成佛,因为佛的境界很高。所以很多人一边修心,一边以为自己已经拥有了佛法和佛道,懂得好像我掌握了很多佛的道理,觉得自己有成佛的境界。如果你经常觉得,我这样修下去我一定成佛,你已经坏掉你的学佛的境界。因为不能有取,有取证。因为你想象着你要成佛,你可能就不能拥有佛的更高的境界。所以你连要做这个事情的念头都没有,那么你做出来叫纯善、纯好事,那么你今天就是真佛就是纯佛。因为我连想成佛的意念都没有,那就是真的想成佛。否则你修不好,会落入畜生道、落入人道、落入贡高我慢之中。 所以心经就告诉我们,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修心。你修多少年,其实它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因为本性当中的你还是原来的你,因为你本身就是有本性在心中的,在你的内心你拥有善良,你从小的善良,到你走的时候,你也是很善良,没有增没有减。只是你在八识田中所接触的外尘,让你看不到你的本性,好像忽明忽暗一样。举个简单例子,你说谁的双手不会劳动,但是这个人十几年都不劳动,你说他的双手能不能劳动,还是能够劳动的,他的双手有没有作用,当然有作用。我们的本性虽然没去用它,没有擦干净,但是不代表你本性没有。所以本性拥有你有什么增减,所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没有减少也没有增加,还是原来的你的本性,没有一点多也没有一点少。 所以很多人说我修心修心,你修什么心,你应该说是修,就是擦你的心。怎么样把你的心擦得干净一点而已,心本来就有要你去修啊。所以本性没有减,不增不减,只是不修的人,他的本性被污染了而已。所以当你心中有正念,有正念的时候你的心进入了天堂。当你的内心变得非常地纯净,你一定心就超脱六道。当你在人间杂念丛生,觉得自己修得很好,然后用不正见的观点和不正的语言,去诽谤别人 污蔑别人,去说别的法门不好,你就会造下下地狱的因。所以师父跟你们说,就像邻居之间一样,你家里可以好,可以铺地板,买冰箱,你家可以装空调。你不要去说人家家里好坏,因为你装不起空调,你就说人家家里的空调,这个钱怎么怎么来的。 所以这一切,实际上就是造成了你苦的因,心和本性不垢不净,因为你的八识田中所造的业,没有完全影响到,你九识田中的阿摩罗识。这就是师父告诉你们,为什么有些人下了地狱之后,他的苦受尽了,有些人的罪灵还要上来投人。因为他的灵魂还在,他没有完全散去,因为他的九识田中,阿摩罗识的慈悲和善良还在,只是完全被黑了,根本看不见。等到你的恶业受报干净了,你还会投人,投畜生道,在六道当中,所以你的心还是不垢不净,也不增不减,对不对。师父举个简单例子,你家里有一个电器好久不用了,脏得不得了 都是灰,灰多得已经看不出了,像一个堆满灰尘的一个箱子,当你把它擦干净,重新开始启用的时候,它是不是还是一个微波炉。 这就是师父告诉你们的,你今天修也好不修也好,你的本性没变。为什么你会下地狱受苦呢,因为是你的肉身在造业,你的灵魂在造业,遮住了你的本性,影响了你的自性,你的自性就变得污浊,就会受苦 就会受难。因为你的本性被染著了,所以上天堂享福也好,也是你自性在享福;你下地狱去受苦也好,是你的自性没有下地狱,是你的感觉,第八意识的感觉,在受苦。而你的自性只是被遮住了,找不到。所以佛告诉我们,我们一般人在这个世界上,被苦乐忧喜的感受中活着。你们大家觉得,我们是不是人活在世界上,就是一种感受。感觉开心了,感觉吃得很开心,我现在感觉开心了,我刚刚感觉不满意。因为苦会过去,快乐也会过去,这是你的感觉,你痛苦的感觉很快就没了。你一件事情很开心,很快也会没有,喜乐和忧愁是不是一种感受,是不是一种感觉。所以苦乐从心理学上,它是属于生理上的一种感觉器官,一种生理感觉器官的一种享受,感觉幸福了就幸福了,感觉开心就开心,担忧也是内心感受器官的一种感觉,你感受到痛苦了,你就痛苦了。师父跟你们讲,有的推拿师在你腿上一按,按得你痛得跳起来了。但为什么有的人你越按得重,他越觉得开心,哎呀,真舒服,痛得不得了,他说真舒服,这是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所以欢喜也是你内心的一种感受,叫觉受,感觉的受,只要把这些感觉挖空,你把这些感觉挖空,你就把苦乐忧愁的感受就会放下了。 苦什么,乐什么,挖空,把它空掉,没有什么苦的也没有什么快乐的,一切都是无常。所以你就把它放下,你活在人间你就会不苦不乐,你就拥有人间的极乐境界了。你说假的东西有什么快乐的,你说假的东西有什么痛苦的,痛苦也是假的,快乐也是假的。那你到最后不喜不乐了,你就如如不动了,你是不是到了极乐境界了,所以心经上讲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个“无”什么意思。讲到底就是一个“无”字,连讲到最后无智亦无得。无智是什么,“智”是指的你解脱之智。你今天有解脱的智慧,就是指佛性。你今天无智,这个“智”就是你的解脱之智,而且是佛性、本性、 空寂。这个智不是说智慧,是菩萨的本性的空寂。无智亦无得,你想想看了你这个人无智,你到了最后你要懂得离一切相,你才能真正地快乐,你今天没有离开一切相,乃至解脱相,也就是说你今天无智亦无得,今天连要解脱的思维你都不能拥有。你都不可得,你三心都不可得,诸法空相,你得什么,今天我要想有解脱,成佛成菩萨的心,我都要空性,此心亦不可得,那么你才是菩萨,成佛的高境界。 就是师父告诉你们,你今天想做个劳动模范,你没有想过要做劳动模范,我就好好地为众生服务。到了最后人家给你上报,给你登报纸,给你很多奖金,给你一切,你都没想过,你都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那你这个境界是不是高。你如果在做劳动模范当中,你就想到我会上报,我会在大家簇拥之下,我会上台,会带个大红花,会拿个大奖状,会得到很多奖金。那你的境界和模范就差得很远了。 所以成佛的之后,那是诸佛涅槃妙心。这句话很多人不懂,说无智亦无得,并不说没有智慧,你今天连要解脱本性(的心)你都不能有。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心经》为什么精彩,就是告诉我们,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五色声味触法。一切都是没有的,哪里的,这是你的感觉,一切都是空的。然后无智亦无得,就是佛的境界了。我要成佛的心都没有了,因为无智亦无得,你不就是无取无证了吗。我没有任何的索取,我也没有任何的证得佛法,就是说你在人间所有的一切到最后就是“空无”两个字。你知道是空无,那你就成佛了。你还拥有了某一些东西,包括你的理念,包括我想成佛的一些概念,那你这辈子怎么成佛,你就离佛十万八千里了。 卢军宏台长白话佛法开示 2020年5月9日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64【无取无证 还初本觉】

白话佛法 063【证佛果 明心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F6ikDSUayY&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63好,我们今天继续给大家讲《白话佛法》。 上次跟大家讲到元明觉。元明觉就是把自心本性当中光明的,还有本觉的,本来的,自觉的圆,就是我们本来拥有的这些自性光明,不生不灭的自性,把它好好地运用起来。实际上得到元明觉,首先要控制好自己自心的杂念,还有烦恼,每一个人每一天都会有烦恼。那么怎么样把烦恼去除,实际上首先第一个要沉淀烦恼。因为就像一杯茶一样,茶叶都漂在上面的,慢慢要等到它沉淀下去,那么这个茶杯就非常清净了,这就是好茶叶,然后慢慢地就明心见性。我刚刚跟大家讲觉,元,实际上本性的圆满和觉悟和明心见性,都是一起的。因为当你能够拥有你自性,本性,本来的觉悟,来明心见性,你就知道这个世界,一切都是不生不灭的。因为没有生长出来也没有灭除,你懂得了这个学佛的基本法则,那么基本的学佛的概念和理念,你就基本上掌握了,这就是叫学佛的第一步,用佛法界来讲就是因地心。 什么叫因地心,就是无生无灭心。你到了人间,你没有很多的欲望,他本来就没有欲望,你生出了很多欲望,到了最后这些欲望也会消除,那你最后还是像没有生出来一样。这就是我们说本觉的初始心,叫因地心。因此而产生的因地心,就是无生无灭。你看我们到了这个人间,我们一切得到的和失去的,其实没有生出过也没有消灭过,因地心。所以学佛要把准了方向最重要,因为这个因地心你懂了,那么你每一天行、住、坐、卧,每一天在人间做什么事情,你就会顺着菩萨的心来做,就是无生无灭。没有生出这种心,我也用不着去灭掉这种心,你这样就不会去做人了。很多人做人做得很好,他都是假心假意,他没有他的本身的那种内在的,那种自然的自性的光明的本觉。 所以学佛人不管是吃饭、行、住、坐、卧,哪怕你去交朋友、做功德,你的心一定要保持清明,光明。所以一些假的话、假的语言,会对你修心产生不利的影响。很多人一辈子修心是修给人看的,不是自己真的在修,是给别人看的,你看我修心,你看我现在觉悟多高,一点用都没有。因为这个因地就是因缘,也就是你要解脱的因缘,这个因地,你没有好好地去实践它。因为你这个缘分来了,学佛的缘分或者做人的缘分到了,你没有好好地去圆成证果,就是没有去真正地懂得,怎么样去圆成证果地去修证它。 师父要举例子给大家听,比方说我们说做一件事情总是有一个报应吧,你不懂得报应,你去对人家不好了,那么人家就对你不好了,这叫因果。有的人在去年曾经对人家不好,人家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可能过了几年之后,他哪一天找到机会对你不好了,你还不知道是因为你多少年之前,你曾经造下的因。你在这个因地上,你没有理解它的觉和明,那你怎么能够修成正果。所以真正有修成正果的人,是在因地上 就是在因缘果报上,一点一滴我都不犯错。哪怕我今天讲一句话,在别人重要讲话的时候,比方说一个老板在讲话的时候,你在很重要的时候你咳嗽一下,你不管是真的假的,到时候大家都笑了,那你已经造了这个因了,你很快就被老板可能开除了。你说为什么,我咳个嗽不可以啊,就是不可以,因为你在这个缘分上,你去造了这个因地了。 所以师父跟大家讲,证佛果就是明心见性,就是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要证得一个菩萨的果位都是很难,你要证得一点罗汉的果位都很难。你要想下辈子做一个人的话,不进地狱的话,你至少要先守五戒。所以真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已经把佛法教导了我们,他已经教育了我们。如澄浊水,贮于静器,就犹如,澄就是澄清的澄 三点水一个登,如澄浊水,就是污浊的水要把它澄清。你看我们到人间来有五浊恶世,要把它澄清,贮于静器,放在一个安静的容器里边,然后静深不动就是如如不动,沙土自沉,就是人身上的烦恼、业障,慢慢它就会自己沉下去了,那么清水现前了,明心见性了。 所以佛陀教导我们的佛法,就是用我们非常污浊的水,让我们要在安静的环境当中,静深不动,如如不动。然后沙土自沉,然后慢慢地,你就会把这种杂念烦恼都会去除,你的清水现前,这个清水就是你的本性和良心。所以很多人为什么有本性良心,他能够理解别人,他就有本性良心,他能够让自己如如不动,他就有这个功能。所以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名为初伏,就是最初的降伏。一个人要学佛一定要懂得,初伏客尘烦恼,客就是客人的客,尘就是灰尘的尘。这就是说如果你能深深地静深不动,沙土自沉,你才能初伏客尘,就是最初的降伏人间红尘的烦恼。 清净是怎么来的,清净是你自己静深不动,所以我们说一个人能够安静,他就变得很美丽。一个人整天地烦恼,整天地满脑子杂念,他就变得非常地肮脏,就不要说他美丽了,这肯定形象也会受损的。所以我们自己本来原始本性当中,怎么样把清净心修出来,要静。安静能得智慧,静能生慧。所以把所有的修持的道理,佛陀都告诉我们了。佛陀让我们懂得怎么样学会安静,这就是为什么佛法当中有meditation,就是能够打坐,就是沉淀,让自己深静,就是非常深深地安静,深静。 在《华严经》当中有一句名言,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因为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不忘初心,大家讲的频率非常地高,嘴巴里经常挂着要不忘初心。实际上,今天师父把这句,《华严经》里边的金句,跟大家分享一下。师父希望大家懂得,什么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你一定要首先坚守自己本性,和最初的信念。不要忘记自己怎么开始学佛的,怎么样在人间受了很多的苦,我立誓要超脱六道,好好学佛,坚守自己的本性和最初的信念。很多人学佛,家里有很多的烦恼,他出来学佛了,过去很多人学佛,家里因为有人身体不好,或者经济上,或者在公司里、单位里,都发生了很多不好的事情,那个时候他拼命地学佛,需要得到菩萨的帮助。这个最初的信念和他的本性,成就了他的心愿,让他现在能够学佛,能够成为功德圆满,这就是他最初的本性。其实每一个悟者,有的人开始学佛了,有的人出家做和尚了,都是自愿的。人生经历了这么多的挫折,菩萨让我们始终不要忘记,你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艰难挫折在人间,你不能忘记你最初为什么要出家。对我们居士来讲,你最初为什么要学佛。你是因为苦了,你因为得到的人生的生命当中的苦难和生活当中的辛苦,所以菩萨让我们不要忘记,你最初学佛是为什么而开始的。所以你怎么样开始心甘情愿地,放下了很多人生的私欲,我自己的东西。所以一个人经常想到我不忘初心,你就会有力量,因为初心让你进入佛门。 所以很多人一定要懂得方得始终,要有始有终。你经常想到自己很重要的,我因为当时家里苦了,我所以出来修心了。那你一直坚持这种理念,到了最后你就成功了,那么始终如一。所以为什么人家说有始有终,什么叫始终,就是一直一样,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很好的一个学佛人。所以初心就是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什么叫初心,开始的时候的动力,你看我们要做一件事情,为什么有动力。记得有一个很有名的人,他怎么会去研究一种心脏起搏器的。因为他的家里有一个人就这么走了,他非常地难过,所以他就成立这个基金会,不停地在研究心脏方面作出贡献,这就是他的初心。所以努力的方向就是你的初心,前进的动力就是你的始终。不要忘记我们怎么会学佛的,我们当时得到的,为什么我们现在不能忘记。因为在学佛当中,在这个始和终的当中,会产生很多的迷惑和颠倒,这就是人为什么会争吵,会有不同的理念发生。实际上在我们生活当中,不管有多少困难、挫折,不管你的前途道路上有多少的迷茫、多么地曲折,我们都要往前进。因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会改变,所以保持一颗初心,让你不会改变你的初衷。 人的毛病总是喜欢若初相见,就像开始相见一样。但是时间长了,会慢慢地习以为常,不以为然,让我们不要忘记初心,就是让我们不管在什么时候,哪怕有一样新的东西出现,也要记住你是怎么样走进佛门,怎么样来开始学佛的。所以不忘初心,要记住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你这初心,你现在内心有什么真实的想法,就是最初你的想法是什么,你一直要记住它。可能这个初心就是你当时这个理想,不管你修心的当中有多少的转变,但是这个理想你不能忘记。这就是我们说一个人的原始心,他这个人很有良心。所以不管我们修心路途有多遥远,不管我们要回天的路,经过千难万险、千山万水的阻隔,我们不能放弃。我们今天跟着观世音菩萨永不迷茫,我们不能忘了我们过去来的路,我们不能失去自己的目标。在人间虽然有欲望迷惑人的思维,但是我们一定要永葆初心,一鼓作气,坚持到底,你就能看到你内心深处,最光亮最纯洁那颗明心。所以我们如果不想做人生的失败者,我们一定要学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师父告诉大家,一个菩萨,一个学佛人,要知一切众生的心念,你要理解别人。大家想想,现代社会是不是活在理解别人当中,你这个人做得越好就是越理解别人。比方说你这公司做得越大,你肯定理解你的员工吧;你的家庭越好,说明夫妻之间相互理解得很好;师父跟弟子当中关系好,也是理解师父多或者师父理解弟子多。所以知一切众生心念,就是实实在在地去跟他讲佛法,实实在在地对人讲真话,起于智业。什么叫起于智业,就是有智慧。菩萨知道我们一切众生的心里的念头,而且菩萨依照着我们众生心里想什么,才来开导我们什么法,这就是智慧起于智业。实际上用菩萨来做菩提的事业,因为理解 你才能成功,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想获得成功,首先必须理解。比方说你是造汽车的,你必须理解汽车的结构吧;你今天是灵魂上的工程师,你必须理解每一个人的精神和灵魂吧。所以希望你们要懂得智业,它是一个智慧的大佛智的一种业。 种,就是种类。大事业,人家说大事业,因为菩萨懂得众生的心。所以能应机说法,你看师父给你们说的,佛陀的故事里边,佛陀是到哪里就说到哪里。应机说法,对弟子所提出问题现场就回答,应机说法。所以智慧越高你们越能巧妙地度众,你越能了解众生。所以真的有智慧的人,能够巧妙地去理解众生,应机说法。所以智业就是,用我们能够理解对方的他心通,去造就众生的福报和福业,用你自己理解对方的意念,心行,去教导天地人三界有形和无形的众生,所以为什么我们称本师释迦牟尼佛是三界导师。 所以要用菩萨高境界去度化众生,用心空,意空,念空去度他们。我们度别人的时候,如果你有私心杂念,你的心就没空,别人看得出来,别人就不能接受你的很多观念。如果你今天意念没空,你只是说,我今天只是说度他,我来试试看,有这种杂念,你度不了别人。你的念头有因为他曾经是谁,他曾经是你的谁,你的念头不空,你度不了众生。所以师父需要你们,用心空,意空,念空这个心去了解众生。菩萨了解众生,除了自己没有念头、没有私心杂念,而且将这种度人的慈悲心,转成一种概念,去帮助你,去成就你智慧的道业。 卢军宏台长白话佛法开示 2020年5月9日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63【证佛果 明心性】

白话佛法 062【性中相知 元明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RmPtplK7tU&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62因为你对这件事情的不理解,让你产生了无明,无明会产生妄想。我不明白 凭什么他比我好,我不明白,为什么他这么烂师父还要对他好,那你知道他前世的功力吗,你知道他前世从什么地方来的吗,他有他的福报,只是福报用完了 他就没了,所以不要去用自己的无明,去造成自己的幻想,所以众生浊就是,这个社会上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众生,因为我们的生命 我们的灵魂,已经受到了污染。 众生都受到了很多的污染,所以为什么并不是,别人大家都说好的事情就一定是好的,因为大家在这个人道里边,都受到了污染 很脏,接下去跟大家讲第五个 命浊,就是生命的污浊,你们想想看,心中充满着邪思邪念,把别人都看扁,做人 自己做得像鬼一样,偷偷摸摸 动小脑筋,陷害别人 不讲真话,非正命,不是你正的命,非正命 你的命不正,你就会浊 污浊,你说一个人命不好,他是不是命就比较浊,浊就是污浊,所以很多人越自己的命不好,越要想办法去伤害别人,去自己用自己的利益去得到更多,所以不是正命而生,而且没有用正命来活,他就达不到八正道的正命,师父曾经跟你们讲过八正道,以后你们要是喜欢听,师父再给你们讲八正道,因为这个正道你好好地去做,你出来就是正命,正命的人就是离邪命而去,很多人邪命,那就是把别人往不好的地方想,做事情总是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对别人有益的事情他不做,自私自利,用现代话讲,就是不能顺自己的本性的自然,因为本性都是善良的,都是包容别人,都应该帮助别人,而这些人整天地活在世界上,就像偷窃者一样 偷人家的。 人家的善良被他偷去,骗人家的钱财,做不好的事情,所以我们一般学佛的人,有的人嘴巴讲得很好,经念得很好,把佛学讲得头头是道,师父跟他说,这种人就叫“口头佛”,嘴巴很会讲佛 口头说佛,所以很多的禅语,你要落实到行动上,师父跟大家讲了很多的禅语,禅定的语言,很多人理性上知道,但是就是落实不到他自己的行为上,懂道理 讲得一套套的,学识很高 理论高,你有没有性中相知,就是在本性当中你能真正理解它吗,不是表面的理解,而是本性当中的理解它,叫性中相知,在理性上知道 还不够,要你的本性上知道,真正地了解它。 学佛之后 知因懂果,明白什么事情,能够懂得不要让自己生气,生气的时候就是业报到来,所以很多人整天业报,为什么,一生气 整个身体不平衡,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和伤害,然后自己还觉得自己有道理,拼命地哭 叫 闹,慢慢地时间长了,他就业报产生了,还有很多人说得头头是道,我放下了 我怎么怎么,你看看他,不肯承认自己缺点错误的,只是口头上讲理论。 说有一个老和尚,碰到一个小和尚特别会讲,讲啊 讲啊 讲了很多佛理,结果这个老和尚没跟他讲话,突然之间打了他一下,打了他头,拿一个戒尺 打了他头一下,很痛,结果那个小和尚马上 哎哟,师父 您打我干吗,结果这个师父说,你不是说空了吗,你不是说你什么都空了吗,劝人家容易,你真的空的话,你应该连这个感觉都没有,说明你还在没有真正的空的当中,在悟空当中…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62【性中相知 元明觉】

白话佛法 061【五浊烦恼就是业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adRxS36D0w&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61任何的执著、贪恋,就是不理解色即是空。你想想看,你们生出来之后,空即是色了吧。来到人间什么都没有,没有亲戚、没有朋友、没有衣服,连父母亲都是临时,到了人间才借来的,一切都是属空的。所以空又变成了,你很多的亲戚、朋友、亲情,还有你的工作岗位,一切又变成空即是色,又变成了色。所以执著、贪恋,在你的心中会变成虚幻空无。要懂得在这个世界上,变,它是常理。你们想想看一个人不变,那是不正常的。如果一个小孩子只有一米,二十几年过去了还是一米,你说是不是怪了。如果一个人几十年下来都不老,你想想看,几十年下来他都不老,但是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还是这个样,是不是又怪了。 在世界上几乎没有永恒的,没有一件事情可以永恒存在的,永远存在的,那不可能的。你永远要承受成住坏空的这个苦恼。所以变来变去的无常现象,就是无常。我们人变过来变过去,今天跟他好了,明天跟他不好,跟他不好一个阶段,过一段时间又跟他好了。有的时候,父母亲跟孩子的感情也是的,这一段时间两个人特别地好,再过一段时间两个又闹,闹了之后又一段时间又好了,这就是缘分的契合。契合什么呢,契合无常的道理。因为它都是会变的,所以一个人看不破,他以为这个孩子对我这样,永远不会变了,永远他恨爸爸、恨妈妈,不可能的。任何父母亲之间都是这样,总有合和分的事情。 师父跟大家曾经讲过,在《三国演义》里边,第一句话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实讲的就是八卦的道理——阴阳五行。合久了一定会分,分久了必定会合,所以我们永恒的事情既然不存在,那你为什么还要这么执著。你想想看,朋友变成了最后不是朋友,亲戚亲人变成了仇人,多不多啊;今世的是夫妻,下一辈子不知道是什么夫妻呢;今天没朋友,明天又拥有了朋友;辛苦赚来的钱花光了,晚上被人家抢到,抢走了。今生你拥有的 下辈子都会失去,这辈子没有的,说不定下辈子又有了,这就是轮回,这就叫无常世界。 你进入这个世界,你就是进入无常。你要懂得,有一个宇宙意识在自己的心中。什么叫宇宙意识,就是看得远,就是看得穿。离开地球看地球,只是个圆的在转,你在地球当中,你根本看不见它是个圆的。你在家庭当中天天会争吵,只有当你离开一段时间,你才知道争吵的真正的原因。所以我们要懂得去接受变化,和接受你生命的无常,犹如生命在跟我们玩捉迷藏一样的。今天能够有救了,明天医生说你没救了,过几天医生说你没救了,然而你念了经之后你又有救了。其实这一切都是属于无常,你要寻找真的。真正的就是我们的精神和灵魂,要放弃假的,那就是我们的肉身和我们所拥有的,暂时拥有人间的,像梦幻泡影般的物质。 所以得到的庆幸,失去的失落,这些全部都是无常的。为什么要去失落,为什么要去庆幸。这就是学佛,高僧大德他们拥有的高贵的品质,那是如如不动也。所以希望大家要懂得,不要用那种不好的心态去看待人生,因为人生会转变,因为人生的得与失都是暂时的。因为人生出来就是一个人孤独而来,走的时候也是孤独而去,所以既然这样 何来孤独。你本来就是一个人来,你走还是一个人走,你没有什么孤独的,你没有失去什么,也没有得到什么。所以失落的人没有什么失落的,只是你自己感受到失落而已。随便找个人聊天,马上你就不失落了,你看看有些人就会调节心态,知道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须知宇宙无量众生。 无量的众生即佛,你们想想看哪一个人没良心,只是很多的人,良心,人家说,被污染了,所以看不到自己的良心。所以我们要与佛同在,你跟菩萨佛在一起,你何言得失孤独。我们天天跪在菩萨面前磕头请安,求菩萨保佑我们,我们何来的孤独。所以在世界上,孤独、痛心、忧虑、悲欢离合、得失,只是犹如一串大小的幻相而已,就是气泡。开心,灭了;名,灭了;利,一会儿又没了;痛苦,哭完了又没了,开心完了又结束了。这一切梦幻泡影,很快地在你命根当中就消失了。所以真正地能够了解和理解的,知如此唯有大圆满的智慧。所以大圆满的智慧,那就是佛的智慧、菩萨的智慧,你才能战胜人间的颠倒梦想。 好,今天跟大家讲五浊恶世。 五浊,大家都知道末法时期五浊恶世,有五种恶、五种浊。首先第一个浊叫劫浊。劫,我们经常讲劫难;浊就是污浊,劫浊。在这个世界上,实际上你今天讲劫数难逃。你今天“三六九”,那么人家就讲了,“三六九”你劫数难逃,你四十九岁、三十九、二十九,你就会有劫。那么劫数难逃,在劫难逃,这个就是我们说劫浊的劫字。实际上就是这个劫难,这个劫难用佛法的高深的佛理来解释,就是时间和空间的综合。你想想看,劫是不是有时间概念,你几岁有劫了,你过不去明年,你再这样身体不好下去,你一定会动手术,是不是一个劫,那么就是劫难。 那个劫难是不是有时间的,有的,时间。那么空间就是你现在所处的环境。如果你今天处在五个人都抽烟的当中,而你自己不抽烟,你这个空间造成了你一定会得肺炎。因为五个人的二手烟你都在抽,都在吸进去,所以时间和空间造成了这个劫。在佛法里边把这个劫解释得非常清楚,这个劫数就是讲给我们听时空的观念。你这个时候未到,我们说不是不报,时间未到。今天到了你劫数了,时间到了,你逃得过初一,逃不过十五。这就是师父告诉你们,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为什么你不能解脱。你这个苦难 ,求了菩萨半天,为什么到今天还没有结束。因为你时间没到,因为你拜佛的空间,就是心里边的空间,还没有完全清洁干净,所以你就不能解脱。为什么我不能证道,因为时空让你证不了道。所以这个劫就是劫浊,就是劫难的劫。很多人在时间空间当中很难躲过。所以很多人为什么这么怕,一到自己的业障来了,吓得不得了,是真的,怎么不吓。你告诉我怎么会不吓,来的时候躲都躲不过去,讲讲话就讲出事情出来了;做做事情,明明平时是对的,今天就出事了,哎呀,怎么搞的,我为什么这么糊涂。因为你进入了时间空间的劫难当中,劫浊。 第二个叫见浊。见,就是见地的错误。见地是什么,见解。你了解的错误,你们想想人做错很多事情,是不是很多时候因为你理解错误,所以你再判断错误,说出来错误的话,想出来错误的思维,到了最后做出来错误的行为。很多人因为见地的错误,所以他不能成佛。你理解错误,你以为佛法是这样的吗,你以为佛法是那样的吗,你以为你自己已经理解了佛法了吗。这个一切见地的错误,所以造成了你见浊。浊就是不好,污染,你看到的东西不是事实了,见浊了。我们有时候打坐,觉得气脉通了,人很舒服,我已经到哪里了,我的穴位和穴道都打通了,你见到了,觉得自己打通了,你见到了浊,错了。 所以这样的话,实际上你没有真正地开悟,你只是感觉上开悟了,实际上你见解地理解了错误。你以为看到菩萨你就修成了,你就有果位了,那你见浊。见到的见地的错误。所以很多人,你看他,他觉得他自己功夫很深,不讲话,在边上凝神屏气,边上人一看功夫好深。你看看师父碰到很多这种“高人”,师父还是笑嘻嘻地跟他们讲,但是他们凝神屏气的,好像在跟师父在气场运作一样的,师父还是笑嘻嘻的,结果他就知道了。实际上不是你的显化,不是你的见解的理解,你认为对的就是对的,有些人修到了头上放毫光,就是有一点点坛城了,他也不能算是成佛了。我们很多的学佛的高僧大德,曾经跟我们都讲过,就是你头顶有光,修到头顶有光犹为幻,还是幻觉,不是真实的。就是你云生足下未为仙,不一定是神仙。所以有的人走路的时候,人家看到他脚下好像有雾气一样,好像有云彩一样,不一定就是仙人。所以见浊就是你理解的不一定是对,见解、见地不对。 第三叫烦恼浊。烦恼浊,大家知道烦恼,能够看破烦恼的人,就知道佛法对烦恼的理解。因为烦恼本空,烦恼是空的。所以很多人很傻的。烦、痛苦、难受,一个月之后、一个礼拜之后、两天之后、三天之后,你还烦吗?烦的时候眉毛皱起来、难受,给人家脸看,就是想不通。过两天想通了,你好,自己想想我怎么搞的,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因为你想通了,你想不通,因为你有烦恼浊,你的烦恼的污浊之气在你的身上,你脱离不了。 烦恼,用师父跟你们讲的话说,你自己在骗自己,你自己在吓自己。这事情下去怎么办,这事情怎么办,这是烦恼。你自己在骗自己,自己在吓自己,我烦死了,有什么好烦的。你要是有菩萨保佑,你烦什么。你要是有菩萨的智慧,你烦什么。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会直。有智慧的人,烦恼不能成为他的一种污浊;没有智慧的人碰到烦恼就被它污浊了。所以世界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想想我们小的时候有多少烦恼就是跨不过去,为什么现在想起来多么地可笑,多么地愚痴。你们现在回忆起你们过去,是不是很愚痴,你们是不是觉得很傻,还觉得自己要面子。 第四,众生浊。众生是什么,就是人群,众生就是社会。你在众生当中污浊,也就是说你在人的面前死要面子,你就污浊,你不肯承认自己的缺点,你就受到污浊。你因为别人、众生人多,你就拼命地要抓住一些利益,要留住一些好的,认为对自己好的利益和欲望,这样你就进入了众生浊。很多人在个人面前可以讲自己不好,只要人一多马上否认,死要面子。所以师父跟你们讲,学佛的人一定要克服众生浊。实际上就是不能死要面子,所以我们欲望不能把它留在心中。因为有欲望的人,你只要有人在边上、 有众生在边上,你就想抓住他,就想让自己留下一个最美好的印象。 举个简单例子,开一个party(聚会)。很多人就是想跟人家不一样,穿得跟人家不一样,走进去讲话要跟人家不一样,总是要想找一个方法,来吸引人家的注意。有的时候实在别人不注意,有意地把酒杯打碎等等,你们在电影里都看过,他是犯了众生浊。我们要懂得众生不管说什么事情,你要记住时代在变,我们人的性格也在变,这个世界没有不变的。你不要因为社会的变化、众生的变化,而自己的内心起了变化。有一个好朋友好久不见,人家一问他,哎呀,他已经走了。其实运程常变,无常迁域。就是无常让你,迁就是移走你的,域就是区域的域。川流不息,所以无常永远在我们身边,我们不要不去重视它。一般的凡夫俗子众生,他不知道环境的变化并不能使你得到什么。你的命运的变化,实际上就是你业力的变化,因为你造业了你的命就变化了,因为你太注重你的面子,你就进入了你的业力。你如果懂得这个世界一切都无常,今天拥有的明天会失去,这样你理解了命运真实的含义,你得到的感觉就不一样。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有财无命,就是有财产的这个人钱很多,但是没这个命,有的人有命就无财。 很多人说,师父,您帮我算算看,我说你不要来找我算命。你有你的命,你自己的命你完全自己能控制好。你读书读得好 一定能毕业,而且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它不会给你圆满的,就是给你不停的考验,这也是无常的一种。很多人读书读得好,但是他不一定发财;有的人财发得多,但是他不一定学问很好;有的人他比你长得好看,你很羡慕他,但是他命比你苦。为什么?因为他好看受到折磨,所以你比他长得丑,可能你钱还比他多几个呢。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无常的,一切不会让你完全觉得圆满。所以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完全的阴阳平衡,如果阴阳完全平衡,就不存在阴晴圆缺,这个世界。 各人有各人的命,各人有各人的福,不要去羡人。莫羡人,不要去羡慕别人。所以要除掉烦恼,应该拥有无我。今天众生浊,师父给大家稍微讲多了一点。应该无我,人怎么样除了烦恼——真正做到无我。就是脑子里就想着别人,你就空了,你脑子里都是想着别人,你一定不会烦恼,你只要想到我怎么办,我没面子,我丢人,我应该怎么样,我为什么还没有得到,我为什么还没拿到,你就有烦恼。为什么我做了这么多,还是他比我好,不要羡慕人家,不要去忌妒别人,你的智慧就会长。你心中只有想着别人 希望别人好,你这个人就能学佛学到心肠好。 很多人为什么他的境界高?他经常觉得自己苦一点没关系,大家好就好,这才叫学佛。我多付出一点,只要让大家开心就好,但是很多人就想不通这一点,为什么这样?凭什么我要多一点,多付出一点。那么你慢慢地就编织了,你内心的妄想和空幻。你这样的话,在你的心中就是矛盾构成了妄想,因为你对这件事情的不理解,让你产生了无明,无明会产生妄想。 卢军宏台长 白话佛法开示 2020年5月6日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61【五浊烦恼就是业障】

白话佛法 060【理解就是解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KwhcrL4lyQ&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60好,今天继续跟大家讲《白话佛法》。 在我们学佛当中,佛教当中有信、解、行、证,四门,就四个门,学佛当中。一个叫信门,一个叫解门,一个叫行门,还有一个叫证门,叫信、解、行、证。是学佛人最应该掌握的学佛当中的一个过程 一个进程,所以师父慢慢地跟大家讲这些,佛学的基本的一些常理,让大家在学佛当中能够进步更大。信, 实际上就是我们先要相信佛法,相信佛法、相信佛陀、相信三宝,我们就会有信心,就像我们现在做什么事情,你相信了,你才肯去做;你不相信他,他叫你做什么事情,你就不会去做。 那么我们今天相信了佛法僧三宝,我们相信有菩萨会保佑我们,我们相信佛法能够让我们破迷开悟,我们相信僧团代表着佛陀的形象,代表着我们每一个守戒人的形象,那么我们相信了,我们就去学了,所以相信,这是正信。那么在佛法里边,很重要的第二点是解,解是什么呢。就是你对一个事情的理解非常重要,比方说对某一件事情你不理解,你根本不会去做的,别人说句话,你要理解吧。 两千五百年(前),佛陀留给我们这些弟子的,那些佛法的金句,就是让我们能够理解它、了解它,这个世界苦空无常的真谛,一切都是无常的,不是长久的,这个世界是苦的,然后到最后一场空,什么都得不到。所以苦空无常就是告诉我们真谛,那么你要去理解吧,所以解是非常重要的,你懂了、理解了,你就是获得了佛理的真正的正解,正确地去解释它。 第二个就是相信之后,能够要懂得获得理解,对佛法教义的获得理解,很重要,第三个就是“行”了。我们经常说:当你明白道理之后,你是不是要行,行就是在做菩萨,当我知道了,别人跟我讲我都理解了。接下来我就是要去行了、去做了,做得像菩萨一样了,这就是行。那么行,实际上就是我们经常,学佛人经常讲的一句话叫修行,修什么,你每一天有行为吗,有,你有一些做得不如理不如法的,也叫行为吧,对,那么要把它修正吗,修,然后就是在你的行为上把它修正,所以依法修行,就是如理如法地去学佛修行,就是我们说第三个,要行。 第一个要相信,第二个要能够理解佛法,理解了之后要去行,那么最后就是要证。因为你行了之后,你有感悟了,行了之后显灵了。所以很多人为什么会学佛的,因为我去行佛了,我去做了很多佛的事情,没想到广结善缘了,我真的明白了,这就是学佛人应该懂得的。如果你今天去行了佛,去做了菩萨一样的事情,结果你广结了善缘,大家都对你很好,哎呀,你好开心,你看我学佛之后大家都对我这么好,大家都这么关心我,你是不是已经验证了佛法的证悟,你就懂了,修行,我要继续下去,因为我验证了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我要继续下去,那就是证得果位了,因为你坚持下去,果就出来了。 你种一棵树要长果实的话,你种下去的话,人家告诉你,会长出苹果出来的,你没看见,那你种的时候是不是行,对不对?首先你相信这棵树,它能种出苹果的,然后你从理论上来说,这棵树,它的结构,它生长的环境,它的太阳,它的浇水,能够让你懂得它可以长出苹果出来。等到第三个,那么就是要行了,那么开始要培土了,要浇灌水了,要朝着太阳,要做很多的工作,这就是行。行了之后,它还没长出来呢,那么等到最后就是证,就是你看到了苹果长出来了,得到了这个果了,叫证果。所以佛法跟我们人间很多的原理,这些种植物 一些正确的原理是一样,信、解、行、证。实际上,信,再讲得简单一点,就是一个人学佛要建立自己的信心,我相信,我才学佛,因为你对佛法有正信,我相信佛陀,相信观世音菩萨一定能够救我,那么你建立对佛法源的正信,什么叫佛法源。 佛法来自于哪里,你要知道,这个佛法给你带来的源泉,一个正信,因为佛陀是非常非常地正法,我相信佛陀给我们带来的这个佛法,是能够让我们觉悟的,让我们解脱的,接下来就是佛进入人间的一大因缘,让你找到了。因为佛陀到了人间来,他来弘扬佛法,他到人间的一大因缘,就是要让我们所有的信众,让我们所有的众生要开佛知见。什么叫开佛知见,要理解佛法,要破迷开悟,你心中一解开你的烦恼,就可以见到佛法。然后“知”就是知道了,你的见解是对还是错,所以,解,实际上就是对佛法的理解知见。解,你也要懂得,是不是结合你实际的情况去理解佛法。如果你在生活当中你用了佛法了,那么跟你的生活契合了,的确家里有矛盾,我忍辱了,那么这个矛盾慢慢就化解了,那么你一看这个佛法,我验证了,是好的,那么你就是明理了,你就明白了。所以“解”就是化解,理解。 第三个“行”,就是师父刚才前面跟大家讲的,你做什么事情,你有理论基础,你要去做,你在家里做再多事情,你什么都懂,你不去做,你不理解。就像一个人说,我会开车 开车很容易的,这个扳一扳,那个脚踩刹车,想停就踩左面,想开车踩右面,你没开过车你试试看,你上了车你就不一样了。所以这个行,就是要弄懂,把佛法彻底地弄懂明白之后,你要在生活当中去运用它,运用到正见的明理,正见明理,就是明白,真正地正见地明白这个道理,而且把这个佛理要用到,你每一件生活的事情当中,你这个就是行了。 天我吃饭,我要感恩,那就是行佛了。我今天做菜,哎呀,我今天懂得我要劳动,我要帮助别人,对不对。哪怕睡觉我都要做个好梦,因为我学佛修心,我希望菩萨给我加持,明天有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因为我需要得到身体能量的补充。所以我睡觉也要睡得好,求菩萨保佑,所以为什么每一步在人间的事情,你都要如理如法。所以证就是亲身地去经历去验证,这个佛法的道理,你所走的一切的道路是不是正。你要明白,靠别人跟你说,你不能理解里边真正的含义,只有当你自己亲身去验证,亲身去体验的时候,你才能明白这里边真正的含义。 所以很多小孩子,父母亲跟他说再多的话,孩子你这样要吃苦的,他没吃过苦,他没感觉,所以他不会去理解。只有当他自己碰到了,自己感受到了,自己碰到了痛苦或者碰到了幸福,他才能相信,他才能理解,他才能去做。所以佛法怎么样契合在人间,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修行的方法。所以人生中出现的一切,你学了信、解、行、证,这四个门之后,你就慢慢懂得了,我们人间的一切只是一种经历,一种感觉,没有办法拥有它的。我们小时候拥有的,一个非常开心的事情,现在失去了,没了,一个party (派对),或者曾经得到一个奖,或者你曾经得到了某一项的冠军,一切都无法拥有它,不能永远地拥有它。所以就无所谓失去了,只是人生的一个经过而已。 就像我们到过很多国家去,你去过吗 去过了,你去玩过吗,玩过了,你觉得好玩吗,忘记了。有很多人就是这样的,人生也是这样,只是经过而已,所以无所谓什么失去还是拥有的,那是一种感觉。所以无所谓人的失败,很多人做错事情,纠结在一个点上,就是不肯承认,他实际上他纠结在“我是失败了”。实际上经过一年,两年,几个月之后,这件事情本身已经是一种知觉感觉,它没有了,根本无所谓他曾经失败还是他拥有,只是人多一个经验而已。所以师父跟你们讲,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看待人生,一切的得与失,名与利益,它都是一种过眼云烟。就像我们旅游的时候一种风景一样的,我们从来没去过法国巴黎的时候,我们被法国巴黎的那个雄伟的,埃菲尔铁塔所震撼,看过很多电影,非常想上去走一走。去过了,排队排很长,上去了,被一阵风吹得赶紧下来了。失去了,找不到了,没了,就是一种感觉而已。 所以人为什么要纠结在某一个点上,对错不肯承认。这个世界上跨不过的门槛不要去硬跨,你跨过了,是门,你跨不过,那就是坎儿。所以拿不来的东西不要硬拿,就是你暂时得到了它,你也会失去的。懂得这个道理,有什么在世界上可以去争,可以去抢,可以去夺的呢。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有时候根本还没有理解,还没有懂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站在十字路口或者三岔路口的时候,我们走错一步,可能我们影响一生的前程。 所以学佛人为什么有智慧,就是在选择上,用我们自己内心的悟性,来体会这个世界的真谛。 我们人慢慢才会知道这一辈子,有的时候想一想,很痛苦,为什么,因为你经不起别人的谎言,你会发怒;有的时候你要经得起谎言,你要受得起别人对你的敷衍,你要忍得住别人对你的欺骗;有的时候你要活着,你就必须要忘记曾经拥有的创伤。所以慢慢地你才知道,坚持有的时候,未必能够让你得到成功和胜利;放弃未必是认输和失败,给自己拥有一个迂回的空间,让自己退一步,想一想,停一停,思索一下,我的人生究竟应该怎么样。要学会等待,学会掌握真理,学会调节自己的性格和气质,好好跟着佛 好好跟着菩萨,去寻找那正能量,去寻找那人间的智慧和般若。 所以人生很多时候没有必要的,不是需要你去执著,更需要的是你拥有人间的智慧,来看破这个人间的红尘。所以我们人因为会执迷于,幻化的现象当中,这件事情对了,错了,这都是一种现象。有的时候,朋友,兄妹,夫妻,孩子等等,都是一种生活的假相。想一想,我们兄妹,朋友,夫妻,孩子,都是一时的缘分,等到最后可能还是你一个人过日子。能够坚持相伴,那是缘分;不能够坚持相伴,那就是验证了人间的亲情,不管什么情都是一种虚幻的假相。所以相对来讲,你当时看见的兄弟姐妹,夫妻 ,孩子,他好像就是真的。因为都存在,因为在这一件事上,实际上促成了你真的缘分。这个缘分是被你促成了,你拥有了兄弟姐妹,夫妻,孩子,但是我们不能以假乱真。因为当你知道这个事情,明明知道是假的时候,你把它当成真的了,你以为这是你一辈子所拥有的,不会失去的东西。所以以假乱真,你也不能以真假当成是绝对的。这个孩子是你的吧,是的,好像是真的吧,真的,其实失去了就不是你的,是假的,缘分啊。他来过了,他就离开了,结婚了,他或者到农村去了,或者到哪里去,他应该去的地方。你不能把这个人间的那种缘分,当成是永久的、绝对的、实在的,去分别它、去形容它,因为这些都是虚幻的。 因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有的一切现象,记住,佛教界把它认为,本性,其性为空。就是它的本质都是空的,因为我们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连最后你所拥有的肉体,都不能跟你相伴永远。它都会肉体离开你,只有灵魂是你的,它肉体坏掉了,它就要离开你了。可能我说这句话,很多人还不以为然,觉得这个肉身不是永远跟着你吗,我问你,你如果身上某一个部位烂掉了,把它割掉,动手术了,是不是这一块肉,这一个胳膊,或者这条腿,就不是你的了。很多糖尿病的人腿烂掉了,他必须要割掉,否则它会发炎,影响他整体的身体健康。所以这条腿就不是你的了,它不能相伴到你永远,所以任何的执著、贪恋,就是不理解色即是空。  卢军宏台长 白话佛法开示 2020年5月6日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60【理解就是解脱】

白话佛法 059【不见本性 修法无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YxEnSU98Tc&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59师父跟大家讲,资粮 福德的资粮靠自己严厉地去修,你今天道德不好 我要拼命地改,非常地严厉,道德好的 别人看得起你,吹牛撒谎 谁看得起你,所以你想成佛,你一定要严厉地修自己的福气,我众善奉行 我一定要帮助别人,你会得到别人的帮助,你就是会有福气,你就是做生意一样,你很努力地去帮助别人,把产品搞得好好 质量搞得好好的,那你的生意会越来越好,你的钱会越赚越多,这就是要严于律己,然后道德,你把自己的道德管得好好的,别人一定看得起你,那么我们从佛法界来讲,你今天就是打坐也好,你念经 许愿 放生也好,你磕头拜佛也好,你都要认真严厉 对自己要严格,因为你是在修福德的资粮,你的智慧资粮虽然还没有,但是你必须先要有福德的资粮,如果这个人福气很大 福报很大。 你想想看,有些人 比方说大家都对他好,你说这种人会不会有智慧,这个人人缘很好 大家一定对他很好,这个人是不是有智慧,这个人很有钱 很有福气,你看看这种人会不会有智慧,你说做生意做得好,他也懂得怎么样让他的客户能够满意,他也有他的智慧,所以我们世间的福报,有钱,有的时候可能可以买得到你的福气,但是你要知道,第二资粮 那是智慧的资粮,你的智慧福德是钱买不到的,所以师父让你们正信正念,就是让你们用心去达到,你们智慧的那一种,内心的一种知识 佛学知识,如果你有智慧了,你就懂得什么叫福德资粮,什么叫智慧资粮,所以我们修行第一步,就是要修这两个资粮,修好了资粮 你才修加行位,加就是增加的加 行就是修行的行,位就是这个位置,也就是说你连福德道德都没有,福气也没有的人,你今天连修心念经的时间都没有,你拼命地只知道打工赚钱,你连修心的时间都没有,你这个人有福气吗 没有,你这个人如果整天算计别人,没有道德,你能有修心的果报吗 没有,你今天没有智慧,你舍不去这些时间和钱财,你就没有这些资粮,所以佛经上讲,你今天要第二步 要加行位,也就是说包括你自己的,念经 许愿 放生 参禅 打坐,包括一切修行,因为要在这两个资粮道的上面,你才能做这些事情,这叫加行位,也就是说 没有这样的智慧,没有这样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这两个是造房子的foundation,那是个基础,你没有这个基础 你房子是造不高的,所以任何的加行位,就是必须要有这个基础,师父跟大家(讲) 什么叫加行,就好比已经修了,增加你修行的能量,你今天已经是一个修行人了,如果我今天是修行人了,我再出去做善事,我今天已经是个修行人了,我再去帮助别人,我再去参禅 再去念经…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59【不见本性 修法无益】

白话佛法 058【见道与修道的区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G5FlGdDgM&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58大家想一想,很多人恨一个人 一直记在心中,他这种不叫染著吗,因为你被别人,曾经伤害你的那些缺点染著了,别人曾经伤害你 是一块墨汁,你把它记在心中,你这个心是不是被染著了,别人曾经害过你,你永远要记着,那你就执著于,别人曾经伤害你的事情,你的心就不能保持干净,你的心就不能自由,因为你永远有痛苦,永远记着那些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和伤害过你的地方,所以有的人学佛学到后来,只要谈起他曾经伤害别人,或者别人伤害他的事情,他一下子就会变得颓废,一下子就会变得孤独,这就是因为在他的八识田中,没有放弃他曾经的染著和执著,所以师父跟你们讲的,怎么样让自己的心无滞无碍,就是外境不管发生什么变化,你都要理解,人生本身就是千变万化的,我们解脱之道在于心要有定力,定得下来,别人在你面前不管说谁好谁坏,你自己要有一颗良心本性,来验证它 来化验它,来知道这件事情到底对与不对,因为你知道这个世界是无常的,所以就不存在对,那当然也没有不对了,所以无是才能无非,所以师父告诉你们,心永远不要随着世界上喜乐而转变,一会儿开心 一会儿快乐,一会儿难受。 讲到底就是解脱,就是需要你的心不动,心不动就是佛法界讲的如如不动,你们现在很多人碰到很多事情了,你说你在家里待着 如如不动,很多事情是不是避开了,你说单位里今天很不开心,要有一件事情的,你请个假 你在家里如如不动,你就算单位里要发生什么事情,今天开会了 你什么话都不讲,你还是做你原来的事情,不要去搬来覆去地,去讲这个 讲那个,你到最后换来的还是你的如如不动,就是解除烦恼,就是在化解和解脱。 师父跟你们说,你的心如果随着世事而转了,哎哟 这个世界发生这个事情了,马上焦急,哎哟 这个世界发生那个事情了,马上难过 伤心,那你这个人情绪,就会随着世界上任何事情而发生变化,情绪发生变化 心态就发生变化,当你心态发生变化了,你的真正的内心,就会产生无明的烦恼 忧愁,智慧低下,因为人间的一切不就是功名利就,功名增减 财富多寡,这些很简单的,你为什么要进入到里边去,就像很多人 根本他不能买股票的,因为他经不起一会儿上 一会儿下,股票上去了,开心到最后昏过去了,股票下来了,难过得又昏过去了,所以他的结果就是昏过去,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你的心喜怒哀乐,不要随着世界上外境的变化,而跟着变化,你的幸福感就随之而上升,如果你天天跟着,世界上的所有的事情而变化,你慢慢就觉得这个世界不幸福了,你慢慢就觉得我很不开心了,你的幸福感会随之而降减。 我们学佛人经常要懂得一句话,叫幸福只在一念间,你今天这个念头觉得我很幸福,你就是在幸福中,如果你今天觉得我很痛苦,你的意念在痛苦当中,那你就活在痛苦中,关键就在于你的心不动,所以我们经常讲,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不要去跟着外境,世界上天天无常在变化,变动 那是正常的,不变动 那是恒常的,所以功名利禄的变迁,不应该引起我们学佛人,太大的情绪波动,有就有了 没有就没有了,有就是你的 没有就不是你的,你用这种心态,绝对不会影响你的幸福感。 学佛人为什么幸福,因为我们拥有菩萨的智慧,我们能够做到如如不动,学佛修心 在成佛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经历五个步骤,,今天师父跟大家讲,成佛道路上有五个步骤,我们会经历资粮道 加行道,见道 修道 无学道,五个阶段,资粮道…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58【见道与修道的区别】

白话佛法 057【恒常学佛是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EMIoUy_Rwc&list=PLE1VygjqwQCyBIulmkfxB5poRi6dqH87t&index=57好 今天继续跟大家讲《白话佛法》。 我们学佛人首先要必须了解自我,了解因果,因为你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你肯定会不了解因果,因为每一个人做任何的事情,他都是有因果的,所以我们经常说,你要了解人间一切的现象,就是了解自心,这件事情可以不可以做,这件事情我能不能做,就是了解自己,然后了解自己的内心,你这样就知道了,我这件事情可以去做,我用良心本性来帮助别人,然后你就种了善因,如果你这件事情在你的内心有问号,觉得我能不能去做,或者可以做 或者不能做,那么你在你的内心就产生疑惑,因为当一个人只要有疑惑的时候,他就产生这种幻觉 虚幻之感觉,那么你就会种上你的恶因,那么最后就会得到恶果。 要明心见性,就是要能够明白世界上一切的现象,全部都是由自己内心所造,你到底想做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果报,你今天想做善良的人,你看到自己的佛性了,那么你就能得到佛性的回报,你今天对一件事情,你如果内心不清净,你就会活在虚幻当中,如果你很明白地知道这件是善事,我众善奉行,我的内心拥有佛,所以你做出来的就是佛法和佛性,所以师父要你们懂得转化自己的欲望,很重要,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一辈子都不知道怎么样要转化欲望,举个简单例子,这个事情不是你的 你非要,你有这个欲望了,但是你把它转化,怎么样叫转化呢,就是慢慢地用另外一种正确的,正能量的 明心见性的思维,去考量你所思维的这件事情,你会得到另外一个不同的解释,比方说今天别人叫你去参加一个事情,这个事情可能对另外一个人会有伤害,你自己凭良心说,我是学佛人,我不应该参加这种活动。 你的内心拥有了正能量,你就转换思维,把这个想去看一看,想去了解一下的欲望,就会转换成我们应该与人为善,不跟人家去结冤结仇,就像我们小的时候,很多同学说 我们大家一起去,对这个人进行攻击,你因为有正能量 正思维,你就不会去参与,所以我们学佛人要懂得智慧的觉照,有智慧的人他有觉悟,他能照亮他所有的内心世界,他能知道哪些可以做 哪些不能做,这就是学佛人和不学佛人的不一样,所以我们说学佛人拥有了正能量,就拥有了慧命和他的生命,如果一个人没有正能量,他就拥有了他自己内心的孤独和郁闷,想一想,有些人一辈子就感觉自己灵魂失去了,他碰到事情他就难受,耳朵听不到佛音,眼睛被五欲六尘虚幻假相所蒙蔽,无法领悟 看不到佛法的光芒,很多人一辈子带着希望来到这个世界,他希望能够重新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番作为,但是他忘记了,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他都带有业障,他们来到了这个世界,虽然带着希望,他们的业障很重,他们离不开自己的悲伤和忧愁,他们带着眼泪,带着自己不能达到的欲望,离开了娑婆世界,因为他们没有修行,他们没有明心见性。 师父跟大家讲,不修行的人,每一天在幻想幻觉当中生活,他每一天就是想象,时常幻想,在泡沫般的贪欲当中杳无音信,把自己的那些欲望,拥有的和失去的,包括你存在曾经拥有的幸福和痛苦,都消失在空气当中,承受着消失的痛苦,就像我们现在每一个人,只要回想起过去的一些悲伤的事情,总是无限地惆怅,这些事情在我们脑海里好像发生过,又好像没有发生过,那就是你因为失去了它,没有了在心中,所以才会产生虚幻的惆怅,所以不学佛,你永远活在,自己内心肮脏的小生命当中,也就是你自己拥有的一个小小的世界,一个小小的家庭,一个小小的人我是非当中,从来不知道能够帮助到别人,从来不知道能够跳出三界,所以我们人在微尘的世界当中,茫然地无法自救,大家都看到有些人发生了事情,没有人可以倾诉,没有人可以说,因为他太不了解别人,他也怕别人不了解他自己,所以他永远活在那些痛苦当中,在徘徊,最后他觉得这个世界是如此地冷漠,这就是他自己的小圈子,在他自己所拥有的,他认为自己的人生王国当中,失去了他应有的智慧,在愚痴当中。 人生如梦幻泡影,我们每一个人碰到无论什么事情,其实要懂得“受”,就是一个“受”,接受 承受,你看看我们多少幸福的事情,也是受过了,我们多少痛苦的事情也是受够了,永远是这个“受”字,要记住 佛法把“受”叫已成念境,已 就是已经成为一个意念的境界,我们一生走过了多少红尘路,我们一生做过多少惊天动地,或者能够让你痛不欲生的事情,它都是成为已成念境,就是一个念头,一个念头就是一个境界,所以佛教界讲,一念升天 一念下地狱,想不通的念头让你下地狱,想得通的念头让你升到天界,因为佛法界早就把这些,虚幻的人生世界,称为往事不复见,也就是过去的事情,不会再给你重复再看到了,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我们小学的时候,现在还有这种感觉吗,我们中学的时候那些感觉,现在也没有了,我们曾经在家里在父母亲身边的感觉,我们现在也失去了,一切不复重现,所以师父要你们懂得,在生命当中,不管出现的一切善的恶的,和你不喜欢的 你喜欢的,在你生命当中,所有出现的一切幸福和悲伤。 你都无法去永远地占有它的,只是你的一个意念,只是你一个“受”字,受过了就结束了,只能经历不能占有的,所以当你拥有这个世界上,一切幸福的时候,那也是只是一个受一下,当你痛苦的时候也是咬咬牙受一下,因为我们是时间的过客,所以有首歌就是《过客匆匆》,人来去匆匆 过客匆匆,总有一天,我们会和这个人世间,你所认为的痛苦告别,或者你所认为的在这个人世间的幸福,你也会跟它告别,所以到了最后,佛法就是教导我们要放下一切,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无所谓失去,我们只是经过而已,希望大家懂得人的一生亦无所谓得到,也无所谓失去,只是一种体验罢了,,所以真正的学佛,碰到眼前的 好好地珍惜,对自己过去的东西随缘放下,未来的要来的事情 要坦然地面对它,诸法空相 幻化存真,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虚空无相。 今天的《白话佛法》,师父前面跟大家讲得稍微简单一点,后面跟大家讲佛法,师父有时候因为接到很多电话,很多佛友经常问师父,这个世界上什么最强,人总是感觉到你有一种最强的东西,可以打败世界上最弱的东西,记住了 因果报应最强,因为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慈悲喜舍最大,因为我们一生当中离不开慈悲喜舍,我们人生犯的错误,你只能等着因果报应,世界上什么最强,强中自有强中手,大家说钢铁最强,但是烈火可以熔化它,又有人说大火最强,但是用水就可以把它熄灭,也有的人说太阳最强,但是云照样可以把它遮住,那么暴风最强,高山可以抵挡它,高山最强,登山者也可以把它征服,最后别人说死亡那是逃不过的,那是最强的,因为没人逃得过死亡吧,但是我们学佛修心人,心灵永远不会死亡,我们会寻找新的生命,,所以学佛人最强的是他的毅力,很多佛友学到后来坚持不下去了,他就没有像金刚般若般的毅力,为什么会有人退转,因为他没有恒心 没有信心,我们学佛的人要找寻到一条解脱之道。 我们不怕生死,我们有坚强的愿力,我们会越过困难,克服烦恼 走向未来,因为有正见的人…

Continue Reading 白话佛法 057【恒常学佛是根】